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方案】南和县司法局“平安暑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阅读数:441 文章字数:1712


南和县司法局“平安暑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暑假到来,为提高广大学生群体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全县中小学生渡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根据县综治办关于创建“平安暑假”各项任务部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制观念,创建平安校园、度过平安暑假”为主题,以增强广大青少年自我保护和预防意外伤害的意识、提高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为重点,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保护青少年的责任感。

二、工作目标

针对农村群众安全意识淡薄、法治意识较弱这一特点,通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暑假普法”、“短信普法”、“扫码普法”等活动,逐渐增强农民群众的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及对青少年的保护,同时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为“平安暑假”、“平安校园”创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任务内容

“暑假普法”活动中,主要对学生家长及中学生和有接受法制教育能力的小学生都要进行法律知识和预防自然灾害、自我保护教育学习。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将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如何更好遵守交通规则、小溺水小常识等为重点内容进行宣传教育。

四、方法措施

(一)实施好“暑假普法”

为农村、社区群众发放“法律知识小册子”,内容涉及预防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活动将采取讲座、交流等方式,向家长、群众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内容,促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家长监护职责和法律责任,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更好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二)依托家庭、社区、村居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依托法制宣传一条街,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学法用法活动,加大安全和法制教育力度。

(三)招募青少年普法志愿

通过在社区、农村招募青少年普法志愿者,号召中学生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进村进户,宣传法律知识,使其在自身增强法制意识的同时,把学到的法律知识和安全教育告身边的人,断提高青少年学生学法的效果。

(四)结合“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与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加强对学生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指导,使青少年学生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不良行为作斗争,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重视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青少年的普法工作,加强社会闲散青少年、问题青少年等特殊群体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积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手机短信普法平台、“南和司法”微信公众号,编发以保障未成年人权益有关法律规定、假期期间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等,提醒广大家长暑假期间安全“不放假”。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7月上旬)

重点工作:一是制定规划阶段。明确工作重点,进行任务分解。二是做好动员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对创建“平安暑假”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77月中旬及下旬)

重点工作: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重点工作推进表,采取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成效的手段,认真抓好每项工作的落实,使“平安暑假”各阶段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78)

重点工作:按照方案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将“平安暑假”创建活动作为“七五”普法的重要内容。

六、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充分认识创建“平安暑假”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把“平安暑假”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作为“七五”普法活动的重要载体,将其摆上重要日程,加大推进力度,开展好此项活动。

(二)制定计划,抓好落实

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指定专人负责,抓好落实,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加强指导,树立典型

善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推广典型,促进“平安暑假”创建工作的全面落实。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