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屠宰监管处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是不寻常的一年,伴随着职能划转和监管责任的落实,各级政府和部门对畜禽屠宰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监管部门一手抓划转,一手抓监管成效显著,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积极推进职能划转移交工作
1、积极协调、加快进度。畜禽定点屠宰管理职能由商务部门划转到农业部门是我国理顺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效能的重要改革举措。在市政府的协调支持以及省厅督导下,我市农业、商务两家积极配合并多次向市政府请示报告划转情况和进度,加快了此项工作的进展。
2014年12月24日和今年8月20日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主持召开了市直相关部门参加的《畜禽定点屠宰职能划转移交问题》两次专题会议,下发了专题会议纪要,该纪要明确了移交的原则、移交工作的步骤以及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责任,之后职能划转移交工作进度加快。
2015年9月8日农、商两局按照市政府协调会议要求召开了工作移交对接会,市本级划转移交的完成有效促进了县级职能划转移交工作,为加速推进此项工作9月18日市政府办公厅又以明传电报形式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县级畜禽定点屠宰划转移交工作的通知》,此后县级划转移交进展加快;截止10月20日已有14个县(市区)完成划转移交、9个县区划转移交仍在进行之中。
2、跟进督导、落实责任。为切实做好县级划转移交及相关工作的顺利衔接,我局积极行动、认真落实市政府专题会议和办公厅专项通知要求,结合“秋防”工作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15名、划分五个小组由领导带队进行督导;督导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利用近20天时间深入各县区,重点督导当地的畜禽屠宰管理职能划转工作、秋季动物防病防疫工作和病害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各组把督导检查情况形成综合意见由当地政府主管领导签字确认,此次督导真正起到了沟通情况、落实工作、强化责任之目的,为今后工作的推动和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力开展生猪屠宰专项整治活动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国家、省市统一部署开展了几次畜禽屠宰专项整治行动,于此同时我们还结合本市情况和特点开展了专项巡查、专项治理活动,推行了网格化管理、分层落实责任制,强化了执法人员驻厂监管制度。截止年底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3500人次、车辆3650车次,检查屠宰企业1386个次;责令整改19起、捣毁窝点13个;查处私宰、注水肉品2170公斤,罚款13万多元;行政执法立案27件,办结案件27件;屠宰环节瘦肉精抽检量2.5万份、未检出阳性样品。2015年全市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生猪105万头,较去年增加27万头;无害化处理病害猪及病害肉产品1320头;羊屠宰量120万只、牛1万多头、鸡3600万只。具体情况是:
一是抓好两节市场治理,落实肉品质量安全整治措施。2014年10月,省畜牧兽医局下发了冀牧医防函[2014]33号通知,要求从2014年10月份至2015年3月份、4月分别开展畜禽屠宰行业、屠宰环节肉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按照省局要求我市及时下发文件,并跟踪检查和督导,确保了专项活动效果。
二是开展春节和两会期间的畜禽屠宰管理及生猪屠宰专项整治活动。此活动是按照全省视频会议要求组织开展,为了保证活动不走过场,市商务、农业两局联合下发了对县级活动督导检查的通知;两个检查组分别由局领导带队深入一线查落实,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引起了屠宰企业和县级监管部门的重视;检查组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明确意见并记录在案,对问题严重的企业下达督导函并限期整改,整治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三是应对突发事件、落实专项措施。针对3月18日…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我省衡水市深州、故城生猪检疫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市及一反三及时启动应急机制、通报信息、了解情况、布置任务。第一时间把省市两级要求传达到县市和定点屠宰企业,20日将排查摸底、驻场监管和区域责任落实情况统计上报,全市有80多名驻厂执法人员一线监守。此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体现了我市各级监管部门工作的主动性和应急机制的有效性。
四是积极落实农业部生猪屠宰环节专项整治方案。为了净化屠宰市场,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消除肉品质量安全隐患。市定点办下发了《关于印发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该方案以保商整规[2015]38号文件下发各县市。为更好的落实方案,市局召开全市畜禽定点屠宰工作会议进行了专门部署,申请市财政拨款10万元用于此项活动,有效的推动了专项整治方案的落实。
