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满城区旅游发展局保定市
满城区文物局2016年工作总结
(略)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保定市承办“首届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大会”为契机,紧紧围绕打造京津冀“休闲旅游中转地”的目标,立足“三区两带一园”“四园两地”旅游发展格局,突出旅游与文化、生态、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基础服务设施,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强力打造旅游产业升级版,提升“休闲养生地·山水汉韵城”的满城旅游品牌,把旅游产业作为我区经济未来的支柱性产业来培育。截止目前,全区共接待游客86.5万人次,综合社会效益9540.6万元,同比增长12﹪,为全区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活动
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在全局党员干部中开展学习党章党规、学………系列重要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专题活动。成立了组织,制定了学习教育活动方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深刻领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学习是前提、是基础,重在入脑入心。关键在做,着力在做合格党员上下真功见实效。通过学习,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重要的是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系列…、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用党章和党规党纪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党员干部在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改进工作作风、干好本职工作的自觉行动,把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在优质、文明服务上来,打造满城旅游良好形象。
(二)以创新为抓手,推进旅游产业大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旅游业发展,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满城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一是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相关区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保定市满城区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满办字【2016】5号),编制完成了《保定市满城区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二是借鉴兄弟省市发展旅游业的成果,由区委、区政府组织参加了项目园区、美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及“涞涞易”京西百度休闲度假区实地考察,通过学习考察,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找到了差距,明确了目标,坚定了信心。三是转变思想观念,理顺管理体制,组建完成了保定市满城区旅游发展局,为发展全域旅游奠定了基础。
(三)以规划为引领,助推满城旅游协同发展
……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满城旅游资源丰富、点多线长,为避免盲目开发、急于求成,我们始终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按照“高端、长远、超前、留白”的理念,围绕“发展大旅游、建设大景区、形成大产业”的思路,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文物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严格实行政府一级管控。目前,已经编制完成《满城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汉文化旅游区控制性规划方案设计》、《汉墓核心区景观设计》、《张柔墓文物保护规划》,《张柔文化旅游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九龙瀑布养生谷总体规划》、《玉皇坨景区总体规划》初稿也已完成,项目招商正在进行。
(四)以提档升级…,大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按照《保定市满城区配合做好首届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大会的工作方案》(满政办【2016】28号)和《保定市满城区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目标,2016年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提质升级年,启动了“5443”A级景区创建提升年活动。
1、满城汉墓景区5A级景区创建:该项目计划投资7亿元,包括未央广场和核心景区提升工程。主要建设汉代文化商贸服务设施、汉代文化休闲体验设施、汉代文化风情街区、汉墓核心景区综合工程、时空大道、文化广场、生态停车场、汉代文化主题公园等工程。目前,游客中心综合楼、陈列馆综合楼、仿汉代双阙式大门、环山步游路、索道升级改造、靖王墓和窦绾墓线路灯光改造、窦绾墓整修和布展提升、修武洞、南山北山环保生态厕所、山顶旅游厕所、休闲亭、座椅、垃圾箱等一批基础设施已投入使用,汉墓三期防渗加固勘察实验项目已完工,利用防渗场地建设的山顶平台游园已投入使用,满城博物馆精品厅完成布展。满城汉墓智慧景区建设有序推进,安全系统、安防工程已完工,电子门禁系统已完成规划设计,准备招投标。旅游文化商业综合体未央广场五一开街,保定市满城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成功启动,购特网旅游特产直营店等特色产品入驻未央广场。西环路南延与满神铁路相交线道口移设拓宽工程路面以下部分基本完工。
