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浅析园区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阅读数:477 文章字数:5931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理顺关系提升组织力,集聚园区发展合力

一是统一思想,明确方向。

二是统一管理,理顺关系。

三是统一推进,分层落实。

(二)夯实基础提升保障力,筑牢园区发展根基

一是全面建强基层组织这一“根本”。

二是全面完善基础设施这一“关键”。

三是全面强化基本保障这一“重点”。

(三)擦亮品牌提升引领力,增强园区发展动力

一是组织引领把方向。

二是活动引领增凝聚。

三是人才引领促发展。

(四)增强党建凝聚提升示范力,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一是领导带头作示范。

二是党员示范当先锋。

三是品牌示范争先进。

(五)发挥党建作用提升发展力,助推园区发展见成效

一是党建引领便民惠民取得实效。

二是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取得实效。

三是党建引领园区发展取得实效。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园区建设发展相对滞后

二是园区人少事多矛盾突出

三是企业出资人和党员的认识不到位

四是党员管理难度大

四、加强和改进园区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提高抓园区党建工作的认识

(二)进一步抓实“两个覆盖”

(三)进一步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四)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浅析园区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对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云南昆明海口工业园区党工委立足园区建设发展,以“智惠党建领航活力海口”为主题,统筹实施组织力、保障力、引领力、示范力、发展力“五力提升工程”,通过全面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人、财、物、制度”全方位的保障体系,发挥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党建品牌在园区建设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园区发展速度持续回升,质量效益不断改善,让昆明海口工业园区这一云南近代工业摇篮再次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一、基本情况

云南昆明海口工业园区是云南省近代工业的摇篮,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中国第一挺机关枪、中国第一架军用望远镜等多个第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海口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治理不精细、园区发展推进慢等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这些问题,海口工业园区党工委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生产力”的理念,以抓园区党建工作为突破口,在建强园区党工委领导核心的基础上,着力理顺关系,夯实基础,规范管理,打造品牌,有效发挥了基层党建工作在园区建设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园区党建为统领,园区各类主体同心同向同力抓发展的党建工作新路子。2018年8月28日,云南省园区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到海口工业园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进行了现场观摩学习。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理顺关系提升组织力,集聚园区发展合力。全面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建强园区党工委这一领导核心,确保园区建设发展各项工作齐心、齐力、齐步。一是统一思想,明确方向。认真学习领会…XS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省、市、区委关于园区建设的部署要求,使园区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组织开展“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寻计问策专项行动,征求到园区建设发展意见建议230余条,凝聚了园区建设发展的各方智慧和思想共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确立“一园两片三板块”的发展布局,围绕新型工业板块、旅游休闲板块、综合配套服务板块推动园区建设转型升级。二是统一管理,理顺关系。自2013年至今,先后两次实施“园处合一”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在园区党工委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级推动制度,实现了园区党工委、街道党工委党建责任、行政区域、领导干部、工作任务、考核机制“五合一”,解决了园区与街道相互分割、步调不一的难题,园区建设发展做到了精准管理、精准招商、精细服务、精品发展。三是统一推进,分层落实。充分发挥园区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园区(街道)党工委—园区非公党委—片区联合党组织—社区(企业)党组织”四级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例会、“三重一大”议事等制度机制,形成了在园区党工委统一领导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夯实基础提升保障力,筑牢园区发展根基。围绕基层组织、基础设施、基本保障“三个重点”,全面夯实园区建设发展基础,为园区建设发展打下坚实根基。一是全面建强基层组织这一“根本”。全面推进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园区企业中组建党组织75个、群团组织95个,有效扩大了党在园区非公企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全面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行动,累计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31个,建立园区党建工作“五询五诊”工作机制,提升园区内148个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水平,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全面完善基础设施这一“关键”。紧盯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吸引企业入驻能力不足的问题,园区党工委研究确定了“筑巢引凤”的发展战略,自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5亿元,供应土地1863.93亩,新建厂房26.6万平方米,新建道路13条,配套供水管网2.2万米,新建工租房1758套,推动园区形成了企业愿意来、留得住的良好格局,云南中烟再生烟叶项目、云内动力玻璃深加工项目、新能源电动客车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大企业顺利落地海口。三是全面强化基本保障这一“重点”。一方面,针对园区重点项目多、资金压力大的实际,积极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运营、企业服务、资源交易等多重改革,2013年以来,累计实现招商引资82.5亿元,财税收入12.4156亿元,为园区建设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另一方面,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5年来,累计投入基层党建工作经费1.3亿元,社区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实现全覆盖,支持47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标准化党员活动室,“518511”园区企业党建工作经费、社区干部待遇等实现财政全额保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成为了园区党建的“标配”。

