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学习资料】让乡土人才“香”起来——安徽省明光市委组织部***

阅读数:345 文章字数:1260

让乡土人才“香”起来


安徽省明光市委组织部 张忠敏


近日,…办公厅、…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以下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日益繁荣对人才具有不可抵挡的吸引力,农村条件比较艰苦,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弱。要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面临的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关键在于发现、培养和使用本土人才,强化农村人才支撑,坚持“就地取才”,培养造就一批爱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土专家”“田秀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土里挖金”识才。个别地方招才引才“贪大求洋”,却忽视乡土人才的挖掘、培养,导致拥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埋没乡村。这就需要我们擦亮识才慧眼,将识才的眼光转向基层一线,树立“只要身上有本事就是人才”的观念,建立发现识别乡土人才的长效机制和联络平台,把“潜藏”的具有一技之长的种养能手、能工巧匠、乡村科技人员、乡土艺人等乡土优秀实用人才挖掘出来,精准分类认定,让乡土人才“有名有份”。同时,深入实施乡土人才回归计划,打好“乡情牌”,将外出的乡村“能人”吸引回来,带动更多人才、技术和资本回流。

“借船出海”育才。乡土人才大多来自基层一线,依靠祖辈实践积累和自己的摸索,身怀绝技绝活,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技能提升空间不足,需要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为他们开拓新思维、注入新才能。“走出去”学,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本土人才到长三角发达地区学习,让“土专家”换上“洋思路”,进一步开阔视野,让乡土人才在考察学习中看到差距,学到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经验。“请进来”教,不定期邀请省内外涉农专家、学者及非遗传承人等人员,针对不同类型乡土人才特点,实施精准特色培训,不断更新乡土人才思想观念,促使技能提升。同时,搭建平台共享资源,积极探索校地、校企合作模式,开展差异化、订单式培训,补足乡土人才的专业短板。

“搭建平台”用才。采取各种方式多渠道为乡土人才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引导支持乡土人才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实施“乡土人才+互联网”行动,探索农产品“线上+线下”的新销售模式,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对乡村振兴贡献较大的乡土人才实行重奖,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候选人,让乡土人才名利双收。将优秀乡土人才纳入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充分发挥乡土人才“领头雁”作用。

“创优环境”留才。乡土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充分利用政策导向,引导农业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及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放开落户限制,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让乡土人才留得“安心”。定期开展乡土人才培训和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建立公平公正的乡土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长效机制,让乡土人才留得“放心”。加大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在创业培训、项目审批、信贷发放、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等方面予以倾斜,让乡土人才留得“舒心”。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