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为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决定,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2017年5月,县政协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这一课题,组成调研组,深入到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临西县委、县政府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的总体目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强做优特色种养,现代农业建设初具规模:一是构建了“两带四区四园”产业发展格局;二是食用菌、设施蔬菜、优质果品、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这些成绩的取得,对于带动临西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走访调研,我们也发现农业产业化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县的设施蔬菜区域布局分散,种植品种相对单一,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和统一有序的管理,产品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产品认证率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存在农产品滞销和“增产不增收”现象。目前,我县农业企业拥有绿色食品认证2家,无公害认证5家,无论是认证企业数量还是认证品级,距离产业发展要求都有不小的差距。
2、龙头企业品牌意识淡薄。我县农业企业普遍缺乏自己的品牌,虽然有少数企业为产品注册了商标,拥有了自己的品牌,但设计水平较低,经营手段落后,品牌的作用、特色等内涵并未完全展现出来。比如摇鞍镇乡玉国养鸡场,日产鲜蛋3万多斤,也远销天津、广州等地区,但未能有效地开展品牌经营,打造出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
3、产业融合程度低。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紧密。市场信息不畅,营销渠道单一,产业链条过短,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撑,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通过综合分析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建议建立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其功能和责任,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落实,推动我县农业提质量、创品牌、增效益。
(一)壮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
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一是对现有的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其壮大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引导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着力培育几家生产规模大、产品附加值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二是进一步完善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销售带动型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提高产业化水平。
(二)强化技术监管,提升产品质量
一是制订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适应的地方主要农产品生产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指导和督促生产主体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加强技术指导,推广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和高效低毒农药使用等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农业产业绿色基地。三是建立由农业、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组成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成立专业的检测队伍和执法队伍,配齐农产品样品采集、检验检测、执法取证等设施设备,加强土壤化验、施肥、用药、储存等环节的监管,进一步提高检测频率,扩大检测覆盖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打造优质产品。
(三)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区域高地
一是做好“三品一标”认证。把“三品一标”认证作为推进临西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抓手,通过舆论宣传、政策奖补、典型带动等措施,加大对农业产业基地认证工作的推进力度,以创建规模化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稳步推动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适时开展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创建,扎实推进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示范创建,提升农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二是开发特色产品。整合优质农产品资源,优化产品包装,增加其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力度,培育一批在市场叫得响、占有率高的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名牌产品。
三是打响自主品牌。充分吸纳历史文化等人文元素,经过充分酝酿和广泛论证,推出我县的农产品商标,综合运用媒体广告宣传、展览推介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临西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四)完善服务体系,推动产业发展
一是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通过建立微信平台等方式,与企业和农户建立密切的联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联通国内各地、各部门的涉农网站,经过综合调查分析,为农户和企业及时地提供农产品产、供、销信息,帮助他们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规避市场风险。
二是实现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销售的有效对接。加快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大投入,着力打造一批集散力强、辐射面广、专业化程度高、产业带动作用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育中介组织,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拓宽销售渠道。
三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企业建设冷库的扶持力度,提高其产品储藏能力,推动农产品错时销售,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培育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有效促进临西农业经济的壮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