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精准扶贫推进会上的讲话

阅读数:286 文章字数:2196

在全市精准扶贫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5 年10月30日)


近期我们多次研究部署扶贫工作,说明了这项工作的重要和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等会儿顺生同志还要做全面安排,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让贫困群众同步迈入全面小康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昨天政府党组会议专门讨论研究了“十三五”规划问题,“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决战期,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农村的贫困地区,不让每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掉队”,我们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去的最多的地方是贫困地区,国内考察25 次中17 次涉及扶贫,今年2 月…专门在延安主持召开了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他强调:“加快老区发展步伐,做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让老区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6 月…在贵州考察期间提出“四个切实”的具体要求,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 年如期脱贫”。这些都体现了…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

…的要求也是群众的期盼,更是我们肩上的责任。我市还有58 万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要脱贫11.6 万人;我市还有30 万低保户、5.2 万五保户、24 万多残疾群众,这一组沉甸甸的数字必须牢记在心,这些都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关注的群体、必须全力做好的工作。扶贫开发受益面广、最暖人心,是第一号民生工程。各位县区长对所辖区域还有多少贫困群众?还有多少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如何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要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底,一定要认真履行责任,持之以恒、精准扶贫,真正拔掉穷根,让贫困群众与全市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围绕“精准扶贫”抓好关键措施落实

精准扶贫就是要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要继续抓好几个关键。

(一)做好两项基础工作。一是规划引领。当前正值编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时期,一定要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准确把握国家的重大规划、产业重点和投入导向,把扶贫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规划,做到多规相容,上下对接,能想到的项目全部规划,该纳入的项目全部纳入,解决好干什么、怎么干、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二是建档立卡。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对象识别、扶贫措施是否精准,这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扶贫办刘永富主任还专门带队对旬阳县建档立卡进行了专项督查。县区和镇村一定要把扶贫对象搞准确,把水分挤干,确保工作经得起检验。

(二)用好两项关键措施。要把脱贫的速度提起来,把脱贫的效果稳下来,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一靠教育培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二靠发展产业,增强内生动力。特别是随着避灾扶贫搬迁的深入实施,教育扶贫和产业扶贫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一要加 大教育扶贫力度。扶贫必扶智,必须保证贫困家庭子女一个不漏地接受义务教育,不因一个大学生因贫困而缀学。要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围绕“培育万名能工巧匠”工程,整合培训资源,实施好乡村旅游扶贫、青年电子商务等专项人才培养计划,让有意愿、有基础、有能力的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避免低端就业、低端收入,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二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要找对路子,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依托各类园区,提升生猪、富硒茶、魔芋、核桃、山林经济等产业发展水平,让贫困户都能参与到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获得稳定持续的收入。

(三)发挥两种帮扶力量。一要发挥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的力量。中、省、市、县区落实了1016个单位驻村帮扶 579 个贫困村,向贫困村选派了576 名“第一书记”,派出驻村干部近3000 人,必须发挥好这支力量的作用,不仅要帮助贫困村发展,还要用好中、省、市的资源,加强对接,争取更多的支持。二要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10 月 15日我们召开了全市社会扶贫大会,设立了社会扶贫网站,开通了热线电话和微信“安康社会扶贫”公众号,发布了信息库需求项目,启动了企业、新闻媒体参与社会扶贫行动,取得了很好效果。要继续发挥好各类市场主体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动员各市场主体更多地履行社会责任,在扶贫开发中各尽其力,各显神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三、落实相关保障,提升精准扶贫工作水平

一要统筹。扶贫开发是内涵很深、外延很广、牵涉很多的综合性发展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政一把手是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人,要发挥扶贫资源统筹整合的关键作用,聚拢力量,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要加力。扶贫工作难度大、任务重,必须进一步强化扶贫工作力量,进一步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切实解决贫困村、贫困群众的实际问题。

三要规范。扶贫资金是救命钱,是带电的高压线,受到社会高度的关注和全方位的监督,要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不踩红线、不越底线,把每笔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贫困户身上,避免“被脱贫”、“数据脱贫”等现象,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