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源县林业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谋划
2017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上级林业部门的总体部署和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在上级林业部门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重点工作。现将上半年林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7年上半年林业工作完成情况
2017年市下达我县造林绿化任务6.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8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义务植树110万株。截至目前,完成人工造林1.3万亩,义务植树90万株;办理检疫证23份,运输证9份,采伐证12份;办结各类行政处罚案件55起,刑事案件3起,治安案件7起,行政拘留7人,采取强制措施3人。
(一)造林绿化工作
1、荒山造林绿化。以太行山绿化为主攻方向,重点抓好廊道绿化、水系绿化、景区和城镇周围、生态贫困区域等绿化。截至目前,已完成人工造林1.3万亩。并对去冬今春造林成活率不高的地块进行补植。
2、全民义务植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大力开展村旁、宅旁、路旁、渠旁“四旁”绿化,大力发展林禽、林药、林菌、林畜等林下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完成义务植树100万株。
3、经济林建设。结合扶贫攻坚,大力实施特色产业种植。一是指导涞源镇、上庄乡栽植苹果300亩;二是指导南马庄乡完成核桃大树高接5000株。三是试验栽植榛子新品种。从北京林科院引进8种榛子新品种在白石山镇菜村岗村进行栽植试验,成功后加以推广。四是选建毛桃采摘园。从全县筛选优良果品单株进行采穗,在涞源镇东夹山村选种毛桃400株,杏树200株,进行嫁接对比试验,选出适合发展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栽植。
(二)森林防火工作
上半年,全县共接到省林火热点报告4起(其中有2起热点经认真核查均未发现火情,)未造成林木损失,未出现人员伤亡,圆满完成了省、市政府提出的“三个确保”目标。
1、防火重心放在基层。一是打击到基层。县森林消防大队抽调五个中队,分别驻扎在白石山镇、上庄乡、杨家庄镇、走马驿镇、塔崖驿乡5个乡镇,以东西南北中为辐射,向四周区域扩散,深入乡村、林区、景区腹地、重点火险区域巡控,抓源头、控苗头,防患于未然。遇有火情发生,快速就近出动、科学扑救。二是督查到基层。防火办会同县委、县政府两办督查室对18 个乡(镇、办事处),白石山、甸子梁国营林场进行防火督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火灾隐患,立即下达《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督促有关单位限期整改,共下发《整改通知书》36份。
2、防火宣传增强氛围。森林防火的核心是防人,防住人就等于防住了火。对此我们坚持从宣传教育入手,加大宣传教育攻势。一方面,充分利用3月份宣传月、宣传周有利时机,着重开展了“防森林火灾,保绿色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山区各个乡镇、偏远山村,重点林区及省界、市界、县界等边缘地带巡回宣传;另一方面,咬定森林防火关键时期,拓展宣传形式,丰富内容,做到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报纸上有文、明白纸人人看、保证书人人签。共悬挂森林防火彩旗8000面、发放森林防火明白纸10万份、防火马甲4000个、防火袖标2万个、防火围裙2000个,张贴《涞源县森林封山防火公告》和《涞源县野外祭祀管理办法公告》各2000份。通过引导群众采取献花、栽树等形式进行文明祭祀,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
3、火灾源头严加防控。紧抓“关键时期、关键地段、关键人员”三个重点,对野外用火行为进行规范性整顿。“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五一”假日期间,安排专人深入林区和重点部位严密监管,严禁野外用火;白石山、甸子梁重点林区和空中草原、仙人峪、十瀑峡等旅游景区,防火期专门抽调督导组严加督导,紧盯死守,有效防止了野外用火情况的发生;对儿童、特殊人群等,落实学生家长、重点监护人监护责任,实行24小时监控。
4、扑火队伍壮大力量。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森林防火扑救管护网络。一是县森林消防大队抽调五个中队,分别驻扎重点乡镇,在白石山镇、上庄乡、杨家庄镇、走马驿镇、塔崖驿乡5个乡镇,随时备战。二是乡镇组建扑火应急队,配备了风力灭火机和二号工具等防火装备,并加强了日常演练。三是增设瞭望员和检查站。全县新增防火检查站52个,瞭望站71个,加大了瞭望人员和检查人员的设备配备和日常管理,真正做到高山瞭望和地面检查同步运行,确保遇到火情第一时间发现上报,第一时间处置,有效遏制了森林火灾发生。
5、营房建设圆满完成。县级扑火队营房建设基本竣工,为扑火队员创建了一个良好的训练基地。
(三)退耕还林工程
完成2011年以来2448亩退耕地未报账部分的检查验收,并兑现补助资金22万元;完成2016年度二批报账5558.6亩,兑现补助资金50多万元。
(四)森林病虫害防治
以防控美国白蛾、防治红脂大小蠹等林业有害生物为重点,全面实施监控,加大预防和防治力度。
