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发改汇报】定州市发展改革局关于1-11月份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的情况汇报

阅读数:1383 文章字数:2981


定州市发展改革局关于1-11月份

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的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抓手,创新举措,加大力度,促进全市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2016年全市共谋划实施投资亿元以上省市重点项目71项,总投资11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4.2亿元,111月份完成投资67.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24.4%

(一)省重点建设项目(5项)

总投资12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亿元,111月份完成投资14.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1%。其中:

1、省重点新开工项目(2项)。年度计划投资6亿元,111月份完成投资5.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8.3%。分别是:①总投资10亿元的规模化生物天然气项目。目前综合楼主体封顶,黄贮窖主体结构及罐区基础钢结构完成,部分设备已订购;②总投资10.5亿元的基地艾姆天然气储运设备制造项目。目前征地拆迁及围墙建设已完成。

2、省重点续建保投产项目(1项)。总投资42亿元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亿元,111月份完成投资8.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205%。目前272个初加工车间及日处理1000吨污水处理厂完工并投入使用;分拣区正在建设;年处理10万吨轮胎循环利用车间主体完工,设备已安装。

3、省重点前期项目(2项)。其中提前开工1项,即总投资11亿元的新能源电池、电控、电机控制器及零部件项目,111月份完成投资60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一个车间完成主体工程,其他附属设施正在建设,准备安装设备。另一个是总投资50亿元的中铁物流集团绿色城市综合物流园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选址、土地预审意见,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工作。

(二)市重点建设项目(66项)

总投资1028.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4.2亿元。111月份完成投资53.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0.6%

新开工项目23项,总投资13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6亿元,111月份完成投资30.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7%。实际开工21项,开工率91.3%

续建项目18项,总投资148.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6亿元,110月份完成投资22.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5.5%。计划投产项目13个,已投产或部分投产11个,投产率84.6%

前期项目25项,总投资744亿元。其中2个项目已经提前开工建设,10个项目完成立项手续,其它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总结今年以来我市项目建设情况,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速度加快。截止11月份,我市有14个项目竣工投产或即将竣工投产,比去年同期增加6个项目,新开工项目中,17个项目按照计划开工建设,比去年同期增加8个。

二是质量提高。亿元以上项目中,产业项目占比71%以上,其中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为代表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吉电光伏发电、光杰分布式光伏发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双月建筑保温材料、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宇能建材等一批新兴产业相继竣工投产和开工建设。再生资源利用、金牛医药、旭阳旧厂区搬迁、双天机械、天泰汽车零部件等一批传统产业升级项目加快推进;中山百姓园、东盛农业科技园、天潮水上乐园等生态旅游项目进展顺利;人民医院、集中供热、商业综合体等一批民生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层次提高。精准对接,深入洽谈,一批与国际国内500强和“央字号”“京字号”“国字号”企业的战略合作初见成效。与北京铁路局合作建设的定州物流基地项目正在征地,江西建工集团PPP项目、首创集团农业发展基金、中节能与瀛源公司全面战略合作等项目正式签约;中冶天工集团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铁十一局立交桥建设、省建投和中铁建集团高铁新城、中兴汽车、中财嘉丞集团文化产业基金、居然之家定州店等项目纷纷达成协议或正在洽谈,极大地提升了我市项目对接层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投资规模不大

我市重点项目新开工和续建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为8.8亿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新开工和竣工的31个项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单体投资规模偏小;重大项目落地少,缺乏有影响力、带动作用强、有标志性的产业大项目,部分大项目仅仅停留在意向和洽谈阶段。

(二)前期项目开工率不

27个重点前期项目中,转为新开工项目的4个,转化率仅为14.8%;完成立项手续的项目10个,其他绝大多数停留在谋划和洽谈阶段,没有达到可以开工的程度。部分签约项目,由于建设背景、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或者业主自身原因,迟迟无法落地。

(三)项目征迁难度较大

部分被拆迁户对土地补偿期望值过高,造成土地征迁进度较慢,直接影响项目建设进度。比如微软、数据中心项目。

(四)破解要素制约的办法不多

尤其是在资金方面,一些部门和企业融资手段单一,融资方式方法简单,对于专项资金争取积极性不高,前期手续准备不足,专项资金争到位后,配套资金跟不上去;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有限,产业引导基金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等。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强化分类推进

按照年初制定的重点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强化责任,分类推进,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新开工项目完善项目开工条件,推动尽早开工建设;续建保投产项目抓紧后期建设和设备安装,促进尽快投产达效;前期项目抓紧推进前期手续,着力促进成熟落地。对于正在洽谈的利市大项目,比如清风街立交桥、唐河湿地公园等项目尽快明确牵头单位和部门,按照“五个一”工作机制,确定时间节点,分包负责,专项督导,强力推进,切实加快项目进度。

(二)强化要素保障

资金方面,围绕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积极争取…预算资金、专项建设基金支持。成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重点解决专项基金担保问题。加强银企精准对接服务,多融资渠道解决项目资金问题。配套设施方面,围绕项目建设需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做到项目建设与配套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用地方面,优先保证市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对已经安排用地指标的项目,督导项目业主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土地组卷报批工作。深入调查,对两年内不能开工建设的项目把土地调整到到其他急需开工建设的项目上。

(三)强化项目服务

认真落实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制度,对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审批、检查、收费进行全过程登记。落实降低企业成本的政策措施,大力简化、整合和规范报建手续,清理取消强制性评估评审,全面为企业减负松绑。改善政务环境,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对重点项目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在线审批平台建设,尽快实现网上审批,为企业投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强化项目管

建立“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项目工作制度,每半月对项目完成投资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统计汇总,每季度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专题调度。同时,联合市督察局组成督导组,对全市重点项目进行全面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五)强化项目储备

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高新技术、绿色环保和战略新兴产业,积极谋划市场前景好、投资效益高、资源节约、绿色环保的大项目、好项目;围绕传统优势产业,谋划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产业链条项目;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谋划深度对接京津项目。对项目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储备,增强经济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