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总结】临城县地方税务局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思路谋划

阅读数:410 文章字数:4642


临城县地方税务局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思路谋划


今年以来,临城县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局工作要求,结合市局工作要点和县局实际,制定了1234”整体工作思路:坚持组织收入一个中心,强化“精细税源、精准征管”和“绩效文化”两个支撑,深化“互联网+税务、国地税合作、法治税务基地建设”三项重点工作,推动“税收征管、纳税服务、干部队伍、党风廉政”四个提升。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2016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17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积极应对“营改增”影响,全力组织税费收入

面对经济低位运行、“三去一降一补”结构性改革和“营改增”全面实施等异常严峻的收入形势,临城县局盯紧目标不放松,戮力同心齐攻坚,全力打好组织收入攻坚战。截止1215日,累计完成税费收入14271.7万元。其中:税收收入9460万元,占调整任务9500万元的99%;养老保险费3842万元,同比增收604万元,占年任务3742万元的102.7%;失业保险费入库219万元,占年任务210万元的104.2%,提前完成社保费全年征缴任务;残保金完成100.7万元,已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其他费金完成650万元。均实现了收入与时间进度同步,预计在年底能够圆满完成市局下达的税收及社保费任务目标。

(二)开展精细税源精准征管,深化现代征管体系建设

针对“营改增”后主体税收转移的实际,落实“精细税源、精准征管”“两精举措”,强化税源管理,深化现代征管体系建设。

一是实现税源精细管理。一方面在现有税源基础上,依托县综合治税办、国税、工商、乡镇等职能部门扩展税源,开展数据分析比对,夯实税源基础;另一方面针对营改增建筑房地产等主体税收转移的实际,对所有税源进行了重新划分,按照地税纳税规模重新设置了大、中、一般、小税源分类标准,按行业具体划分到每个乡镇每户企业,强化税源的精细管理。

二是实施 “精准征管”管理。按照税源情况查找薄弱环节,堵塞税源管理漏洞。依据行业、规模制定行业管理办法,采取代扣代缴、先税后证、以药控税、以税控税等措施,强化综合治税,夯实征管基础,修订了采掘业、水泥、石灰石开采、水泵、房地产、建筑、餐饮7个税收管理办法,强化精准征管,辑印成册、人手一册,便于使用。并与国土部门利用GPS与二调图相结合对全县重点企业的实际占用面积和土地性质进行全面核对,准确掌握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的税源底数,据此可每年增收近千万元。

(三)开展法治税务示范基地创建,提升税收工作法治水平

一是加强法制培训和法治意识普及,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建立健全办税服务厅岗责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二是聘请律师参与重大稽查案例审理和税收执法风险评估,向380余户次纳税人提供税收法律咨询;三是严格落实税收法律法规和减免税政策,规范审批、备案,确保“应惠即惠”、“应惠尽惠”,共落实政策1957户次,落实面100%;四是引入第三方调处征纳争议纠纷,聘请的企业财务人员和办税人员担任“第三方调解员”,畅通了纳税人法律救济通道。在市局组织的执法记录仪使用情况检查和法治示范基础创建验收中,我局受到好评。

(四)强化第三方涉税数据分析运用,深入推进社会综合治税

一是加强涉税信息采集。在充分利用综合治税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提出采集需求,由税源监控分局牵头负责第三方数据的采集,积极加强与政府综合治税办的协作,定期通报工作成果与问题,确保数据采集有序进行。

二是加强数据比对分析。建立房土两税、城建税比对等风险指标,定期将第三方数据与风险模型进行比对分析;在加强数据模型比对的同时,对项目管理、税务登记等内容辅以人工比对分析,及时发现差异,以提高风险应对的精准性。

三是加强税收风险应对。及时将第三方信息数据转化为税收情报,以此为基础开展风险情形调查、制定风险计划、实施风险推送、开展风险提示,以及随之进行的询问约谈、实地核查、税务稽查,从而有效堵塞税收管理漏洞。

四是加强数据运用反馈。将风险应对过程中的第三方涉税数据应用成果向综合治税办和业务部门进行及时反馈,有针对性地改进数据采集方向和内容,提高数据信息的正确性,优化数据加工的指向性,推进税收风险应对质效再提升。今年以来,该局采集9个部门502510条信息数据,分析加工应用230条涉税信息,入库相关税款650万元。此作法得到市局路延川副局长批示肯定。

(五)强化联合协作,深化国地税合作

一是联合办税,积极落实51项合作事项,今年以来,国地税联合办税登记1228条,注销登记91条,变更登记838条;二是联合推进“税银互动”,与建行合作为4户小微企业办理“税易贷”贷款215万元;三是联合进户检查,国地税稽查局联合检查7户纳税人;四是协同管理非正常户,共比对出288户国税正常、地税非正常纳税人信息,纳入管理;五是联合核实“营改增”信息,共同完成662户“营改增”企业前期数据信息比对、移交工作。

(六)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推进“互联网+税务”

探索“互联网+综合治税”,建立综合治税信息网上平台和电子数据库,利用“智慧临城”APP平台,开展个人消费发票二次摇奖活动,强化纳税人发票开具意识,在“互联网+绩效”、“互联网+纳税服务”、“互联网+稽查”方面深入推进。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良好地税形象

