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县2017年农村及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按照《保定市2017年农村及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要求,经县政府研究决定,自2017年3月15日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及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 “四个最严”的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找和梳理我县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坚持以风险管控…,强化日常监管和重点区域、重点业态、重点时段的专项治理,有效遏制“五无”、“两超一非”、过期变质等食品在农村地区的蔓延,净化农村食品生产经营环境。按照“四有两责”要求,构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促进社会共治,提升我县农村食品安全总体水平。
通过专项整治,使农村经销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行为得到遏制,日常生产经营行为得到规范,食品市场秩序得到净化,农村食品消费安全得到保障。校园周边、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的无证无照经营率降到5%以下。到年底,每个乡镇至少培塑一个食品安全集中交易示范市场。
二、工作重点
(一)突出对城乡结合部、乡镇村“三小”业态整治。要严格遵守《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依法办理小作坊、小餐饮登记证和小摊点备案卡;集中整治无证无照经营、制假售假、制劣售劣、不落实自律制度等违法行为。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法定责任和义务,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义务,促使食品生产经营者做到不产、不进、不存、不销假冒伪劣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依法建立健全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生产经营者长效自律机制。(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政府)
(二)突出对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整治。以农村集中交易市场(含农贸市场、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为重点场所;以粮食制品、食用油、肉及肉制品、蔬菜、果品、卤制品、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散装食品、自制食品等为重点品种,对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和市场经营者进行一次拉网式清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审核其主体资格,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对无证照经营的予以取缔;对违法经营的,依法查处。监督市场经营者,履行食品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等自律制度,做到依法规范经营,不断提高自我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政府)
(三)突出对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整治。以学校门口100米范围以内为重点区域,以校园周边的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为重点业态,以奶制品、豆制品、熟肉制品、饮料、各种烧烤食品、即食食品、裸装食品为重点品种,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品种监管,严厉查处超量、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等不合格儿童食品,严格检查农村中小学周边食品生产经营户的经营环境、经营条件、进货渠道、索证索票、经营台账。(责任单位:执法局、各乡镇政府、市场监督管理局)
(四)突出对重点品种整治。加强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肉及肉制品、酒类、节日性、季节性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等重点品种的整治。集中整治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中贮存不当、索证索票不全、检验报告不公示、检验报告检验项目不全等不规范行为;集中整治销售过期食品、不按贮存条件贮存等行为。加强节日性、季节性食品监管,积极探索地方特色食品监管途径。(牵头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单位:各乡镇政府)
(五)突出对假冒伪劣、标签标识不规范等违法违规行为整治。以食品标签标识为重点,对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生产许可证、无食品标签等“五无”食品进行检查和清理,坚决打击故意涂改标签信息的行为;集中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仿冒知名食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及印制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等违法案件。(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
(六)集中开展打击“两超一非”行为。以国家公布的非食用物质和添加剂的品种为重点,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食品和重点食品生产经营者,集中开展执法检查行动,配合有关部门查处和打击生产经营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大规范指导和执法检查力度,逐户、逐摊位、逐仓库进行检查;对查处的不合格食品,要予以收缴、集中;对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的黑窝点,要依法予以取缔。
(二)加大日常监管检查力度。加强农村集市、庙会上食品摊贩监管,重点检查食品摊点的主体资格、健康证明等;规范散装食品经营行为,经营散装食品,必须采取防尘、防蝇等措施,必须按照散装食品标签标注的规定,标明食品名称、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方法等;要加大检查力度和频次,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要针对农村食品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采取分类监管措施,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效能,积极探索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量化分级管理等长效监管机制。
(三)加大食品质量监管力度。要落实食品抽样检验计划,加强农村食品抽检,加大对食用农产品的抽检力度,依法查处不合格食品。对不合格食品要溯源追踪,一查到底。加强对食品退市后的跟踪监管,严防再次流入农村市场。
(四)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要保持对食品安全失信行为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狠抓农村食品市场大要案件的查处和督办工作,对大要案件实行挂牌督办,限期办结。对具备移送条件的案件,及时移送公安部门立案处理,有力震慑不法分子。
四、时间安排
农村及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7年3月15日—3月20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分管行业、分管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整治计划,细化整治目标,明确工作要求,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动员部署,确保整治工作全面展开、有序推进。
(二)自查排查阶段(2017年3月20日—6月30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开展宣传教育,监督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认真搞好自查自纠;要集中力量,对食品经营主体进行拉网式排查,摸清底数,健全监管档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限期进行整改。
(三)检查整治阶段(2017年7月1日—11月20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整治任务和措施要求,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强化源头治理,集中力量查处一批违法犯罪案件,切实维护食品安全。县政府食安办将适时组织开展督导检查。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7年11月21日—12月31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专项整治工作总体情况、自查和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情况、已采取的措施,挖掘整理专项整治行动中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探索长效监管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任组长的农村及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由张国慈同志兼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二)严格监管责任。各乡镇要充分发挥属地管理的统一领导职能、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落实监管责任。要将监管重心下移,把日常监管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基层岗位,落实到每一个监管人员。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强化信息共享,发挥整体优势,形成监管合力。对农村食品市场分区划片,每一个区、每一个片、每一个食品经营户都要明确监管责任人,签订责任状,做到责任到人。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户户有人管,人人有责任。
(四)强化宣传引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充分运用广播、宣传栏、黑板报、明白纸、食品安全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的作用,监督农村食品经营者主动学法守法,依法从事食品经营活动,自觉履行法律义务,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水平;要大力宣传整治工作进展、工作成效、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又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防止炒作,维护社会稳定。
(五)加强信息报送。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收集、总结、交流经验做法,并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整治信息及统计报表(见附件1)上报,整治行动结束后,要于12月5日前将农村食品市场整治总结及报表报县政府食安办(邮箱:lxzfsaw@163.com,…:6508522)。重大食品违法案件查处及事故处置信息要及时上报。第一个月上报整治信息及统计报表时要将本地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联络员名单及…一同上报。
(六)加强督导检查。在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期间,县政府将组织开展抽查、暗访。对抽查、暗访中发现的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走过场、不按规定履职尽责、涉嫌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的,将依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重点区域和场所无证无照率高于5%以及没有培塑食品安全集中交易示范市场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对主要领导和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行政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