(三)擦亮品牌提升引领力,增强园区发展动力。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组织引领、活动引领、人才引领,凝聚园区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是组织引领把方向。组织开展“口述党史”“红色记忆拾遗”等活动,教育引导园区党员群众牢记党的光辉业绩,为园区建设发展增光添彩。围绕强化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功能,全覆盖138家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书记参加企业管理层重要会议、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制度,助推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发挥把方向、管大局的作用,近年来,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提出的230余条合理化建议被企业采用,做到了有为有位。二是活动引领增凝聚。推行“一中心多站点轮值搞活动”的模式,每月由园区内党组织轮流组织开展“小党课、小建议、小公益、小竞赛、小演出”为主题的“五小活动”,建立起了园区各类组织之间的“朋友圈”,使党群共建、政企共建、企业联建形成了常态,有效凝聚了各类群体参与园区建设的强大动力,推出了“我为园区发展献一策”“我为海口做一事”等品牌活动,展现园区历史文化、发展成效、未来展望的“海口之歌”成为了人人传唱的经典。三是人才引领促发展。充分利用园区人才聚集的优势,在园区设立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专家工作站(室)11个,有效增强了人才吸引力。制定《昆明海口工业园区专家工作站(室)技术创新奖励管理办法》,吸引聚集了100多名高层次人才,累计获发明专利198项,带来主营业务增收46.92亿元,累计实现利润7953万元,为园区建设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四)增强党建凝聚提升示范力,激发园区发展活力。牢固树立园区建设发展“人人是主体、人人有责任、人人做贡献”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党建品牌在园区建设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激发园区建设发展活力。一是领导带头作示范。围绕“增进团结、提高水平、做好表率”,全面加强园区街道、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弘扬“海纳百川,敢于担当”的海口精神,建立领导班子成员“三联系”(联系社区、联系企业、联系重点项目)“四带头”(带头学、带头做、带头深入一线、带头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在项目攻坚、抢险救灾等工作中,领导干部冲在一线、干在一线,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二是党员示范当先锋。在园区广泛开展亮身份、亮承诺“双亮”,“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等活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成立党员突击队等方式,在园区形成“人人争先进、个个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凝聚了园区建设发展的强大“正能量”。采取“三培养”的模式,累计从企业经营骨干中发展党员32名,130余名党员通过党组织培养成为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骨干,46名党员进入了企业管理层,有效发挥了党员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品牌示范争先进。启动螳螂川党建长廊建设,全面深入推进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选定5家社区、8家非公企业党组织“一点一策”精心培育,推出了中新社区“为民服务110”、双哨社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让党旗飘扬在氟化学”“红色堡垒新铜人”等一批党建品牌,海口林场、石龙坝水电站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领带动园区各类党组织创先争优、提质升级。2018年6月,投入1200余万元打造的智惠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并被列为全省园区党建工作会现场观摩点,掀开了海口党建创先争优的新篇章。

