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全市老年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同志们:
很高兴参加全市老年人体育工作会议。首先,我代表市政府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议的老领导、老同志和老年体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老年体育工作辉煌的一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老年体协组织网络日趋完善,老年体育社会资源有效整合,活动经费得到保障,体育场地器材不断更新,老年人健身活动丰富多彩。2012年,我市老年体育代表团参加吉林省第二届老年人健身大会,取得了7金9银16铜的优异成绩,获得了8个体育道德风尚奖。我市的“品牌项目”老年健身球操队代表吉林省参加了全国比赛,勇夺金奖。全市老年人体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平特色的老年人体育健身之路。
方才,市老年体协常务副主席赵晓华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对市老年体协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同时也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希望大家抓好落实。
借此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时代背景和当前形势,据我了解:
关于世界人口寿命: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发布的《世界卫生统计资料》显示,日本和圣马力诺(欧洲的一个国家)2009年人均寿命为83岁,并列世界首位。澳大利亚位居两国之后,人均寿命82岁。今年2月,居住在大阪市的大川(人名)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球最长寿女性,现年114岁。报告显示,中非共和国、乍得共和国女性寿命最短,为48岁。非洲国家马拉维男性寿命最低,为44岁。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65岁以上人口2010年为5.23亿,到2050年将达到15亿。
关于我国人口寿命及在世界上的水平:2012年8月,国家统计局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资料计算,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10年前提高了3.43岁。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9.6岁,其中高收入国家及地区为79.8岁,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为69.1岁。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比高收入国家及地区平均水平低5岁左右。
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全国老龄办于2011年2月23日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占全国总人口的14.8%。
关于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有关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保障法》第四章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将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城乡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文化体育活动等服务设施和网点,就近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财政、税费、土地、融资等方面采取措施,鼓励、扶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运营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等设施。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老年保健知识,增强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发展老龄产业,将老龄产业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第六章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城乡规划时,应当根据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老年人口分布和老年人特点,统筹考虑适合老年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关于全国老年体协建设和开展活动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市、县(区)普遍建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70%的城市居委会、半数农村乡镇有了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一些地方的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还发展到城市社区和农村的行政村,初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老年人体育组织网络。据统计,65%的老年体协有活动计划,按照计划组织活动和赛事,取得了良好成效。当前我市市、县两级老年体育协会组织比较健全,老年体育活动举办的有声有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老年人体育活动参与率不高,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县(市)、区老年人体育活动开展不平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以上问题要在以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为了把我市老年体育工作抓好,讲六点意见。
一是要营造重视老年体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老年体育工作是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老年体育工作,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是造福老年、服务老年的公益事业,是顺民心、合民意的民心工程。各县(市)、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老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性,怀着敬爱之心支持老龄工作,推动我市老年体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营造开展老年体育工作的社会氛围,要向领导宣传,使各级领导把这项工作摆到议事日程,要向老年人子女宣传,使他们认识到支持老年人健身是对长辈最好的关爱和孝敬,要利用各种会议宣传、举办健康讲座宣传,开展活动宣传,运用典型宣传,在报纸、电视、网络上宣传,提高老年体育工作的吸引力。
二是要制定老年体育工作发展规划
老年体育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要根据老年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作出总体发展规划。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和完善老年体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出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年度发展计划和实施方案,从而使老年体育工作既能着眼长远整体考虑,又能立足当前狠抓落实。各县(市)、区要出台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意见,确保老年体育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要提高组织网络覆盖面
目前,我市绝大多数县(市)、区的老年体协组织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备,工作富有成效。但是,也有个别县的老年体协组织有待进一步健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我们要抓好县级老年体协的组织建设,根据工作实际和需要,采取“专、兼、聘”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老年体协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把更多具有奉献精神、熟悉业务的人才吸纳到老年体协队伍中来。要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通知精神,在“五有”、“ 四真”上下功夫,把老年体育组织建设网络进一步向城市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行政村逐步延伸,向各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逐渐扩展,使老年体育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问,使老年体育工作在全市各个角落有组织、有计划持久地开展起来,不断提高老年体协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
四是大力组织开展健身活动
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坚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原则,以社区和乡镇为重点,倡导“重在参与、旨在康乐、贵在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积极开展各种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公共体育场馆、公园、绿地、广场以及机关、学校、企业等部门和单位的体育场所及设施要为老年人锻炼身体提供便利和优惠,具备条件的优先向老年人开放。老年人参加健身活动要有轻松的心态和宽松的环境,健身不分先后,年龄不问大小,场地不限内外,时间不讲长短,项目不在多少,水平不论高低,关键是“参与,快乐,健康,长寿”。在城市要以社区为重点,巩固和发展晨练点和晚练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运动会,家庭趣味活动。在农村要广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以民间传统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健身活动。要努力提高老年人参加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使社区、公园、广场、集镇,田间地头成为文明健身的场所,老有所乐的舞台,交流思想的平台,结交朋友的纽带,联络感情的桥梁。
五要积极举办老年人体育赛事
要认真筹备和举办适宜老年人参加的比赛,县(市)、区各级老年体协都要结合本地实际,举办健身项目赛事,例如老年乒乓球,门球、柔力球、健身球、象棋等项比赛,通过展示和比赛,相互学习交流,提高水平,增进友谊,扩大老年体育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满意度,提高老年体育的影响力。在开展老年体育各项目的比赛中,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自愿报名,经过体检,有疾病或有明显隐患症毛病的老年人不能参加,这要成为抓好安全的硬行规定。
六要拓宽经费筹措渠道
继续实行“一保二助三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给老年体协工作人员一定的工作补贴。各县(市)、区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支持老年体育事业发展,不断提高经费保障标准。城市社区、企业和乡村也要积极筹措老年体育活动经费。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自愿为老年体育事业提供捐赠和赞助,保证各项老年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同志们,老年体育工作是一项事关老年人身心健康,事关老年人生活幸福,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我们要团结一致,和衷共济,以对党、对社会、对老年人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扎扎实实地做好老年体育工作,努力推动我市老年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