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的停车大问题
近年来,我县车辆急剧增加,受各种条件的影响,车辆乱停乱放屡禁不止,“停车难,难于上青天”已成为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不仅影响旬阳县的形象,更制约着群众的生产生活,社会反映强烈,解决停车难问题已迫在眉睫。
一、基本情况
(一)停车位及管理情况。1、已建成县城区停车位8575个(汽车3195个,摩托车5380个)。其中街边停车位3659个(汽车停车位1024个,摩托车停车位2635个);小区停车位3363个(汽车停车位1555个,摩托车停车位1808个);机关单位停车位1553个(汽车停车位616个,摩托车停车位937个)。2、停车位价格情况。临时停车收费严格按照《旬阳县城区道路临时停车收费管理办法》(旬政办发〔2016〕171号)文件分区域执行;购买停车位价格为5万至15万不等,出租停车位价格为每年2300元至3000元之间。
(二)车辆基本情况。据车辆管理部门统计,县城区共有汽车7000余辆,摩托车40000余辆。尤其是近五年来车辆增加迅速,县城区新增汽车4000余辆,摩托车25000余辆。
(三)“三场”及“四区”停车情况。一是商场情况,县城区大型商场所在地段及周边所有停车位都停满了车辆,也有不少的车占用临时停车位、人行道、车行道。二是广场情况,收费的停车位时常有空位,但周围为划定停车位的地方乱停乱放成常态,影响车辆、群众通行。三是站场情况,旬阳南站进站路已进行硬化改造,规划为双向车道,没有规划停车位,但仍有车辆违规停车。四是住宅区情况,租售的停车位空闲,公共停车位满员,人行道、车行道、消防通道上也停有车辆。五是办公区情况,机关单位每天办公的、办事的车辆多,超过规划的停车位。六是医疗区情况,由于县医院内停车收费,部分司机为省钱,在县医院外的道路上停车,由于道路狭窄,堵车常见。七是学区情况,一幼、一小、一中所在的老城,车辆要求停放在河堤的停车场内,但仍有不少家长为图方便乱停乱放,导致交通拥堵。(详细状况见附图)。
二、存在问题
(一)有车位少。随着县域经济的飞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品快速提高,县城区私家车数量迅速增加,原有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给我县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很多家庭购买了汽车却难找停车位。一是车辆多。据统计,县城区共有汽车7000余辆,摩托车40000余辆。这些车辆按50%流动,50%停放计算,共有3500辆汽车、20000辆摩托车需要停放。每天从外地到我县办事、旅游、过境车辆有4000余辆,按5%是到县城区办事的,这些车有200辆停放在我县城区的。二是车位少。目前需要停放的车辆是3700辆汽车,20000辆摩托车需要停放,建成的停车位不能满足这些车辆的停车需求。曾经听司机说过,找个停车位,需要在河堤来回转,还要靠运气。有部分司机安全意识淡薄,甚至认为违章停车实在是因为没有停车位的无奈选择,将车辆随意停放,经常占用车行道、人行道、消防通道停车。三是管理乱。旬阳县城人口密度大,可利用面积有限,规划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停车位数量不足,且有部分停车位被改变用途。部门执法一阵热一阵冷,不能根治各种顽疾,占道经营、占道停车、占道施工不能有效的制止,严重影响人、车通行。
(二)有位车缺。县城区虽然车多位少,但各小区建成的停车位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而小区的道路边没有停车位的地方却停满了车,这样既浪费了小区内停车位资源,同时又挤占了城市公共空间。究其原因:一是价格高。我县公开出售的小区停车位价格5万元至15万元不等,对于工薪阶层来说难以承受,所以大多数家庭不愿意购买小区的停车位;在道路公共停车位长期停车费用增加,导致部分车主为避免交停车费将车停在小区公共非停车位的地方,增加小区交通压力。二是车位偏。闲置的停车位大部分是在小区里,主要出售对象为小区住户,车位也仅是是满足小区住户在家时停车,而大部分居民外出活动是在城区中心地段,需要停放在自己方便办事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一位难求。三是转变难。购买停车位的观念还只是停留在各大城市,对于小县城来说大部分人是没有购买停车位的意识,加之停车位的价格偏高,在外边停车,花钱少甚至不花钱,占道停车也不一定有人管,逐渐形成了乱停乱放无所谓的观念,这种观念根深蒂固,转变困难。
