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城管规划】张家口市桥东区2018-2020年城市管理工作规划

阅读数:2465 文章字数:4524


2018-2020年城市管理工作规划


(略)

一、总体目标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建设奥运城区达标为目标,通过3年攻坚克难、创新突破,城市管理综合水平达到奥运城市标准,在主城区2018年稳居前两名,2019年名列第一,2020年稳居第一,确定5个重点区域、做好8项基础工作、突破2项工作即“582”计划。每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总计投资9000万元。

二、确定5个重点区域

5个重点区域包括2条奥运廊道、2个节点、9个城市出入口、6条景观路、游园广场4个,统称22964区域。

2条奥运廊道即北线(张承高速、五一路、北外环)、南线(纬三路、东外环、机场路);3个节点即红旗楼容辰节点、百盛(东方、怡安街)节点;9个城市出入口即三祖像周边、东外环东窑子口、东外环东兴街口、东外环林园路口、东外环红旗楼口、东外环王家寨口、东外环姚家庄口、张承高速口、机场路口;6条景观路即滨河路、钻石路(宝善路、解放路)、胜利路、建国路、五一路、东安大街;4个游园广场即龙泉广场、北站广场、七里山公园、胜利公园。

三、做好8项基础工作

(一)加大创城公益广告宣传

目标:在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采取张贴悬挂、刊登刊播等方式宣传展示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落实…等公益广告宣传,提高自创公益广告比例,提高公益广告制作水平,提高公益广告比例到50%

年度分解:2018公益广告比例到40%,建设3处在全市领先公益精品广告;2019年公益广告比例到45%,公益广告品质提升,建设2处在全省领先公益广告精品;2020年公益广告比例到50%,公益广告品质明显提升,建设2处在全国领先公益广告精品。

(二)环境卫生治“脏”

目标:按照北京模式奥运标准,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机扫率达到87%,路面以克论净无扬尘,46条主次干道、246条小街巷做到16小时(重点区域24小时)保洁,冬季积雪清理效率提升。规范遛犬,无犬便、无流浪犬。

年度分解:以网格化管理作业为抓手,全面推行机械化清扫、清运作业, 2018年机扫率达到85%,细化分工实现扫保分离,46条主次干道保洁时间做到16小时(重点区域24小时),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建成中转站2个并投入使用,谋划再新建1个、改造1个,对垃圾收集车辆升级改造,实现垃圾收集不落地,接管新划分的大仓盖镇和东望山乡43个行政村;2019年完成餐厨垃圾专项收集,机扫率达到86%,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 2020年网格化管理全面覆盖,机扫率达到87%,所有区域保洁时间做到16小时(重点区域24小时)。

(三)容貌秩序治“乱”

目标:一是户外广告牌匾统一标准、统一形式、与环境相协调;二是综合治理乱贴、乱画,小广告清理市场化,每日7时前清理完毕;三是清理主次干道各类占道经营和市场外溢,开展夜市、早市治理;四是对方便市民生活的必要摊点,统一标识规划、布点;五是落实门前五包;六是通过成立桥东区停车办、安装人非护栏、划设停车位、落实门前五包、加强志愿者管理等措施治理乱停车、停车难。

年度分解:2018年楼顶、高空、墙体广告拆除完成80%,完成2条主干道门头牌匾综合改造,完成3条小街巷综合改造,6条景观路占路市场、占道经营全部清理,小广告管理常态化、清理市场化;2019年楼顶、高空、墙体广告拆除完成100%,完成4条主干道门头牌匾综合改造,完成6条小街巷综合改造,巩固提升6条景观路容貌;2020年完成6条主干道门头牌匾综合改造,完成8条小街巷综合改造。

(四)违法建设拆除

目标:拆除存量、控制新增。坚决遏制新的“双违”行为,建立五街三镇为主体、职能部门巡查、社区落实到位、群众全程参与的四位一体预防机制,一旦发现迅速处理,严厉打击,将违法建设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做好拆除工作的同时,按照拆绿结合、拆建结合、拆改结合、拆创结合的“四个结合”原则,充分利用拆违腾出的土地,做到“即拆、即清、即整、即建、即美”。

年度分解:2018年年初种菜前对小区乱载乱种进行清理,主次干道违法建设全部拆除,小街巷拆除完成50%,重点控制姚家庄区域违法建设,建立违法建设控制长效机制;2019年小街巷拆除完成100%,小区、楼院拆除完成50%;完善违法建设控制长效机制;2020年违法建设全部拆除,违法建设控制长效机制有效运行。

(五)大气污染防治

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河北省扬尘综合整治专项实施方案》,以改善民生、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按照“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总体要求,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用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密的措施、最严肃的责任、最严厉的处罚,确保扬尘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年底分解:2018年道路扬尘扬尘方面,机械化低尘、吸尘作业,每天洒水4次,重污染天气6次,一个月主次干道清洗作业不少于3次、小街巷不少于1次,抑尘车增加到9台,拆除作业全程抑尘作业,道路降尘每天1次;对施工工地落实扬尘18条;露天烧烤方面店外炉具全部取缔;早点摊禁止使用散煤;整治道路遗撒;加大处罚力度。2019年、2020年巩固提升,视情况增加设备。

(六)景观改造(项目建设)

目标:对重点区域的既有建筑实施装饰改造粉刷,对各类棚厅、路障拆除改造,建设“人非”道路隔离护栏、划设便道停车位、设置自行车停车架、休闲座椅等城市家具,整治线缆,实施亮化、美化工程。以胜利路容辰立面广告牌匾为样本,向胜利路全线推广,南至纬一路,北到东升。如进展顺利向其他5条景观路推广。

