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工信方案】博野县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阅读数:484 文章字数:2525


博野县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

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商事制度改革力度,激发市场活力,最大限度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按照保定市深入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保政函【201737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认真贯彻落实…和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进一步整合我县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一般经营项目涉企证照事项,以及企业登记信息能够满足政府部门管理需要的证照事项,减少办事环节,实行“多证合一”,提高准入效率,构建更加便捷、更为高效的商事登记体系,促进营商环境改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改革目标

在我县企业“六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信息共享、核发一照”,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出口货物原产地证明书》、《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备案回执》、《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书》、《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企业备案表》、《开户许可证》、《机构信用代码证》、《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房地产经纪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备案》、《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等十个相关证表纳入“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实现市场主体“十六证合一”。由市场监管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以“减证”带动“简政”,最大程度便利市场主体准入。

三、改革范围和步骤

(一)改革范围

博野县范围内的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

(二)改革步骤

一是从2017101日起,在全县范围内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推进“十六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

二是在平台建设完成前,沟通协调相关部门,按照市局做法,采取人工传递信息作为过渡,实现“十六证合一”的逐步推进。

三是继续梳理其他部门涉企涉证备案信息,探索逐步扩大“多证合一”范围。

四、改革内容

()优化审批流程

改多部门窗口受理为“一窗受理”,由“多证合一”综合窗口负责受理登记、备案等相关事宜,将商务、住建、人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多种申请材料简化、整合,使用一套“十六证合一”登记申请书,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在博野县区域内相关证表等证件不再发放。申请者到县外办理相关事宜有需求的,由相关部门予以提供。申请人办理“十六证合一”登记时,只需向综合窗口提交“一套材料”,通过博野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网审批”,核发一照。(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政务服务中心、县商务局、县住建局、县公安局、中国人民银行博野支行)

()简化准入手续

简化、整合相关证照申请材料,凡是能通过信息共享获取的信息和前序流程已收取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凡是能通过政务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和申请人重复提供;凡是应由行政机关及相关机构调查核实的,由部门自行核实。实现申请材料从“反复提交”向“一档管理”转变,实现相同信息“一次采集、部门共享”,避免让企业重复办理信息登记、重复提交证明材料,从严控制个性化信息采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政务服务中心、县商务局、县住建局、县公安局、中国人民银行博野支行)

()推进信息互联共享

依托互联网+博野县政务服务平台,搭建“十六证合一”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政务服务中心、县商务局、县住建局、县公安局、中国人民银行博野支行等部门要升级改造各自业务系统,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实现跨单位数据的衔接,减少二次录入,保证部门间登记信息的平稳传输、互联共享。(县政务服务中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商务局、县住建局、县公安局、中国人民银行博野支行)    

()推动广泛应用

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金融、保险、中介机构等,在博野县区域内办理涉企相关事务时,应认可“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不再要求企业提供额外的证明文件,推进其在区域内、行业内的应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督促。(县政府相关部门)

() 全面梳理涉企证照,扩大整合范

坚持“多证合一”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内,全面梳理涉企证照事项,借鉴外省市经验做法,本着“应合尽合”和信息共享的原则,逐步扩大我县“多证合一”整合范围。(县编委办,县政府相关部门)

五、改革保障

“多证合一”改革作为博野县重点工作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信息化技术要求高,需要加强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县政府相关领导任组长,县政务服务中心、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县住建局、县公安局、中国人民银行博野支行等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的“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供人员、设备、技术、经费等保障,确保改革有序推进、顺利实施。

(二)加强协同推进

各单位要明确责任分工,县政府牵头推进“十六证合一”改革整体实施工作,督促相关单位推进改革。县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梳理、整合审批表格资料。县政务服务中心牵头设置综合窗口,负责统一收件、信息录入、初步审查、统发证照等工作。市场监管、商务、住建、公安、人行等单位要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系统升级改造,实现与“多证合一”综合平台的对接,以便信息及时传递共享。此外,各单位要加强与上级业务主管单位的沟通,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三)加强配套保障

加强财政、人力等配套保障,县政务服务中心涉及软件对接开发、人员聘用等“多证合一”改革费用由县财政划拨专款予以保证,并列入财政预算。

(四)加强督查考核

“十六证合一”改革纳入2017年深化机关作风整顿考核,县政府将适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督导,对推进改革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予以表扬和激励;对推进改革不力、延误改革进程的要严肃问责。各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考核督查机制,强化制度刚性,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五)注重宣传引导

利用各种媒体做好“十六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及时解答和回应社会关注,在全社会形成理解改革、关心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