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林业方案】蠡县2017年度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

阅读数:892 文章字数:3783


蠡县2017年度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


为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和减轻美国白蛾危害,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保障我县林业健康发展及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省级园林城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根据我县2017年美国白蛾发生趋势预测,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和“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联防联治”的工作机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突出抓好乡镇、村(居委会)两级防治责任制的落实;加大资金投入;采取专业队防治和群防群治相结合,飞机防治和地面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加强疫情监测,检疫监管,依法科学治理,广泛宣传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救灾灭疫工作,确保全县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防控工作目标任务

(一)防控目标。平均寄主叶片保存率85%以上,成灾面积不超过发生面积的1%,力争不发生染疫造林绿化苗木跨省调运事件。

(二)防控任务。2017年我县美国白蛾预计发生面积4万亩,全年计划防治13万亩次。其中一代计划防治面积3.5万亩次,释放周氏啮小蜂100万头;第二代计划防治面积4.5万亩次;第三代计划防治面积6.0万亩次。根据具体发生实况适时开展飞机防治。全县设立诱虫灯监测点39个,设查防员251名(县级6名,乡级13名,村级232名)。全年组织3次全面疫情调查(每代一次),摸清疫情底数,准确掌握疫情动态。

三、防治思路

(一)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

按照“守土有责”的要求,进一步落实相关部门在美国白蛾防控中的责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将防治责任落到实处。

(二)坚持依法防控、强化监管

运用法律手段,规范防治行为,明确乡镇政府、有关部门、经营者、公众的责任和义务。

(三)坚持因害设防、综合治理

协调运用人工、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实行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大物理防治,适时开展挖蛹、挂灯诱杀、剪网幕、绑草把等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在各代幼虫三龄以前开展城乡总动员的统防统治活动,提高防治效果;扩大飞防作业面积,重点解决主要规模片林、交通干道两侧、重大活动场所周边、重点生态林区和行政区交界地带防治难的问题。

(四)坚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把握并遵循美国白蛾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以生物措施为主的防治方法,保护生物多样性。继续推广天敌防治,在一代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释放周氏啮小蜂,进行天敌防治,同时密切关注天敌防治效果,一旦出现虫情局部暴发,及时启动应急措施,开展化学应急防治,坚决遏制美国白蛾的危害和疫情的传播蔓延。

四、监测防控技术

(一)疫情监测

⒈定点监测。全县设立固定监测点39个,悬挂诱虫灯39盏,从3月下旬-10月上旬,定点、定人,开展常年定点监测。明确各代美国白蛾发生时间和发生数量,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⒉疫情普查。采取专业调查、乡村查防员调查和群众疫情举报相结合,在每代美国白蛾网幕期,组织开展全面疫情普查,特别是交通沿线、庭院及货场、饭店、旅馆、厕所、屠宰场等周围易发生美国白蛾的林木作为重点调查区域,做到摸清疫情底数,准确掌握疫情动态。

(二)防控措施

⒈人工物理防治。⑴人工灭蛹:(3月下旬-4月中旬)在美国白蛾越冬蛹春季羽化前,组织发动各乡镇、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开展集中挖蛹灭虫行动,压低虫源基数。⑵灯光诱杀:从3月下旬开始,在美国白蛾发生严重的区域,每20亩悬挂1台频振式杀虫灯,利用美国白蛾成虫的趋光性,诱杀成虫。⑶剪除网幕:在各代美国白蛾幼虫未扩散前(5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9月上中旬),特别是利用一代虫态整齐,幼虫网幕多分布在树冠下部,易于剪除的特点,组织发动人员用高枝剪剪除网幕,就地集中销毁。(4)草把诱集:对高大或庭院内防治难度大的树木,利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化蛹的特点,于9月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前,在树干离地面1.5米左右处用谷草、稻草、草帘等下紧上松围绑,诱集老熟幼虫化蛹,然后解下草把连同老熟幼虫集中销毁。

2.药剂防治。选择环境友好型和生态安全型药剂,如烟参碱、灭幼脲Ⅲ号、高渗苯氧威等仿生药剂和植物源杀虫剂进行药剂防治。在施药过程中,严格规范操作,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人畜伤害。