一是落实“两个责任”要求。将两个责任落实与“两学一做”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是深化作风纪律建设。严格落实…八项规定,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用支出,强化公务用车管理,及时完成公车改革各阶段任务,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坚持作风纪律建设经常抓、长期抓,切实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三是加强日常廉政监督。组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在重要节点前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廉政提醒,认真落实…八项规定和省局“七个严禁”;大力开展正风肃纪活动,通过走访纳税人、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实施明察暗访等方式,强化日常廉政监督,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八)把握阶段工作重点,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稳步推进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及时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对66项改革任务逐项细化分工,排出时间表、划定路线图,出台《贯彻落实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时间进度一览表》,将各项任务落实到责任领导和具体股室和责任人,并定期督导定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主动向县委、政府做好专题汇报,与国税、财政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问题,提升改革工作实效。

二是促进《全国税收征管规范》落地。开展系统培训,组织税收征管规范培训2期,培训90多人次,培训覆盖全局;对系统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表单证书使用等进行全方位体检,与规范要求不符的一律停止使用,并及时在职权范围内做好调整,使各业务办理流程与规范要求一致;以《征管规范》为指导,规范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联合定额核定、联合税款征收、涉税信息共享等工作,共办理税务登记791户,变更登记709户,注销登记53户、停业登记15户、税费种认定6507条。

三是加强欠税管理实现零新欠。成立清理欠税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清欠行动,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衔接紧密的工作推进机制;对欠税进行核对,摸清欠税底数,制作分户欠税台账,详细记录清欠金额、清欠时间、加收滞纳金等情况;以各分局为单位在全县开展欠税清理活动,严控新欠、清理陈欠。2016年实现零新欠,清理陈欠154.43万元。

四是大力提升征管指标质量。制定《税收征管综合考评办法》,量化、细化个人指标,每季对各岗位人员目标责任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对全部征管资料实行档案化管理,做到资料完整、信息准确、管理规范、查阅方便;严格落实兼职监控员制度,对征管指标监控进行日常化管理;根据监控平台数据,按时发布征管监控问题数据,并加强跟踪督导,督促分局进行整改,确保了整改到位,避免问题数据的再次发生。截止10月底,我局征管质量完成率指标问题数据都已整改完毕;2016年欠税新增为0 ,欠税增减率为负;共处罚违章纳税人42户次,处罚金额185970.07元,征管各项指标居全市前列。

五是建立“三位一体”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定期检查个人计算机补丁下载、杀毒软件安装、病毒查杀等情况,及时纠正问题;安装征收大厅无线互联网络,租用联通公司无线网络服务,实现网络接入短信认证,IP固定与端口建立链接、上网行为管理、内容审计、防专网设备违规外联、防钓鱼网络等功能,实现征收大厅无线WIFI精细化管理;完成智能机房云管理平台安装调试,对机房网络设备、UPS供电系统、照明设备、温湿度调节、视频监控等功能设备24小时监控,实现了“远程值守、实时监控;自动报警、及时推送;移动办公,云端管理”三大功能,机房各设备达到最佳运行环境和运行状态。

二、工作创新和亮点

近年来,我局持续开展绩效之“源、树、剑、魂、花”五项建设,打造“绩效之路”文化品牌。对绩效进行溯源,筹建了绩效主题展厅,打造“四个形态”绩效文化,使我们充分认识了绩效管理;建立完善了兼职绩效员、责任分解、责任追究等制度,实施预警提醒,强化无缝隙沟通展示,督导和激励干部积极工作;推行了可行性评估、督查改进、预考评、结果双向应用、范本式档案等五项机制,抓实绩效所有环节,激发了执行力和创新力;逐步养成“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绩效改进理念,形成“忠勇智严、奋进争先”绩效核心理念和“爱局敬业、修德崇文、创新高效、奋进争先”新时期临城地税精神,通过持续不断的绩效文化建设,促进税务干部自觉立足岗位、谋划创新、追求卓越,工作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县局被省局确定为绩效文化试点单位;2015-2016年,绩效文化建设连续两年获评市局优秀创新项目;两次在全省地税系统绩效管理工作会上交流发言;省局孙智英及绩效督导组到我局调研、督导时多次给予充分肯定;市局总经济师孔贞丽对我局绩效文化建设批示肯定。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税费收入压力大。由于临城属资源县型,受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调整影响,税收形势逾加严峻,组织收入面临极大压力和困难。

二是税收执法不够规范。征管不到位情况依然存在。

三是税务干部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整体素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工作的劲头还有提升的空间。

四是县局经费不足。“营改增”后,地税失去能够支撑税收收入的主体税种,县政府对地税的支持力度随之降低,县拨经费大幅减少,经多次沟通请示,2016年县拨经费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县局正常工作运转受到影响。

四、2017年工作安排

一是大力组织收入。探寻“营改增”后税费收入新增长点,依法治税、科学管理,强化措施、积极应对,全力提高收入质量,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实现税费收入质量总量与经济发展协调同步。

二是做实税收征管。针对征管体制改革和水资源税改革,调整建立与之协调匹配的征管模式,强化税源监控和社会综合治税,深入推进国地税合作,深化精细税源精准征管,全力提升征管指标质量,夯实征管基础。

三是优化纳税服务。运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建设支撑作用,建立多元、高效、便民的多样化服务平台,为纳税人提供税前、税中、税后全程优质服务。

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地税文化建设,以绩效文化为原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素质,努力打造一支“作风硬,纪律严,能力强”的班子队伍。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