(三)有规建缓。我县在近年来新建小区、高楼,应按照规划配备相应数量的停车位,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停车位建设达不到规划的数量,甚至出现将停车位改为洗车店的情况。其原因:一是缺资金。投资停车场建设需要很大一部分资金,征地等很多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办理手续难度大,后来停车场的运营都需要资金注入。停车场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问题导致开发商望而却步。二是无市场。已建成需出售的停车位,只有很少部分有人购买,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开发商看到这样的情形,觉得没有利润,建设停车场的热情减退。三是推进慢。各小区都能按照规划建设足够面积的停车场,据统计,县规划局对22各小区共规划停车位9017个,66926平方米,但只划分停车位1555个,出售车位290个,出租车位278个。大部分车库的停车位尚未进行划分,不能投入使用。
三、建议意见
(一)合理规划。一是优化已建成停车位的利用率。合理规划旬阳县城停车位,充分发挥城区已建成停车位的作用,将所有停车位整合,分别由开发商、交警队、小区物业进行收费管理,费用用于车辆管理及停车场的建设。小区内车辆必须停在规定的停车位上,严禁乱停乱放,确保已建成的停车位充分利用。二是建设项目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规划足额停车位。主城区居民小区、高层住宅、商场、医院、园区、学区等项目的停车场建设纳入项目建设规划,数量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足额配备停车位,且不能随意更改用途,否则不予以审批。车位与项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竣工,同时使用。三是规划大型公共停车场。主要是统筹考虑全县景区分布,特别是县城总体规划和太极城风貌保护规划等规划的基础上,由文广旅游部门会同县住建、相关镇等单位在县城、蜀河、吕河三个大区建设大型停车场(超前预计景区全部开发后三大片区停车需求,包括日接待游客量,黄金周预计最大日接待量,最好有具体可行的选址、建设规模建议),并统筹考虑各景区之间的距离、景区特点等,高标准进行规划,加强城市与景区之间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输组织,包括主停车场到各景点往来的公共交通规划,如从三个大型停车场规划建设旅游公交专线(初步具体明确到开设几条公交线路,从哪里到哪里),通过集中运输解决大型停车场到具体小景区的运输问题,加快实现从外地到大型停车场再到主要景区的交通无缝对接。提升规划透明度,广泛征求人大、政协和群众意见,增加大众参与度。
(二)加快建设。一是加大规划建设强度。建议由住建、交通等部门牵头,设计外墙有爬山虎等绿植的立体停车场(可节省空间、也可成为风景)、用透气、透水的绿化草坪砖等铺设地面,以灌木为隔离线的生态停车场。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由县文旅、住建及相关镇负责,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快建设(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任务一并罗列,如涉及的国土、规划、交警相关审批手续、建设环境保障等)。同时,特别要加快县城停车场建设,包括开发商要足额配套停车位,在必要时候可统筹开放使用。建设过程中统筹将消防、安全、运营等配套工程建设到位。二是加强停车位建设力度。由住建牵头,严格要求各建设单位按照规定建设停车位,规划的停车位用地必须足额配备,禁止变为他用。未建成的停车位,加快建设,已建成尚未划分的的停车位,令其尽快划分,早日投入使用。三是加快停车场建设进度。目前河源外侧停车场、老城建局停车场、东坛停车场和老国税局停车场已经开工建设,这四个停车场的建成对缓解交通压力、杜绝乱停乱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建设单位务必落实责任,倒排工期,各部门密切配合、严格监管,确保停车场早日投入使用。
(三)加强管理。一是加强宣传教育。由公安、交通、车辆管理部门负责,广电部门配合,针对城区机动车辆乱停乱放交通违法行为的现状,定期组织警力在广场、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做好专题节目,对违规乱停乱放的车辆及驾驶员进行曝光。加强绿色出行宣传,引导我县市民通过公共交通、骑行等绿色低碳方式出行。二是完善管理制度。由住建、交通部门牵头,双创、发改、环卫等部门配合,制定旬阳县规范化停车管理制度,并纳入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当中,报县委、县政府审定后执行。三是严格部门执法。各部门相互配合,加大城区执勤执法力度。公安、交警部门调派警力采用巡逻纠违、重点时段管控等机动灵活的形式,从源头上杜绝城区机动车辆乱停乱放行为;双创部门对乱摆摊设点的商贩要及时清理;城建部门要规范施工单位,防止占道施工;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城区主要道路两侧单位、门店的管理,落实门前管理责任制,督促及时清理乱停乱放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