1)飞机喷药防治:(5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对容蠡路线等省级以上公路、主要乡镇公路、重大活动场所周边、重点生态林区和行政区交界地带等重点区域实施飞机防治。      

(2)地面喷药防治:(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9月中旬)在美国白蛾各代幼虫期,特别是三龄幼虫还未扩散前,对飞防区以外的发生区域和飞防区内林木资源零星分布、疫情点状发生、虫口密度低、净空条件差的飞行障碍区等地开展地面喷药防治。选用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20%除虫脲悬浮剂4000- 6000倍液、1%苦参碱水剂3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4000-6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3.释放天敌防治。对喷药防治作业困难和不适合喷药防治的区域,于6月下旬一代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释放美国白蛾天敌周氏啮小蜂进行防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为保证全县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县美国白蛾防控指挥部,总指挥由副县长李洪波担任,林业、财政、水利、住建、教育、交通、养路工区、卫计局、电视台、广电网络公司、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业局,办公室主任由林业局崔永红同志兼任。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美国白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各疫情发生村要明确专人负责本村防治工作。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领导小组名单和各村查防人员名单331日前报县指挥部办公室。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按照条块分割、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美国白蛾防控责任。县防治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和管辖范围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统一行动,密切配合,划定责任区,明确责任人,签订责任状,确保美国白蛾各项防控责任的落实。林业局负责虫情调查监测、防治技术指导、培训以及虫情汇总上报、飞机防治的地面保障工作;水利局负责堤防林木美国白蛾的监测防治工作;教育局负责学校范围内的监测防治工作;交通局负责所辖交通道路两侧林木的监测防治工作;卫计局负责所辖医院的监测防治工作;养路工区负责所辖道路两侧林木的监测防治工作;住建局负责建设场地和城市公共绿化、公园的监测防治工作;电视台、广电网络公司负责防治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财政局负责资金筹措,保障防控工作必需经费;县直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大院及所属居民小区的防治工作;各乡镇负责本辖区内村庄、乡村道路两侧、农田林网、片林的监测防治工作。

(三)加强监测,及时报告

林业局要做好美国白蛾疫情的调查监测,利用诱虫灯等监测手段开展虫情系统调查监测,并适时组织开展大面积普查活动,掌握美国白蛾发生动态,为防治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设立美国白蛾虫情举报、咨询服务电话,方便干部群众反馈虫情信息。严格按照省、市虫情汇报制度,及时向省、市通报虫情,为上级部门正确决策当好参谋。各乡镇、村、有关部门要设立查防员,明确专人,负责管辖范围内的虫情调查监测工作,定期开展虫情调查。要建立健全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动态报告制度,各乡镇、有关部门每周定期向县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美国白蛾疫情和防除情况,未发现新疫情的实行零报告制度。

(四)专群结合,统防群治

为保证全县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实行专群结合,采取以专防队防治为主,群防群治为辅的防治策略,成立县、乡、村三级防治专业队。其中县级防治专业队1支,队员30人;县直各部门视情况组建专防队,主管领导任队长;乡级防治专业队13支,每队10人,队长由各乡镇主管副职担任,负责辖区范围内的疫情调查和除治工作;村级防治专业队232支(每村1支),每队3--5人,队长由各村村委会主任担任,负责本村的疫情调查和除治工作,做到虫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根除。各级专业队务必在330日前组建完成,并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积极组织现有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引导、扶持单位、企业、个人成立专业化防治队伍,与乡村、单位、造林大户等签订防治合同,开展社会化、专业化有偿防治服务,逐步建立管理规范、设备先进、技术过硬、人员稳定的社会化、专业化防治队伍,推进美国白蛾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活动开展,提高防治效果。

(五)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对美国白蛾防治工作进行深入、广泛宣传,普及美国白蛾防控科普知识、防治方法和公民防治义务,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美国白蛾的严重危害性,防治工作的艰巨性,掌握防控手段,达到人人会辨认、人人会防治、人人参与防治工作,全民动员,广泛参与,推动全县防治工作的开展。

(六)加强督查,确保效果

在防治关键期,县政府将组成美国白蛾防控检查督导组,对全县美国白蛾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对在防控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对防控工作开展不力,隐瞒疫情贻误防治时机,造成疫情严重扩散蔓延和重大损失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