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6月9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推动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水平。刚才,会上表彰了2012年度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县政府向各乡镇、各有关单位下发了2013年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县卫生局长、食安办主任 同志对2012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对今年的工作理清了工作思路。各监管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对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我很赞同,同时请大家按照工作部署和责任书的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去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主动适应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健全机制、强化监管、狠抓落实,保持了全县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突出表现在“四有”:一是宣传有氛围。通过开展“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等宣传教育活动,推进食品安全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人群密集场所,形成了浓厚的工作氛围。通过拓宽投诉举报渠道,充分调动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监管有网络。落实上级部署和要求,顺利完成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交接,我县设立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各乡镇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管站或工作站,行政村配备了信息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管网络得到进一步健全。同时,通过细化职责分工,逐级分解任务,初步构建了对种殖养殖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全程监管体系,监管水平不断提高。三是重点有突破。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突出重点,密切协作,在深化食品非法添加专项治理行动及重点品种综合治理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打击“瘦肉精”、“地沟油”等多个专项整治行动,形成了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四是工作有成效。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全县食品安全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连续八年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从全国来看,新闻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瘦肉精、地沟油、硫磺姜、病死猪、注水肉、镉大米、染色馒头、假羊肉、勾兑葡萄酒等问题,警示我们食品安全工作必须常抓不懈,1%的不负责任都会转化为100%的责任。从全县来看,食品安全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局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食品安全监管在硬件、软件建设上基础依然薄弱,与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强化举措,合力共为,把…提出的食品安全监管“三年解决突出问题、五年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重点做到“四个到位”:
一、狠抓整治到位,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食品安全是一个“从田野到餐桌”的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工作,又要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注、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大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保证群众吃得放心。一要大力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当前,我县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基础相对薄弱,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不讲诚信、道德缺失等问题比较严重。我们要将农村食品安全作为整治的重中之重,强化对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业的监管,突出抓好分散在广大农村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作坊、小商店、小食品店、小餐馆的治理,坚决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二要大力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检查。集中开展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市场的专项执法检查,对包装食品、散装和裸装食品、冷冻食品、现场制作食品进行重点监管,严格查处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以及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其他不合格食品的行为。三要大力开展重点品种专项整治活动。增强专项整治的针对性,对大米、面、油、酱油、醋、酒、水果、儿童食品等日常用品,经常开展专项监督抽查;对进入城区销售的蔬菜、猪牛肉、鸡鸭蛋和水产品等主要“菜篮子”产品,加强市场准入监管,不定期的开展检查整治,对不合格的产品,依法进行查封、扣押和销毁,做到食品安全警钟长鸣。
二、狠抓监管到位,切实加强源头预防。一要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要提高全社会对高毒高残留农药危害性的了解和认识,完善高毒农药禁用监管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大对非法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的检查、处罚力度,加强使用管理,加快替代产品及其配套技术的宣传、示范和推广。农业、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实现高毒高残留农药在我县全面禁用。二要杜绝“瘦肉精”的使用。要确保进入我县市场销售的生猪、猪肉100%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市场销售,一旦发现含“瘦肉精”的生猪或猪肉,必须追查到底,绝不放过,按照法律规定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三要杜绝私屠滥宰行为的发生。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定点屠宰管理,切实加强肉品质量管理,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四要杜绝重点时段、重点人群、重点部位发生重大问题。在重大节假日、中高考、地方性重大活动、旅游旺季等重点时段,要严把食品质量源头和过程控制关,严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加强重点人群监管,抓好食品从业人员的体检、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健康达标,意识到位,提升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加强重点部位监管,确保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学校、托幼机构、园区和建筑工地食堂,以及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重点部位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狠抓规范到位,积极构建长效机制。要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认真抓好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建章立制,推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一要建立健全食品质量预警机制。要以信息发布平台为依托,针对食品监管、质量抽检和案件查处中发现的食品质量安全隐患和苗头性问题,发布预警信息,有效防范或制止区域性、行业性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二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提升整个食品行业的道德诚信素质,是实现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根本基础。要积极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加大失信惩戒力度,构建起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信用体系运作机制。三要建立健全案件查处机制。依法查处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以及假冒伪劣食品等案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决不能以罚代刑、以罚代管,重大典型案件的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四要建立健全社会舆论监督机制。认真执行《 县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充分发挥社会和媒体监督作用,鼓励群众投诉举报,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及时公布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信息,曝光典型案件,揭露不法分子危害群众健康的恶劣行径。
四、狠抓责任到位,不断增强工作合力。今年4月,…出台了《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将原食品安全办、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监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和药品管理职能进行整合,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对食品药品实行集中统一监管。这是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监管方式、落实监管责任的需要。在我县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尚未启动、职能划转和工作交接尚未实施之前,各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仍维持原状,暂时不变,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各项工作上下贯通、运转顺畅、无缝对接。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政府要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所辖区域的食品安全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逐级落实工作责任;要强化经费保障,确保食品安全风险检验检测、基层监管体系建设、技术装备购置、专项整治活动等顺利开展。二要加强部门联动。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检验检测、技术领域、溯源管理等方面协作,实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与联动配合。三要加强基层监管。健全基层监管网络,强化乡镇食品安全队伍建设,明确工作职责,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四要加强督查考评。将食品安全列入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监督考核办法,不定期开展检查督导,促进工作落实。
同志们,食品安全是涉及众多部门的复杂民生问题,事关每个家庭每个人。我们一定要以对人民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确保全县食品安全形势长期稳定向好,为加快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