(五)发挥党建作用提升发展力,助推园区发展见成效。通过抓党建工作,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实现了群众、辖区企业多方受益。一是党建引领便民惠民取得实效。一方面,大量企业的入驻,累计为辖区群众提供5300余个就业岗位,增加了居民群众收入。另一方面,园区建设的发展使园区内就医、就学、出行等质量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园区内累计建设幼儿园20所、中小学6所、大中专院校2所,各类医院13家,公交路线12条,小渔村休闲观光、白鱼口草莓采摘、青鱼湾水上乐园、螳螂川漂流等休闲旅游项目成为居民群众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二是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取得实效。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推行“保姆式”服务、“双中心”服务、“一站式”服务,让园区内企业与园区建设发展融为一体,实现了互促共进,截止目前,园区共入住企业13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8家,光学仪器厂、三环化工、正邦科技、汉素生物科技等一批企业发展壮大成为行业领域的标杆。三是党建引领园区发展取得实效。通过抓党建工作,引领带动园区建设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2016年海口工业园区被评为“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7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46.8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52.36亿元,新能源客车制造、玻璃深加工等亿元项目成为了园区新标签,揭开了在党建引领下园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海口工业园区的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园区建设发展相对滞后。作为省级工业园区,目前海口工业园区入园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企业职工少、流动性大等问题比较突出,给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的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

二是园区人少事多矛盾突出。作为园区和办事处合一的单位,园区除经济发展职能外,还承担了大量的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等职能,人少事多矛盾较为突出。加之园区内聚集了大量的改制企业,给园区各项工作的提质增效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是企业出资人和党员的认识不到位。部分企业出资人对组建党组织心存疑虑,担心会干涉企业的经营决策,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增加成本支出,党员发展难度较大。有的农村党员不愿意将党组织关系转入企业,有的则不愿亮明自己的党员身份或者不愿意参加党组织活动。年轻员工、优秀员工入党积极性不高,党员结构老化,党的新鲜血液难以补充。

四是党员管理难度大。园区非公企业党员流动性较大的特点,使得党员管理的难度增大,党员数量少,加上业务工作繁忙,很难建立专职的党建工作人员队伍,开展组织生活和学习教育难度较大,形成了管理的空白地带。

四、加强和改进园区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提高抓园区党建工作的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给园区党建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要求园区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提升认识,进一步树立抓党建工作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进一步压紧压实抓园区党建工作责任,把工业园区党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目标计划,有组织领导,有检查考核,以园区党建带领提升园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进一步抓实“两个覆盖”。对没有党员的企业,特别是企业人数超过50人以上的企业,重点抓党员发展工作,采取建立群团组织等多种方式,抓好工作覆盖。对已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尚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重点抓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对已建党组织的,但工作还不规范、作用还不明显的企业,重点抓规范指导工作。对新组建的非公企业,要同步考虑建立党群组织、同步配备党群干部、同步部署党群工作。要多与企业主进行沟通,多做宣传工作,争取企业主的理解和支持。要注意培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典型,并及时总结新鲜经验,运用典型示范,指导面上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动员企业采取内部选拔、公开招聘等方式,把党性观念强、政治素质好、懂经济管理,会做群众工作的同志,选配到党组织书记的位置上来。通过办班培训、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进行培训,组织他们学习党务方面的知识,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组织他们学习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提高其协调管理工作能力。在热心党务工作,懂经济、会管理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育工作者中挑选部分工作能力强,奉献意识强、责任心强的同志建立后备党务干部队伍库,并积极向企业推荐,为企业党建提供人才支撑。

(四)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把服务企业、服务企业党员做为园区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开设非公企业党员学堂等方式,使每一位党员都能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组织活动动态。定期举办非公企业主党员联谊会、非公企业优秀青年人才交流会,促进知识提高等活动,提高党组织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以园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园区党员之家、心理咨询服务站,关注企业党员权益维护、技能培训等重点环节;按需设计服务项目,开展志愿者服务、求助热线服务、献爱心服务等,切实做好党员求助的受理工作,为党员提供温馨关怀,使园区党建工作站不但成为企业党员活动的窗口,同时也成为党员企业接受服务的基地,成为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信息交流的共享平台、园区党员的温馨家园、职工群众的爱心驿站。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