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于五常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阅读数:8767 文章字数:6524
关于五常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
情况及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现将五常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12年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法律监督及民主监督下,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力实施“依托哈尔滨,打造新五常”发展战略,以“四城建设”为根本出发点,着力解决产业提升、园区培育、城市建设、民生工程、社会管理,以全力打造稻米之都、新兴工业城、哈南活力五常为目标,为建成农业基础夯实、工业发展迅猛、服务业扎实推进的新五常而奋斗。

(一)产业结构优化合理,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201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75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81.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77.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1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20.7%、1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30.9:26.8:42.3调整为29.5:28.1:42.4。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开始显现,基础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工业经济增长迅速,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358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增加值实现70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3.1亿元,同比增长51.8%,规模以上工业总量首次达到100户,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129.7亿元,同比增长9%。粮食总产突破60亿斤,同比增长7%,我市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标兵县。第三产业繁荣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2648元,同比增长2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14858元,同比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9.8亿元,同比增长17.9%,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31.2%。进出口总额实现8143万美元,增幅16.3%。

(二)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农业生产机械化、标准化程度不断增强,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以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为载体,优良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农业产量和产值大幅提升,总产、单产都创历史新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面落实,以水稻、玉米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比重持续增加,全面落实“南稻北菜”发展战略,推进“扩稻工程”,采取灌区续建配套改造,渠系改造、增打水源井,增加水田抗旱能力,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20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20万亩,加强水利设施的修筑和加固,完成龙凤山灌区179座构造物建设,长山灌区渠首改造、新跃进、新胜利、香水河子等11座小型水库消险加固和拉林河干流整治,抓好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建设,建成高标准智能化水稻浸种催芽育苗基地6处,新建集中育苗小区44处,渠系硬化148公里,土地整理9.5万亩,建设标准农田20万亩,方条田建设10万亩。实施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全程机械化,改造标准粮田100万亩,建成龙凤山、卫国、民乐等乡镇智能化育秧工厂5处,组建水田农机合作社6个,蔬菜及旱田农机合作社4个,全力打造全国水稻生产示范区,做大做强品牌蔬菜产业,发展生态、安全、无公害蔬菜,采取企业带动、科技支撑、农民参与、网络购销的发展模式,完善以红旗、牛家为代表的北部蔬菜基地,蔬菜总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新增蔬菜大棚2160万栋,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新建和重新改造农村白色路面100公里,改选农村泥草房8000户,无线网络及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丰富了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农村饮水、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飞速发展,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工业生产提速增长,项目建设前景广阔

我市全力打造支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已基本形成以制药、稻谷加工、酒水生产、机械制造、木材加工、采矿为主的支柱产业,积极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努力谋划、培育和建设一些大项目,为五常的工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全年共谋划省市级大项目168个,总投资266.3亿元,新开工产业项目66个,建成达产35个,完成投资56.5亿元,占计划的121%,省市重点项目18个,总投资36.8亿元,占计划的152.8%,产业项目从数量上和投资额度上都是历年最高。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让园区成为五常工业经济的起飞点和孵化地,牛家工业园区完成30平方公里产业区及5.36平方公里配套服务区规划,园区内投产和在建企业63家,预计实现年产值32亿元,五常境内除牛家工业园区,还建成了小工业园,形成了以点带面,分散布局的“一区三园”发展体系。探索全新的产业模式和管理理念,为入园企业全方位服务。

(四)投资拉动作用明显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今年全市紧紧围绕大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大项目拉动战略,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拓宽渠道筹集资金,全方位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00亿元,同比增长34%,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五)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

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吸引外商的政策,实行目标责任制,让客商引进来,项目建设快,经济效益高,环境保护力度大,全年共引进招商项目54个,签约额8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24个,无论是项目数还是签约额都是历年之最。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开展,基本药物实行零差价销售,医疗设备更新速度加快,医务从业人员水平不增提高,进一步融洽医患关系,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我市在原恒丰小额贷款公司的基础上,新成立五常市金禾融资公司,五常市兴国小额贷款公司正在筹建中,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正在进行,现代农业示范区“一心一区四带”得到全面落实,大力发展定单农业,让农民真正实现增收、增效、实惠,全市水稻定单160万亩,定单率达80%。

