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河长制2018年上半年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和省、市、县的决策部署,**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在我镇全面推行河长制,进一步提升我镇河流保护管理水平,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实现河流功能永续利用,为建设“美丽**”提供支撑保障。现将我镇“河长制”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河长制任务落实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工作推进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落实河流保护的治理和责任,**镇成立了由书记、镇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各村(社区)书记、主任为成员的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河长制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
(二)强化监督管理,明确镇村两级职责。进一步开展现状调查摸底、科学分析、制定了《**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对流经辖区内两条主要流域**河、**河划分为9段,河长由镇党委书记、镇长担任,领导班子成员各担任河流分段段长,**河和**河分段村级河长由河流流经的村(社区)书记、主任担任,同时分段配置河道专管员和保洁员。河道专管员协助村级河长做好村所辖河道的日常巡查与信息反馈、配合相关部门现场执法和涉水纠纷调处、引导公众参与、涉河工程管护等工作;村级河道保洁员主要负责清理打捞水面漂浮物、清理河岸垃圾、清除河道障碍物、杜绝养殖污染等,切实做到对水环境整治的精细化管理。实行“一河一长、一段一长、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统一协调、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切实做到对水环境整治的网格化管理。
(三)强化宣传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召开党委会、干部职工大会研究河长制工作7次,通过以会代训方式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到全面实施河长制工作中,各村(社区)深入群众大力宣传水资源保护重大意义,及时报告各类涉水违法行为,倡导文明生活习惯,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悬挂宣传标语24幅,制作宣传展板2块。
(四)强化水域环境治理,共建共享**蓝。一是做好河道清洁绿化工作。结合“五治”工程“春季攻势”行动,镇村级“河长”认真落实责任,积极参与包干河道环境治理工作,经过全镇上下的不懈努力,共组织人员1760余人次,出动垃圾运输四轮车、三轮车、斗车、铲车、挖机等380余台次,清理河道沟渠25公里,清除垃圾、杂草等500余吨,有效避免了道路垃圾流入河道。二是镇畜牧站对河流沿线企业污水直排进行了摸底排查,共排查企业6家,涉及污水直排企业3家。三是抓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全镇流域禁养区域内养殖户13户,已停养3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我镇“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具体工作落实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部分群众对河道环境保护的主观意识不强,把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倒入河沟,甚至有个别畜牧养殖大户、工业企业把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污水排入河流,导致“河长”工作压力大,河道环境整治难度大,易反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财力物力投入不足。彻底的河道治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而投入不足是我们治理过程中的一大软肋。因为没有专项经费,河道治理工作困难重重。三是“河长制”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河长制实行“一河一长”、“一河一策”工作机制,但是辖区内有多条河流是跨区域的,且河流具有流动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使“河长制”管理河道范围因跨区域造成管理不便,特别是在河道环境治理上,分别治理,分片包干,易治标不治本,不能取得有效成果。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积极发动群众参与。要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河长制”中,把公众从旁观者变成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调动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努力营造群众积极爱护河道水域环境,参与美好环境创建的浓厚氛围,使群众成为河流污染治理的生力军。
(二)统筹协调治理力量。实施“河长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水环境质量改善,要实现水环境改善目标,需要加强镇村与部门间的理解和配合,协调好各方力量同步治污,“河长”之间既要分级管理,又要强化配合,共同做好流域河流治理工作。
(三)考核指标科学合理。实施“河长”应责权统一,明确“河长”考核目标。制定“河长制”考核机制时,要在清晰的责任边界划定基础上,建立系统化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单位的作用,明确实施的保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