2、秀兰文化园4A级景区创建:该项目计划投资15.2亿元,主要建设养老中心、宾馆、会议中心、教育基地、生态园林等工程。目前,已投入资金7亿元,基本完成了星级酒店、休闲养老度假公寓、木屋度假区和全国最大的苏式文化园林建设,停车场、景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基本完工,并已于1月28日进入试营业阶段,举办了迎春文化灯会活动,游人如织。印发了《秀兰文化园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任务分解表》,正在按照4A级景区标准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3、神湖四季生态园4A级景区创建: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利用1680亩荒滩地打造大型休闲度假项目。项目已建成千亩花海区、游乐戏水区、冬季滑雪区、果品种植区、蔬菜种植区、养殖区及会议休闲区七大功能区,温泉度假区、银杏大道等拓展区域正在建设中。目前,正在按照4A级景区标准完善各类基础服务设施。
4、大平台龙居瀑布景区3A级景区创建:大平台景区现为国家2A级景区。为全面加快景区的提档升级,编制完成了《九龙瀑布养生谷总体规划》,参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提升实施方案,不断加快景区软硬件建设。投资3000万元对步游路、厕所、游客中心、停车场等各类基础服务设施进行了完善;修建了供游客休息、住宿的四合院、茅草屋、小木屋等;新增了部分游览线路和内容,景区的整体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成功举办了“龙居瀑布首届冰瀑节”,火爆京津冀冬季旅游市场。
(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不断完善旅游外部条件
1、加强路网建设。全面完成了神坎线大修工程,玉皇坨景区旅游专线一期已基本完工,并广筹资金全力抓好“四季五彩生态长廊”建设,在刘家台乡、白龙乡等游客聚集区域建设了骑行驿站。今年5月,启动了秀兰文化园旅游路建设,保涞路至景区旅游路已竣工通车,京昆高速至景区旅游路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中。
2、开展厕所革命。今年我区新建旅游厕所9座,其中,满城汉墓景区2座,秀兰文化园5座,大平台龙居瀑布景区2座,目前均已完工。
(六)以承办“首届省旅发大会”为契机,拓展旅游大市场
以承办“首届省旅发大会”为契机,以打造京津冀“休闲旅游中转地”为目标,吸引更多京津冀等地游客,借助“中国草莓之乡”“中国磨盘柿之乡”品牌优势,提升“休闲养生地·山水汉韵城”的满城旅游品牌。整合全区旅游资源,扩大客源市场,提高旅游品牌和知名度,实现以点连线、以线带面,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一是推出草莓、葡萄、柿子等果品采摘游、生态游、农业观光游等特色旅游线路。二是成功举办了“第二届草莓文化节”、“第六届坨南桃花节”、“金秋红叶柿子节”、“福耀灵山、长乐未央”新春祈福灯展、“万人登灵山、春赏汉韵情、游满城花海”等系列活动。承办了保定市“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暨首届汉中山文化旅游节、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三是组团参加了第四届北京农业嘉年华保定旅游宣传日、2016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及天津、北京、石家庄等地举办的旅游招商推介会。四是加强与旅游网站、白沟和道国际箱包城、白洋淀国旅、白洋淀水天等各地旅行社的合作和沟通,采取灵活多变的战略组合,完善各地之间的整合与配套,形成了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送、共同发展的格局。五是利用各类媒体、媒介进行满城旅游形象推广,使宣传推介营销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了旅游市场的扩展和旅游空间的延伸,开创了我区旅游发展的新天地。
(七)以联合检查为手段,促进服务质量大提升
一是加强管理。一方面,加强对《旅游法》、《文物法》、消防安全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采取自学、集中学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旅游、文物从业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加大对《旅游法》、《文物法》的宣传实施,强化监管。
二是服务企业。按照《保定市游客招徕奖励办法》有关规定积极申报材料,并对辖区内旅行社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把关。
三是整顿和规范导游队伍。严厉打击无证导游,对雇佣无证导游的旅行社(门市部)依法给予严肃处理。
四是加强旅行社管理。加强旅行社备案登记和常规检查工作,从严查处非法转让、变相转让许可证和挂靠承包门市部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行为。
五是严格旅游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展了旅游市场秩序多部门联合整治行动,健全完善了旅游投诉和服务质量监督机制,严厉打击黑车、黑导、欺客、宰客等违法行为。
六是确保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增强“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印发了《保定市满城区2016年度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深化隐患排查力度,强化安全执法。重点主抓了陵山索道、滑道、汉墓景区森林防火、美国白蛾防控、普度寺正月十五和四初一宗教活动、指导全区旅游景区综合开发等工作,定期不定期的对旅游企业、景区开展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特种设备等联合执法检查,排查安全隐患,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确保安全。
(八)以文物保护为前提,提升文物利用率