(六)消费市场购销两旺,服务业章显拉动作用

我市在落实国家政策时不走样,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国家直补等优惠政策的落实,极大的激发了消费热潮,促进消费势头持久、快速增长,预计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8亿元,同比增长17.9%,创历史新高。

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物流、快寄公司、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一批新兴的服务行业成长势头迅猛,极大的丰富和活跃了我市的服务业发展内容。

旅游文化产业不断壮大,凤凰山、龙凤山等旅游风景区响誉省内外,以资源为优势开展农家乐旅游、佛寺游、五花山览胜、漂流、滑雪等特色旅游,全年接待游客55万人,实现旅游业收入8500万元,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齐备,游客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七)惠民工程全面实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城区美化、亮化工程全面铺开,城市面貌一新,全年共新修市内主次道路11条,方便了市民的出行,缓解了交通的压力,为主干道两侧安装路灯,供水、供热工程不断推进,新增供水管网15307延长米,新增二热源一处,增加供热管线13.5公里,垃圾、污水治理工作成效显著,污水处理能力3万吨/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职工养老保险参险率98%,新农合参保率100%,农村60岁以上老人享受养老金98%,农村文化站所建设项目,乡镇计生服务站项目建设,农村空白乡镇邮政局所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顺利开展,农村中小学生集体宿舍、食堂建设,校车安全问题等社会事业得到妥善解决。

总结2012年,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济总量迅速壮大,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大项目建设突飞猛进,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城市总体发展更加均衡,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在成绩面前,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市的经济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显著,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改革没有向纵深发展,农业经济科技含量和机械化水平不高,新农村建设步伐参差不齐,三次产业间的衔接和产业链建设不牢靠,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仍需改善。这些摆在发展中的问题也是今后发展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

二、2013年目标及任务

2013年是全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强市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充分发挥五常的经济优势、地域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把工业园区建设做为经济起飞点,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壮大大项目的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活跃并繁荣五常的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会保障的力度和覆盖面,为五常建设并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

总体思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固树立“工业强市、农业富民、社会发展、共建和谐”的发展思路,贯彻落实“求新务实、谋划发展、建成小康”的奋斗目标,突出工业发展的地位,加强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并活跃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改善民生,把我市建成哈南工业新城,在强县战略中脱颖而出,赶超发展,为五常在全省十强县的快车道争先进位而努力奋斗。

预期目标: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

工业增加值增长2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

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20%;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20%;

进出口总额增长15%;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5%;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

三、2013年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全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园区综合能力建设

以“一区三园”为平台,以稻谷、制药、酒水、矿产开发、机械制造五个重点产业为支撑,全年新增产值20亿元,新增规模企业15家,新增利税2亿元,打造12户超亿元企业。做到总量增加、质量提升、存量激活,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道路1.8公里,铺装步道板45800平方米,修建排污管网2.2公里,新建日供水能力2万吨供水厂一处,架设供电线路5公里,铺设光纤2.2公里,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00盏。完善产业布局,不断提升园区的吸纳能力,发展三园的拉动作用,把小园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动力,与园区遥相呼应。

(二)开创农业改革新局面,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我市实施“南稻北菜”战略,“农牧换位”,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增强农业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农业的低投入高产出的能力,新增水稻种植面积5万亩,改造标准化粮田50万亩,组建水田农机合作社5个,新增智能化浸种催芽基础项目8个,新增水稻育苗大棚2000栋,新建龙凤山灌区节水灌溉项目1处,改建乡镇自来水供水项目1处,新增北部露地菜建设项目1处,完成老区改水项目20处,新增奶牛、生猪养殖保险项目,力争参保率达到100%。新建农村公路100公里,改造农村危房8000户,加快农业生产剩余废弃物的无公害转化,加强农村的集体土地管理,保证耕地的保有量,采取灵活措施加快农民增收。

