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西县商务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6年上半年,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商务工作目标,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和监管,挖掘进出口潜力,加大商务执法力度,对各项工作进行统一安排,月督周查,保证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成效较为明显,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外贸出口
1、积极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扩大对外贸易出口额。今年以来,我县新增4家自营出口企业(临西县昌捷轴承有限公司、河北圣洛朗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河北特瑞鸿轴承贸易有限公司、邢台中伟跨越传动件制造有限公司),通过增加外贸出口企业数量,扩大轴承出口业务。
截止5月底,我县外贸出口总额1150.1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03%。
2、通过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联系,推荐我县四家龙头企业光扬、恒泰瑞欣、亿泰克、书浩纳入《推荐中国供应商名录》,宣传临西轴承企业和轴承产品,推动我县轴承企业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6月18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商会机械行业部主任于东科一行来我县参观考察“中国轴承产品出口共建基地”建设情况,并就促进我县轴承产业发展讲了意见和建议。
3、充分利用上级各项扶持政策,积极为企业争取扶持资金。根据省商务厅、财政厅《关于做好2016年…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外贸转型升级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冀商财字[2016]13号)文件精神,积极为我县外贸出口龙头海蓝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申报高精密度外球面轴承技术更新改造项目,目前申报材料已报呈省厅等待上级部门审批。
4、认真落实小微出口企业风险保障政策、支持外贸出口企业运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根据政策要求确定隆源、飞达等11家轴承出口企业为出口信用保险金额补贴对象,争取省财政资金为这11家企业缴纳了出口信用保险。
(二)市场监测
市场监测工作稳步推进,城乡市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日益增强,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维护市场稳定,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保障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市场流通
1、成品油市场集中整治活动。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商务局成立专门组织,对不规范或无证照黑加油点比较集中的临西镇、河西镇进行了专项检查,配合当地政府规范了8家加油站点,取缔了12家黑加油点,确保了成品油市场的安全平稳运行。
2、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换证工作。今年全县43家加油站(点)中有13家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到期,换证手续复杂,县商务局安排专人为其搞好服务,帮助完成换证工作。
3、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高度重视“两法衔接”工作,多次强调深化平台应用,强化案件网上录入、网上移送、网上监督,督促相关成员单位有案件的及时录入,未结案的案件及时结案,促进严格执法。
(四)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
2016年3月份以来,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发【2015】45号)文件精神,按照王书记、李县长的指示,县领导段书玲组织商务局相关人员,对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做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深入到武邑、鹿泉、南宫等县市进行学习考察。
4月22日,临西县政府组织评审专家对拟承办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建设运营项目的申请企业进行了评审,确定石家庄好乡亲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临西县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建设运营项目的承办企业。截止目前,已确定200余家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选址,其中84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全部建成完工。争取今年8月底完成全县299个村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1、河西镇黑加油网点反弹现象严重,其他执法部门协调打击不到位;
2、执法力量薄弱,执法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不到位。
3、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相关成员单位重视不够,今年以来,“两法衔接”平台录入案件锐减,多数相关单位2016年上半年录入案件数量为0,执法部门“两法衔接”意识淡薄。
三、下半年工作谋划
(一)外贸出口
依据国家政策,加大对外贸出口企业的支持、帮扶力度,努力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量,争取超额完成全县外贸出口任务。
(二)市场监管
1、成品油市场集中整治工作。认真抓好成品油市场整治工作,针对无证照加油点极易反弹这一现象,商务局将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成品油的执法检查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配合乡镇及有关部门,对出现反弹加油站点及时查处,重点查处未经批准擅自新建、迁建、改扩建加油站点行为。
2、做好全县打击侵权假冒领域“两法衔接”平台录入案件工作,联合县检察院对“两法衔接”平台案件录入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其及时纠正。
(三)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
力争今年8月底完成全县299个村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任务,举办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人员培训班,全面完成电子商务全覆盖的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