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住建规划】内丘县建筑市场及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阅读数:1278 文章字数:3754


内丘县建筑市场及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推进内丘县建筑业发展,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 》结合内丘县建筑业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 》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切实加强质量安全和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不断提高行业的经济实力、经营管理水平及企业整体素质,实现内丘县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着力培育一支资产规模大、融资能力好、资质等级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骨干企业。完善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手续,坚持放管并重,消除市场壁垒,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建筑市场体系;创新和改进政府部门对建筑市场、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品牌建设、拓展区域市场、做大做强建筑业、提高社会贡献率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建筑业从粗放型的传统行业转变为结构合理、技术创新、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的现代产业,进一步加快向支柱产业迈进。“十三五”期间完成新增建筑面积250万㎡。

三、保障措施

(一)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步伐

1.完善建筑产业体系。全行业应树立大建筑业观念,突破目前以房屋建筑为主的局限,横向拓宽产业领域,纵向拉长产业链,加强产业平台建设,完善产业体系。在巩固、提高传统产业平台(房屋建筑、设备安装和装饰装修)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和构建高端业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依托房建主业优势向房地产领域,向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等高盈利产业延伸,向建筑设计、建材等产业上下游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积极发展咨询服务体系,支持有能力的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企业拓宽服务领域。培育和规范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发挥中介服务功能。

2.加快培育大型骨干企业。支持骨干企业以产权为纽带,积极推进改革与重组,鼓励企业之间打破资产、地域等界线,以产权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制、组建企业集团等形式,加快培育一支资产规模大、资金实力厚、施工技术强、资质等级高、自身品牌响,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建筑业企业。截止目前,我县建筑业总产值约为2.97亿元,2020年增加到5.5亿元。

3.完善相应的扶持政策。壮大建筑业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为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提升资质,发展改革、经贸、人事、工商、劳动保障、科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指导,提供信息服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4.强化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行业主管部门要尽快构建行业发展的信息平台,为企业开拓市场、寻求商机提供实时;为企业出谋划策,牵线搭桥,排忧解难;通过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全力支持我县建筑业的发展壮大。

(二)优化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1.做专做精专业承包企业。在做优做强总承包企业的同时,积极扶持地基基础、机电设备安装、建筑装饰装修、园林古建筑等专业承包企业的发展。

2.做实做好劳务分包企业。鼓励施工总承包企业投资设立劳务分包公司,支持低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向劳务分包企业转型,逐步形成一批素质较高、有一定规模的劳务输出基地。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人才开发对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建筑人才队伍,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造就一支企业家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素质。

2.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依托行业协会、各类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重点抓好以企业总工程师为首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其在生产施工中技术带头人的重要作用。定期评选、表彰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优秀科技创新人才,营造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良好氛围。

3.鼓励企业开展员工技能培训。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识。

(四)坚持建筑质量兴业,搞好施工安全生产

1.鼓励企业创建优质工程。严格执行工程质量各项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建设工程结构、功能和环境的综合质量。鼓励企业争创国优、省优、市优工程,创建各级“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对创国家和省级优质工程的主承建企业,政府给予奖励。

2.加大施工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强化工程安全监督,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建筑安全事故紧急处理预案,严格执行建筑领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追究制。将安全生产条件作为建筑市场准入、清出的重要依据,依法淘汰不具备安全保证能力的企业。对发生事故、管理不善的企业采取通报、限期整改、限期限制参加招投标、降低资质等级、直至注销企业资质等处理措施。到2020年,全县建筑现场文明施工达标率达到100%,严格控制安全生产事故,杜绝发生特大事故。

3.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强化全员创精品意识,落实各种规章制度,推行标准化施工作业,样板引路。加强施工技术指导,加大监控力度,配足各专业工程师、技术员与测试、质管人员,定岗定责。“十三五”期间,验收合格率100%

4.2020年,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达到75%的节能标准,并努力实施能耗大的既有公共建筑改造任务

(五)构建行业信用体系,维护市场各方利益

1.加快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建筑行业各类企业、从业人员,逐步建立面向社会、全县统一的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并和其他的诚信信息平台互联,实现资源共享。各级监管部门应及时整理对建筑市场主体违法违规等不良失信行为的处罚记录,并按照各自权限通过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及时上网公布,为诚信评价提供信息保障。将诚信建设与招标投标、资质管理、市场稽查、评优评奖、规范用工、按时付酬、日常管理等相结合,在工程招投标中实行不良行为市场准入限制制度,对有不良行为记录的企业,业主有权拒绝其参加项目招投标活动。同时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在招标投标、资质管理、评优评奖、信贷授信等各个方面,对守信企业给予优先支持,形成企业诚实光荣和守信受益的良好氛围。

2.建立防止拖欠工程款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行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建筑企业履约担保、分包工程款支付担保等工程担保制度。加强工程款结算管理,建立工程款结算、协调、仲裁和清算的约束机制,遏止竣工不结算等拖欠行为。对有欠款或不按时支付工程款等不良记录的业主,应作为今后推行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的重点,在办理基本建设许可手续时要求事先提供担保。

3.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利益。规范建筑业企业用工行为及工资支付方式,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工资预储金制度,实行欠薪预警机制,加强对劳务分包、专业承包队伍的监管,对于长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不良企业,定期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加强对建设领域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切实做好意外伤害保险和工伤保险工作,关爱民工生活,维护广大施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六)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1.加强市场执法监管。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加强管理创新,转变工作作风,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加强对建筑市场各方行为主体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筑市场承发包行为。加大市场稽查力度,严肃查处盲目降低造价、资质挂靠、转包、违法分包、政府工程带资承包以及弄虚作假等各种违规违法行为。加强外来施工企业的备案管理。健全市场准入、清出机制,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发挥资质、资格管理制度在调节市场供需方面的作用,努力创造一个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2.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创新招投标方式,使招标过程实现公开化、程序化、科学化,实行择优中标。加强有形市场的管理,完善网络信息技术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的应用,逐步实现项目网上招投标系统,建立系统化的监管制度。严格招投标代理机构的资格管理,依据《行政许可法》和相关管理规定,对招投标代理机构的人员到位情况、市场行为、工作质量进行实地监督检查,对违法违纪问题依法作出处理。

3.完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的配套措施,以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为重要手段,编制适应市场需求的合同示范文本,努力开展合同审查和合同纠纷处理工作。加大规范造价咨询企业和造价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力度,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建立相应的市场准入、清出制度和信用体系,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和各方的合法权益。

4.加强现场施工队伍管理。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将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作为市场检查、质量安全监督和“评优评杯”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到2020年底,建筑行业关键岗位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技工岗位达到90%,一般岗位达到80%

5.严格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加大执法力度,规范企业劳务用工制度,重点打击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施工企业必须使用成建制劳务队伍,并与劳务作业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严禁私拉滥招、非法用工。到2020年,全县所有企业进行劳务分包时,必须选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企业,严禁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包工头”。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