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我省水泥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阅读数:611 文章字数:3332

我省水泥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为了促进我省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与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环保局、省技术监督局、省建材联合会、省水泥协会及重点水泥企业进行座谈,赴冀东水泥、海螺水泥在我省的水泥企业进行考察,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我省水泥工业基本情况

水泥作为基本战略物资,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过去十多年,随着我省城镇化发展提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水泥行业同时也得以快速发展。2000年到2013年期间我省水泥行业保持着快速发展势头, 水泥产量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的高位增长。2014年也是我省水泥行业发展的转折点,水泥和熟料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9083万吨和5413万吨。

截至2015年底,我省共有水泥熟料生产线54条,水泥粉磨生产线,直接从业人员约为18000人。统计数据显示熟料产量为4901万吨,占全国3.67%,水泥产量为8580万吨,占全国3.65%。

产能分布:水泥熟料是制造水泥的核心材料,也是水泥产量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省基本形成了以新型干法水泥为主的产业体系。2000t/d以下的有3条生产线,2000t/d-4000t/d的有27条生产线,4000t/d以上的有24条生产线。设计熟料产能日产19.45万吨,熟料年生产能力约为6418万吨。

区域分布:我省熟料产能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占总产能近80%,陕南、陕北地区由于石灰石资源匮乏以及需求量较小,产能合计仅占全省20%。分地市看,铜川是最大水泥熟料生产基地,拥有11条熟料生产线,熟料产能1380万吨,占全省比重接近25%;其次是宝鸡、咸阳和渭南,分别有9条、7条和7条生产线,熟料产能1122万吨、930万吨和853万吨;汉中、安康和西安,熟料产能分别为500万吨、200万吨和300万吨左右。

优势企业集中度:过去十年,水泥企业兼并重组不断,企业集中度大幅提升。2015年,尧柏(西部)、冀东、海螺、声威我省前四家企业熟料产能集中度达到81%,在全国31省市排名中列居第六位,集中度已处于相对较高位置。尧柏(西部)、冀东、海螺、声威四家水泥企业熟料产能分别为1535万吨、1271万吨、1122万吨和657万吨,占全省比重分别为27.42%、22.70%、20.04%和11.74%。

我省水泥企业经过技术改造以后,可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危险废弃物、污泥等。还可将大量工业炉渣等作为原料利用,用于水泥生产。尧柏集团所属蓝田尧柏、富平水泥以及乾县海螺等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危险废弃物项目的投运,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环境治理成本。

二、我省水泥工业面临的问题

(一)区域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不足

由于房地产投资下降,基础设施建设放缓,同时受周边地区(主要是山西和河南)低价销售,我省水泥企业开工不足,水泥供给大于需求。据调研的四大水泥企业反映,目前企业产能发挥率只有65%左右。从三大区域分布来看,我省的水泥产能分布不匀称,产能的80%集中在关中地区,其中宝鸡富余度50%,西咸富余度36%-40%,陕南供需基本平衡略有缺口,陕北地区缺口约300万吨。

(二)价格低迷,企业利润下降

由于产能过剩,水泥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水泥库满,许多企业多次被动停窑,导致运行成本大幅增加,利润大幅下滑。2015年水泥平均市场价格190元/吨,比2013年平均价格下降了37%,个别企业一度降到160元/吨,与最高时相差200元左右。从利润来看,2005到2010年一直处于上升状态,2010年达到峰值30亿元,2011年开始回落。2015年全行业主营业务利润2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2%;利润总额10.32亿元,同比下降21.3%。2015年尧柏水泥集团亏损近3亿元,冀东水泥陕西大区利润大幅下滑为历史最低,今年一季度全行业进入亏损状态。