年度分解:2018年年初完成项目建设招投标工作,完成胜利路沿街外立面改造,重点是门头广告牌匾,划分为5个标段实施(纬一路到工人村南横街口、工人村南横街口到工业东街口、工业东街口到建设东街、建设东街到铁路斜街、铁路斜街到五一路),建设“人非”道路隔离护栏,完成庭院乱载乱种清理后的庭院绿化、美化等拆改利用;2019年按照胜利路样本,完成滨河路等其他5条街道改造;2020年完成其他主次干道改造。

(七)提升志愿者管理水平

目标:2018-2020年增加服务范围,扩展服务区域,提升服务水平,重点引导市民文明交通,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认同和支持率≥90%,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县城区常住人口比例≥10%,注册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占注册志愿者总人数的比例≥70%,注册志愿者每年人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25个小时。以容辰精品街为样本推广。

年度分解:2018年与北京对标,开展异地交流培训,推“星级岗位”管理模式;2019年服务区域覆盖主干道,增加服务范围,在全市打响知名度;2020年达到奥运城市志愿者服务水平,成为桥东区一张名片。

(八)胜利路容辰精品街管理

目标:胜利路容辰精品街,北起容辰大街,南到工业东街,西起铁道东街(铁路公园),东到建国路,区域面积20万平米。打造在全省独具一格、特色鲜明的精品示范街。

年度分解:2018年按照"721"城管工作模式,即70%服务、20%管理、10%执法,正式成立精品街女子城管中队,设便民服务管理岗亭,工作时间从早8点到晚9点,负责对门前五包、散发广告等日常市容、环境卫生劝导、宣传,翻越护栏等不文明行为规范引导,精品街两侧立面及门头牌匾维护、市民咨询解答,重大活动礼仪接待等。节点就是两侧600米商业街、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其中地下通道每10分钟巡查一次。2019年、2020年进一步完善服务范围,提升队伍形象、增强柔性管理效果,兼职城市管理志愿者,日常工作许是一个微笑,许是一次搀扶,无关执法、强制,只是服务、感动,把这稍纵即逝的美好留在容辰精品街,打造桥东区文明名片。

四、突破2项工作

(一)城管体制改革

目标: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以理顺体制机制为途径,将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解决城市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消除城市管理工作短板,促进城市运行高效有序,打造文明桥东、美丽桥东。一是充实执法力量。合理设置城市管理执法岗位,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按照桥东区常住人口的万分之八配备。统筹解决好执法人员身份问题,在核定的行政编制数额内(常住人口的万分之八),具备条件的登记为公务员,不具备条件的参照公务员管理”。二是以五街三镇为单位,在姚家庄镇、五一路设立大队、中队基础上,在其他二镇、4个办事处设立中队,“精细化、网格化、全覆盖”落实到位,以城市管理执法力量向基层下沉,城乡城市管理一体化。

年度分解:2018年完成体制改革,人员配备到位,实现重心下移,延伸执法力量。五街三镇设立城市管理部门,负责辖区物业、门前五包、私搭乱建、乱栽乱种、市容环卫、应急救援等日常基础协调、管理方面工作。区级城市管理部门向街道、镇派驻执法机构,成立执法中队。派驻机构业务工作接受区城市管理部门的领导,日常管理以所在街道为主,负责人的调整应征求派驻地党委的意见。逐步实现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全覆盖,并向乡()延伸,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2019年进一步完善机制,与北京对接,消除城市管理工作短板,促进城市运行高效有序。2020年实现长效机制,达到奥运城市标准。

(二)推行“三定一挂”城市管理机制

目标:进一步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着眼于“细致、精致、极致”,提高中心城区环境容貌管理水平,创造清洁、整齐、有序、美观的城市环境容貌,建立健全严谨科学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行“三定一挂”(定人、定街道、定区域,三定内的管理状况与个人工作绩效挂钩)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桥东区城区范围内,包括主次干道、小街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城市出入口、游园、广场、居民小区、老旧小区等全覆盖。

1、全区划分为77个街区(岗位)。与创城点位对应,全区按照主干道28区、次干道22区、办事处5区、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9区、游园广场4区、城中村9区,共分街区(岗位)77个。

2、三级管理网络。一级岗位20个,由桥东区处级或副处级领导担任(1人管理3-4个二级岗位),负责监督、协调;二级岗位即街区长共77个,由桥东区科级或副科级领导担任(1人可兼1-2个岗位)负责日常管理(办事处区域由5个办事处主任担任街长);三级岗位385个(1人可兼1-3个岗位),每个二级岗位即街区长配设5名工作人员(1名执法局工作人员、1名京环公司清扫保洁人员、1名建设局绿化市政工作人员、1名就近社区工作人员、1名街区长同单位工作人员即联络员),负责落实、反馈。

3、四种工作机制。一是独立机制,即三级岗位人员日常从事本职工作;二是上到下管理机制,即上级岗位发现问题或接举报,落实办理或安排下级岗位落实办理,下级落实后反馈或有困难时向上级汇报;三是下到上管理机制,即下级岗位发现问题或接举报,落实办理或有困难时向上级汇报并反馈;四是市民投诉举报机制,即市民根据对外公布的电话反映问题,三级岗位受理后办理并反馈。

年度分解:2018年落实“三定一挂”方案,制定500块街长信息牌并上墙公示,人员落实到位,管理机制顺利运转,市民熟悉街长信息、监督和投诉问题。2019年进一步完善,实现网格化、精细化。2020年建立长效机制,制度运转流畅。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