(三)加快大项目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是发展的动力,要坚定不移地谋划好大项目,让大项目支撑起立市、强市、兴市的伟厦,本着谋划在前、行动争先、落实到位的原则,2013年共谋划产业项目涉及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矿产、旅游开发、民生等11大类,137个,总投资488亿元,其中:十大产业项目112个,总投资352亿元,省重点项目11个,总投资82亿元,哈市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29亿元。在谋划的同时,注重项目的达产生效,协助项目单位解决好文件报批、征地拆迁、用电用水、道路通讯等环节,让项目平安落地,积极研究国家、省、市的产业政策及投资导向,不断加大项目及资金的争取,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不断加强招商引资的广度和深度,创新模式,采取“1+5+N”的全新招商方式,把招商的阵地延伸到沿海发达地区,要发挥地缘、亲缘、人缘招商优势,实现全民招商、全市安商、全方位富商富民的目标,服务承诺落实到位,加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五常的地质环境南高北低,河流、山川多集中在东南,这样就为五常的旅游业天然形成了两河流域旅游带,以凤凰山、龙凤山、磨盘山为主体的旅游点,以四季游为主的特色旅游也极具吸引力,五常还有五常大米享誉海内外,可以说五常旅游发展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增加景区的人文历史,加大对景区深层的开发和利用,申报五常市独具特色的景区进AA级景区,不断宣传扩大景区的影响和知名度,不断推出旅游的纪念品及地方特色产品,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也发展地方经济,开发山野菜、纪念章、大米礼品盒、以及各种果蔬菜脱水产品,修建和改造通往景区的道路,改变以往晴天一身土,雨天上身泥的旧貌,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不断加强旅游人员的培训和监管工作,杜绝旺季宰客的事件发生。

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明确鼓励的方向,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仓储物流、法律服务,社区医疗、咨询信息服务、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丰富我市的服务业内容,完善服务业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建设好城市供水、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的工作,让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协调有序进行,加强新农村建设,开发农民安居工程,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农产品物流,劳务培训,农村信用贷款等,全面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繁荣城乡经济。

(五)深入开展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外向型转变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繁荣发展的主要途径,加快机构改革,增强工作效能,强化服务水平,加快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鼓励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合作的方式,实现土地经营承包权的资本化,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立医院转型,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加强农村医疗水平建设,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的基本愿望,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加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切实理顺医患关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丰富内容、强化服务、注重监管,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成立“打击和处理非法集资监管机构”,进一步规范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外向性,加强对俄贸易、对韩贸易,提高经济外向度,提高五常的城市品位和知名度,依靠五常大米、葵花制药等品牌,不断强化我市经济体系的外向动力及活力。

(六)尽心办好惠民实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八大提出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那就是建成小康社会,改善民生是实现小康的根本任务,要以惠民、利民、富民、安民作为政府工作的着眼点,不断增加惠民工程的投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全面推行农村社会管理“1+3+N”模式,打造百强村级社会组织,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文化、社保、住房、就业、环保等方面的需求,解决人民关注、关心的现实问题和困难。全面完善就业社保体系,实施新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成城乡全覆盖的居民养老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工程,稳定扩大就业渠道,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加强全民医保体系建设,提高报销比例和报销上限,推进廉租房建设,扩大廉租补助金发放范围和额度,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新建体育场馆,丰富群众业余文体生活,加强文化广场的建设和管理,继续组织大型群众性文艺活动,以文化提升城市品味,提高人民素质。全面实施“平安五常”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种非法组织和扰乱社会治安的不法行为。加强食品药品的安全管理,努力调控物价总水平,化解物价上涨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因素。

各位代表,我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发展中面临的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以十八大精神为引领,求真务实,以发展和服务为已任,按着“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不断开拓进取,不畏艰辛,为五常的经济发展再登新台阶、再创新辉煌而不懈努力。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