(三)粉磨站冲击市场秩序

前几年,我省关停了一部分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型水泥熟料生产线,但是并没有彻底关停粉磨站,因此粉磨机能力过剩更加厉害。特别是一些小粉磨站每年只生产很短时间,但对水泥市场的冲击不能轻视。一是生产过程往往不符合环保政策,污染较大。二是这些水泥的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存在假冒伪劣现象。三是这些企业因为在许多方面不符合政策规定,有的从外省购低价熟料,在市场上以更低的价格销售,这既对市场秩序是一种冲击,也对我省去产能是一种阻碍。

(四)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对企业造成较大资金压力

根据《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水泥企业采矿需要交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冀东陕西区域四家水泥公司,目前要交纳4927.5万元,否则采矿证不予年检,在经济发展困难时期,企业感觉资金压力很大。

(五)个别符合产业规定的停产水泥生产线处置困难

海螺水泥一条2500吨熟料生产线已经停产,企业也愿意拆除,但是上市公司拆除核销固定资产需要有政策依据,还希望能享受去产能补贴。

三、我省水泥需求走势判断

根据我省近十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水泥产量变化曲线图,和固定资产增速和水泥产量增速曲线(下图),我们可以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水泥增速高10个百分点以上,才能保证水泥需求不下降。考虑到固定资产构成中,财务费用和人员费用增长略快,根据我省“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保持10%,预计“十三五”全省水泥需求应在2015年的基础上,每年下降大约2%左右。   

四、政策建议

(一)引导企业自主去产能

目前我省水泥去产能的主要压力集中在关中地区。应以淘汰落后的水泥生产线和取缔无证经营、环保不达标的水泥企业为主。尽可能通过企业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和政府产能退出补贴引导机制,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能耗高的企业自主去产能。

1、倒逼成本较高的熟料生产线自动退出。重点对关中地区日产熟料2000吨以下且开工率非常低、生产成本较高的僵尸企业、僵尸生产线,通过资产重组和退出补偿政策使其自动退出市场。

2、坚决清理一批小型粉磨站。小粉磨站是随着经济大发展时候发展起来的,在目前阶段对经济发展已没有太多的积极作用。因此,对年产60万吨以下的小粉磨站,生产许可证到期后不再核发新许可证。

3、制定政策推动水泥企业去产能。积极争取…等财政资金,设立“去水泥产能专项资金”,以解决停产后员工安置、资产减值等补偿。完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政策倒逼高耗能企业退出。加强环保检查力度,使环保不达标企业推出。在产能过剩期间继续实施错峰生产。

4、借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市区的做法,从我国水泥产业逐步淘汰低标号水泥的发展趋势出发,出台淘汰32.5R复合水泥政策,推进水泥产品向42.5R及以上标号发展,让低端水泥退出市场。

(二)促进企业降成本

1、促进企业增效与城市环境改善双赢。城市垃圾是影响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仅西安市每天就产生6000多吨生活垃圾需要处理。要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引导大型水泥企业与市县政府合作,利用原有水泥生产线消纳城市垃圾和污泥,鼓励企业开发利用电石渣、粉煤灰等废弃物。

2、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尽快落实企业直供电政策和差别电价政策,进一步提高优势企业的竞争力。

3、暂缓征收企业矿山治理保证金。鉴于我省的大型水泥企业都能够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要求进行环境恢复治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困难,可暂缓征收矿山治理保证金,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

(三)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坚决制止水泥企业倾销行为。依法严查水泥企业低价倾销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曝光低价倾销、破坏市场秩序的典型案例,引导企业公平、合理竞争。

2、全面加强水泥企业质量及安全监督管理。建立严重质量失信企业名单,对列入名单企业实施重点督查;加强环保、质量监测管理,对排放不达标、生产条件不达标企业加大惩处力度。

3、出台金融、土地、税收优惠政策,着力解决企业负债高问题。即征即退水泥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禁止以任何理由重复征收水泥生产企业跨县市销售产品税收,杜绝增加企业税收负担。

4、发挥水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探索建立“市场运作、协会协调、行业自律”的工作机制,加强市场信息沟通支持全省水泥企业在冬季实行错峰生产,在当前形势下使之常态化,促进企业竞合、和谐发展。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