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新县2015年春季植树造林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领导指示精神,加快京津保生态一体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白洋淀生态承载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凝神聚气,超前作为,全力推进植树造林工作。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和造林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推进环白洋淀周边绿化及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以建设绿色家园、打造生态安新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以规划为引领,活化造林机制,创新造林模式,坚持整体推进,实施重点突破,继续实施大规模、高标准造林增绿行动,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为打造“天蓝水清、苇绿荷红、人民幸福、让河北人民引以自豪、让世人心驰向往的北国水乡”做贡献。
二、任务指标
2015年春季造林任务10000亩(任务分配见附表),围绕环白洋淀生态林带建设,重点抓好八大工程建设。
1、白洋淀绿美廊道工程。按照国省干道两侧不低于50米的标准和“宽厚度、多树种、大规格、高效益”的要求,兼顾生态、经济、景观效果,高标准完成高速公路引线两侧绿化带建设和大淀观光游主航道A、B、C线全长56公里的两侧绿化,共完成造林1100亩。种植花灌木、水生植物56000延米,大柳树550株。完成白洋淀大道两侧路界边沟以外各50米宽土地流转工作。
2、环白洋淀生态景观绿化带工程。堤防按照巩固现有绿化成果,提升绿化水平的要求,完成唐河南堤、障水埝、淀南新堤5.6公里未绿化部分,造林340亩。进一步优化造林区域布局,各乡镇春季造林要注重向环淀堤防方面倾斜,按照沿淀周围建成宽度一般不低于300米的环淀生态景观绿化带要求,打造新的环淀生态景林带。选择新安北堤在现有林带基础上,引进高端设计,通过打造景观节点、郊野公园等提升景观效果,拓展旅游空间。
3、白洋淀连片美丽乡村绿化工程。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在保留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彰显特色风貌。绿化方面突出“一村一品”将淀区及周围村庄建成绿树掩映、花果飘香具有鲜明北方特色的宜居村落,打造45个重点村的绿化美化,完成造林1400亩,种植各类树木约6.4万株,花卉、草坪等32万平方米。
4、万亩森林涵养工程。为改善白洋淀淀区上游生态环境,强化安州镇、寨里乡现有两个千亩森林区的生态涵养功能,植树2000多亩,利用3年时间全力打造连接寨里乡至安州镇的万亩森林区。
5、农田林网建设工程。按照有路就有树,有渠就成林的原则,以田间道路和沟渠为骨架,进一步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造林5160亩。根据各乡镇耕地面积、实施重点、森林保有量等将村庄绿化任务综合分类。
6、万亩荷花苑建设工程。挖掘白洋淀荷花发展潜力,与白洋淀文化相结合,在淀区主航线、捞王淀、荷叶淀、合乐淀、前头淀、池鱼淀等营造10个集中连片的千亩以上荷园。荷花品种以当地野生莲为主,引进品种为辅。新增荷花种植面积20000亩,形成全景式荷红苇绿景观。
7、水上绿洲及淀区生物护坡工程。在主要航道、纯水区和半水区村周围,利用人工浮岛技术,种植千屈菜、黄菖蒲、菖蒲、芦苇、水生美人蕉、伞草、水葱、空心菜等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提升景观效果,护岸护坡,在岸边种植扶芳藤、地锦、紫藤、金银花等藤本植物。新建人工浮岛20000平方米,生物护坡80000延米。
8、花叶芦苇、芦竹引种工程。在改良本地芦苇品种为主的基础上从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及山东、江苏等地,引种花叶芦竹7.5万株,花叶芦苇8万株,安排布置面积8400平方米,其中栽种花叶芦竹80-100个点,面积3800平方米;花叶芦苇80-110个点,面积4600平方米。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强力推进。为确保春季造林任务的圆满完成,成立以县长为指挥长,主管副职为副指挥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乡镇长为成员的绿化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局长兼任,负责组织协调等工作。实行乡镇包村干部和工作组捆绑责任制(名单见附表)。各乡镇、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绿化领导小组,一把手要亲自抓,结合本单位、本乡镇实际,对任务指标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乡村、地块。各乡镇工作组负责本辖区土地流转、植树活动及大淀观光游、重点村种植环境的整治,切实解决好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农业局负责建立林业资源信息库,及时、全面掌握全县森林资源消长和造林进展情况,做好技术指导,并做好22个连片美丽乡村、廊道、大淀观光游主航道绿化设计、环淀林带设计及有关施工招投标、有关苗木采购;执法局负责城区内绿化工作;水利局负责堤防的绿化工作;养路工区负责辖区内廊道绿化工作;宣传部、电视台、有线电视公司负责绿化宣传;财政局负责筹措绿化资金;绿化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合力推进。
2、统一规划,落实进度。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任务目标,精心组织,统一规划。重点廊道、大淀观光游主航道、环淀林带、村庄绿化工程要严格程序,精心设计,搞好项目招投标工作,全力加快造林进度。严格按时间节点落实各项工作,白洋淀大道土地流转2015年5月1日前完成,施工招投标2015年3月下旬前完成;2015年5月1日前完成所有绿化工程。
3、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借助电视台、政府网、宣传车、标语、开展全县义务植树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把奖补政策宣传到位,在全社会形成“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绿色文明、生态文明新风,为推动全县绿化工作营造浓厚氛围。各乡镇要积极搞好土地流转,完善承包合同,签订补偿协议。要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加大矛盾隐患排查力度,防止发生集体访、越级访。
4、完善政策,多元投入。继续创新推行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为主旨的造林营林机制,不断加大林地、林木使用权的承包、租赁、拍卖力度。一是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推动工程建设的社会化运作,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造林新格局。二是为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县财政安排4000万元资金对廊道绿化、大淀观光游主航道绿化、连片美丽乡村精品村绿化予以支持。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也要积极筹措资金,建立激励和奖励机制,激发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三是抓好三北防护林项目实施力度,项目区内乔木林,达到一定规模,给予一次性补助,各有关单位农业项目资金要集中向绿化重点区域倾斜。
5、强化督查,严格奖惩。成立由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牵头组成的督导组,对各乡镇、有关单位、包村工作组造林任务各节点完成情况进行实地督查,每周通报进度。造林结束后,逐工程、逐地块对各乡镇有关单位进行考核验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综合评分,并报县委组织部,作为年终绿化考核的依据。对完成好的先进集体、个人,包村工作组给予适当奖励。
各乡镇要于每周二向农业局绿化办公室(电话:5353165)上报植树进度。电视台将对各乡镇、责任部门的造林进度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