1、防治红脂大小蠹。在白石山林场、甸子梁林场、大罗门林区等重点发生区共挂诱捕器500套,防治面积1万亩。
2、防控美国白蛾。全县设立十个监测点,利用黑光灯、性诱剂等开展美国白蛾监测工作。
3、防治桦三节叶蜂。从4月初开始,在桦三节叶蜂发生区——白石山景区展开了虫情的调查、监测等工作,并协调白石山旅游公司,悬挂100套杀虫灯进行成虫诱杀。目前正在进行飞机喷药防治幼虫的准备工作。
4、开展森防技术培训。在上庄乡西泉头、下老芳等村和走马驿镇花园村举办森林病虫害防治培训2期,培训人数达300多人。
(五)项目申报工作
上半年重点规划申报国家储备林项目和省级太行山绿化项目。
1、《涞源县利用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首期生态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完成,项目总投资15530.1796万元,
项目营造储备林基地2.6万亩,涉及北石佛乡等8个乡镇17个贫困村17个,贫困户3099户,贫困人口9243人。栽植树种有油松、刺槐、核桃、核桃楸、落叶松等。
2、省级太行山绿化项目初步规划已经完成,涉及15个乡镇51个行政村,项目总投资11452万元。规划总面积4.5万亩,其中廊道绿化1.87万亩,生态经济林0.27万亩,防护林2.36万亩,
(六)林业行政审批服务工作
林业行政审批服务窗口1-6月份累计办理审批服务45件,其中检疫证23份,运输证9份,采伐证12份,种子经营许可证1份。
同时,根据县委编办《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清理规范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七)征占用林地管理
严格执行《河北省林地管理办法》和《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强化对项目建设征占用林地的管理,积极指导用地单位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工作。上半年对保定英利、乾禹新能源、华能三家企业征占用林地审批手续进行了初审,组卷工作已经完成并上报到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等待审核通过。
(八)林业执法工作
上半年,以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为宗旨,以执法办案为主线,组成四个小分队,分片包乡,在全县积极开展以严厉打击违法野外用火、盗伐滥伐林木、无证运输、违法占用林地、滥捕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的“金铖、金盾、金剑、金网”四项专项行动,抓好“五一”小长假期间景区防火工作,重点打击对社会不满人员的报复性放火行为和其他故意纵火行为;结合工商部门依法对非法加工利用、经营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宾馆、饭店、集贸市场、野生动物分布区等开展了地毯式的排查和清理,共清理市场2处,清理整顿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2个,检查野生动物繁殖场所6处,检查饭店9家,成功救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一只,有力地保护了林地和森林资源的安全。上半年,共办结各类行政处罚案件55起,罚款50.796万元,治安案件7起,行政拘留7人,刑事案件3起,采取强制措施3人。
(九)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圆满完成
上半年,积极配合河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展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收尾工作,截止5月份圆满完成。
(十)公益林区划界定
2017年新增省级重点公益林4万亩,目前小班区划工作已完成,正在编写成果报告,待逐级上报审批。
(十一)封山禁牧工作
自2016年10月以来,全县全面实施封山禁牧。今年上半年组织全局干警深入乡村配合各乡镇落实禁牧措施,对拒不执行禁牧规定的依法进行处理,共查处违法放牧案件17起,罚款2.171万元,封山禁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十二)林果技术培训
今年,结合抚扶贫工作,到乡村举办林果技术培训班。分别在上庄乡西泉头村举办苹果春季管理技术培训,培训农民40多人;在南马庄乡小关城村进行核桃高接技术培训,培训农民30多人。
(十三)林区禁种铲毒工作
按照“预防得住、发现得了、铲除得尽、打击得狠、追究得严”的工作原则,抓住毒品原植物种植和开发两个关键时期,组织人员深入白石山、甸子梁两个重点林区,开展踏查和广泛宣传。通过全方位踏查,今年未发现一起种植地块,实现了两个重点林区“零种植”的目标。
(十四)宣传及政务信息
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活动。采取林业简报、信息等方式报送各类林业信息。上半年累计发稿10篇,编发林业动态6期,向“保定林业网”和县政府信息网上传林业信息10多条。并利用5月庙会有利时机,组织森防、林政、森林公安、野保站、防火等部门积极开展林业普法宣传赶大集活动,设立咨询台,解答群众法律知识问答200余条,发放宣传单5000余张。
(十五)安全稳定工作
一是履行防汛职责,协助所包单位做好防汛工作。
