学习“浦江经验”发言材料

阅读数:283 文章字数:1210

学习“浦江经验”发言材料

20年前,时任浙江………把金华浦江作为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群众的第一站,在现场解决群众难题,让天下第一难事成了拉近干部群众距离、赢得老百姓真心点赞的好事,浦江经验由此形成。这一经验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实事求是的过硬作风和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广大党员干部要深挖蕴含其中的深邃思考和系统谋划,直奔基层,直面群众,直击矛盾、直接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效能,着力构建基层善治新格局。

坚持人民至上,着力打通基层治理“信息壁垒”都说基层治理难,难在哪里?难在信息不对称,难在群众不理解和不信任。浦江经验倡导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促进领导干部面对面了解民生疾苦、掌握实际需求,让群众增添信任、减少怨气,信访问题迎刃而解。实践证明,深入群众,才能了解民意;根植于群众,才能走进群众心田。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俯下身子深入基层,面对面听取群众声音,心贴心感知群众冷暖,将群众的疑惑不解一个个解答清楚,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一个个详细记录,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争取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同时,要注重运用网络手段,通过调查问卷、网上信箱等形式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更大范围地收集到民情民意,更加精准地解题破难。

坚持问题导向,正确看待基层治理“疑难杂症”问题可怕吗?答案是否定的,可怕的是不敢正视问题,选择逃避问题。时任浙江…的……同志,将下访接访的第一站安排在了当时一年上访量超过万件,情况最复杂、矛盾最尖锐的浦江县,从而创造了上访数量急剧骤降、社会矛盾及时化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浦江经验。问题是推进和改进工作的动力,是干事创业的抓手。推动基层治理的关键就是找准问题的症结,抓住矛盾的切入点。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以成一件,带一片的目标导向,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主攻方向,以发现一个,解决一类的敏锐找准找实推进基层治理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用抓一件,成一件的韧劲让基层治理问题解决见底见效。

坚持担当尽责,推动基层“三个治理”“再上台阶”。基层治理,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干部。众所周知,信访问题,很多是长期积累的疑难、复杂问题。可以看到,浙江作为市场经济先发的省份,利益诉求多样复杂、矛盾纠纷频繁多发、信访问题新老交织,处理好这些问题,靠的是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靠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超凡本领,靠的是…………带领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致广大而尽精微,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堵点多、痛点多、难点多。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担当意识,牢记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补齐民生短板,深入推进岗位、学位、床位、车位、梯位、厕位民生六位建设;用心用情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努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