五是积极开展市场巡查、摸清底数、有的放矢。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行分段负责制,生猪屠宰环节的监管由农业部门负责,市场的监管由市场监督部门负责。但生产和销售有时候密不可分,从销售环节查找问题再沿着问题延伸到生产环节,从而查找监管漏洞。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市畜禽定点屠宰执法大队对市区南二环市场、保府市场、化纤市场三家较大规模的市场进行了巡查、走访和调查,摸底情况和问题及时向市食安办汇报,在取得食安办的支持下再采取针对性措施,努力保证市场肉类产品的质量,让全市人民吃上真正放心的猪肉及其制品。
三、严格审核清理、积极推动新厂建设
1、严格落实审核清理文件要求。2011年以来商务部等九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的通知》(商秩发[2011]493号),2012年省商务厅等九厅局联合下发的《河北省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实施方案》(冀商屠管字[2012]2号)以及河北省畜牧兽医局2014年下发了《关于对延期整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进行复审工作的通知》(冀牧医防函[2014]30号);特别是2015年农业部下发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后我们按照“八个一”的要求联合商务、畜牧、环保等相关部门对定点屠宰企业进行了审核清理和复审,工作中大家既讲政策、又看实际,在维护国家政策的同时积极推动企业整改,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推动了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改造升级,同时也为生猪及其猪肉产品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止今年上半年审核清理基本完成,全市规划内生猪定点屠宰企业68家(定点厂29家、屠宰点39家),经审核清理达标合格企业26家(定点厂18家、屠宰点8家);不达标企业42家(定点厂11家、屠宰点31家);对于审核清理后未达标企业,撤销其生猪定点屠宰资格,拟向市政府提交申请报告,待市政府批准后,相关部门按职责收回有关证照。为做好拟取缔定点屠宰资格企业的善后及稳定工作,我们及时沟通有关部门依法依规、按规定进入操作程序,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2、积极推进企业上档升级和新厂规划建设。实施定点屠宰企业规范化建设是保证我市肉类食品安全的一项有力措施,今年以来我们结合审核清理工作,积极落实省定点办下发的畜禽屠宰企业16项管理制度和省局指定的生猪屠宰企业标准化建设方案,努力推动全市定点屠宰企业上档升级,把住生产关口、降低食品安全隐患;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新厂的规划和建设、及时为企业勘察现场、申请调规,加快了新厂建设速度;今年以来全市调规建厂21家,其中已经建成投产的5家(猪定点厂4家、羊定点厂1家)、已建成未投产的有4家(猪定点厂)、仍在规划建设中的厂(点)12家(牛羊定点厂6家、猪定点厂6家),上述新厂预计总投资近2亿元。一批新厂的规划和建设不仅为全市养殖屠宰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为全市人民食肉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宣传活动
我局除参加市政府统一组织的活动外,还进行了安全周主题日 活动。2015年6月19日在保定市莲池肉类联合加工厂举行了宣传周活动,主题是: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强化定点屠宰监管,确保食肉安全。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共同学习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领导有关食品安全的讲话精神。给我市定点屠宰企业签订了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书。邀请新闻媒体介入,群众代表,经营者和执法监管人员进入莲池屠宰厂现场检查企业的屠宰,质检,病害肉无害化处理的全过程。宣传周期间共发放识别病害肉注水肉常识资料500多份,有关法规100多本,宣传标语宣传画100多份;保定电视台、保定日报社还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
五、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市县级屠宰监管职能划转移交接近完成,但工作衔接存在困难,有些县区工作出现断层,对全市畜禽屠宰监管工作增添了难度。
2、市、县两级畜禽屠宰监管、执法队伍建设薄弱,编制和经费不足、人员参差不齐,划转之后需要从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经费保证等方面尽早做出规划和安排。
3、按照国家定点屠宰企业审核清理标准,我市有一批定点屠宰企业需要取消资格,此项工作政策性强并涉及企业稳定这一敏感性问题,工作推进需要局领导协调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4、县级定点屠宰企业点多面广规模小,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较低,监管工作难度大。
5、牛羊、鸡定点屠宰管理全市尚未全面铺开,需要积极稳妥的推进此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