二是信访工作。落实信访管理制度,对各类信访苗头或隐患,进行全面深入排查,对排查出的各种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梳理、分类登记造册,建立台帐,摸清底数、确定重点。成立了信访专案组,实行领导包案化解,落实专门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信访工作。当即调处的,立即调处。不能调处的及时归类,逐级上报。1—6月份共调处林业信访案件7起。
(十六)扶贫攻坚
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局积极配合扶贫办,积极谋划生态扶贫项目,全力助推精准扶贫工作。
1、精准识别。抽调15名工作人员驻守银坊镇分包的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协助联系村开展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对确在贫困户标准线下的,建档立卡,掌握其家庭详细情况。
2、产业扶贫。结合实际,遵循全县扶贫村的意愿,规划发展种植苹果、油杏、杂果、葡萄等特色鲜果产业、核桃干果产业和森林旅游产业三大产业,增加农户收入。
3、生态扶贫。全县林业生态扶贫以公益林护林员补助、生态公益林补偿、国家森林抚育补贴、造林补贴等几大生态补助政策作为工作的切入点,着力抓实对口驻村扶贫工作,发力林业精准扶贫,以卓有成效的实际行动,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十七)林场改革工作
成立了林场改革领导小组, 对白石山、甸子梁两个国有林场现状进行摸底调查,详细掌握了林场的基本情况。参照《保定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结合摸查结果,制定了《涞源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报请县政府批复。
(十八)人大政协提案办理工作
我局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归口办理。今年上半年,共受理人大建议2件和政协提案1件。此项工作正在办理中,答复意见按期上交。
(十九)机关作风和廉政建设
积极开展“两学一做”、“机关作风整顿”和“一问责八清理”等专项教育和整治活动,以廉肃纪,努力打造服务型机关,严明工作纪律,强化工作责任,转变机关作风,增强干部职工工作热情,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业务素质、执法水平和履职能力,努力创造一流的林业工作业绩,为建设生态涞源、美丽涞源做出更大贡献。
二、下半年工作谋划
(一)抓好雨季和秋季造林工作
2017年下半年造林以廊道绿化、水系绿化、景区和城镇周围、贫困村等区域作为重点,完成雨季造林3万亩,搞好雨季造林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等工作。
(二)核桃产业
结合产业扶贫,全县秋季完成核桃栽植1000亩。
(三)搞好技术培训
针对不同乡镇果品发展情况,利用农闲季节,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真正把林农需要的技术及时送到田间地头。
(四)做好退耕还林工程的县级检查验收
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4.67万亩退耕地进行2017年度逐村、逐小班检查验收,对合格小班足额兑现政策补助。
(五)搞好2000亩甸子梁林场储备林项目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
(六)做好省、市对白石山林场特用林1200亩造林项目总体验收的迎检准备工作,确保项目验收顺利通过
(七)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一是重点抓好美国白蛾的监控工作,搞好监测,严防疫情传入。7月初到9月底,在美国白蛾第二代和第三代幼虫期间进行两次野外调查,对监测点继续开展诱虫灯监测工作。
二是加强红脂大小蠹的监测防治,准确掌握疫情动态,加强科学管理,提高防治质量和防治成效。8月红脂大小蠹的第二个扬飞期内,继续挂诱捕器进行防治,争取把红脂大小蠹的疫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有疫情不成灾,不扩散不蔓延。
三是完成桦三节叶蜂飞防工作。
(八)加大林业执法力度
继续开展以打击违法占用林地为主要内容的“金盾”专项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尤其是对群众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林案件,做到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迁就。
(九)搞好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
(十)完成公益林检查验收工作
在2017年新的二类数据确定后,完成二类调查成果与30.06万亩国家级公益林界定对接工作以及重点公益林的检查验收工作。
(十一)加大占用林地调查核实力度,完成2017年林地变更工作
(十二)全面彻底实施封山禁牧
进一步加强林地禁牧管护,强化禁牧措施,严格实行封山禁牧,落实管护人员责任,将村级管护人员工资与管护成效挂钩,对不负责任、起不到管护作用的人员进行撤换。森林公安局与乡镇禁牧工作队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特别是在重要时段、重点时节、重点区域加大林地放牧毁林查处力度。
(十四)继续开展“一问责八清理”活动,强化机关作风建设
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安排布署的各项工作目标,党建工作、群团工作、老干部工作、信访等各项工作要有新的工作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