满城是千年古县,商周已有先民生息。文物分布广泛,埋藏丰富。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文物保护点115处,馆藏文物600多件。这些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我们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不断完善各项文物保护制度和举措,在文物保护的前提下,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进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满城璀璨的历史文化大放异彩。
一是编制完成了《张柔墓文物保护规划》,并经国家文物局评审论证,待由河北省政府公布实施。《要庄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立项报告已报国家文物局。二是满城汉墓防渗工程、安防工程已完工;张柔墓成立了管理站;方顺桥进行了修缮加固,安装了安全防范系统,同时对方顺桥周边环境进行了治理;要庄遗址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也已启动。三是开展了文物普查核查工作。通过文物普查核查,全面掌握了文物现状,并进行登记造册。四是建立健全文物巡查制度,排除文物安全隐患,确保文物安全。五是服务经济建设,完成我区文物勘探工作,最大限度的为项目单位提供快捷、方便、周到的服务。六是完成满城博物馆精品厅布展。同时,修复彩绘陶器69件、铜器65件,进一步丰富了博物馆展出内容,吸引了大批观众,扩大了我区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活力和影响力。七是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力度。每年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举办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群众宣传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细致解答群众提问,增强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有效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使《文物保护法》家喻户晓。八是要庄商周遗址考古发掘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二、2017年工作思路、重点工作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旅游发展和文物保护的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打造京津冀“休闲旅游中转地”的目标,大力实施“旅游+”模式,开展全域旅游,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突出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加快“三区两带一园”“四园两地”旅游项目建设,提升规划控制执法水平,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力度,提升文物综合利用率,促进旅游、文物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大力弘扬旅发精神,为建设京南保西魅力新区做出积极贡献。
(二)重点工作
坚持政府管控,规范旅游发展秩序。强化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引导旅游产业逐步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在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旅游资源档案库,对旅游资源进行量化分级,分类管理。修改完善“三区两带一园”“四园两地”旅游发展规划,开展旅游联合执法行动,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规范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开展A级景区提升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汉墓景区、大平台龙居瀑布景区提档升级,秀兰文化园、神湖四季生态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同时,大力实施“旅游+”模式,开展全域旅游,打造多元化的满城旅游品牌。
重点推进旅游项目。立足“三区两带一园”“四园两地”,大力推进实施和谋划一批重点旅游项目。重点推进3项:①投资7亿元的汉墓片区升级改造一期工程;②投资15.2亿元的秀兰文化园项目;③投资5亿元的神湖四季生态园温泉度假小镇项目。谋划2项:①投资12亿元的玉皇坨开发项目;②投资95亿元的森林湾生态城项目。
深入开展宣传招商。以主流媒体为平台做好宣传工作,借助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力量,开辟专栏、专版、专题,多平台、多角度、多形式宣传我区的旅游资源、形象、精品线路。策划举办“草莓文化节”、“桃花节”、“金秋红叶柿子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实施以节促商、旅游富民工程。参加京津冀等各地举办的旅游交易会、招商引资推介会,包装推介满城旅游项目。搭建服务平台,拓宽信息渠道,探索建立“互联网+旅游”模式,不断增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水平。通过多种举措,达到宣传、推介、营销、招商,叫响“休闲养生地·山水汉韵城”的满城旅游品牌,大力提升满城旅游品牌影响力。
加强文物保护,提升文物综合利用。继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文物安全。实施要庄商周遗址考古勘探发掘项目,启动《要庄商周遗址文物保护规划》、《方顺桥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推进满城汉文化园、张柔文化园、要庄商周文化园、古方顺桥文化园建设。
保定市满城区旅游发展局
保定市满城区文物局
2016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