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运营平台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径探索
基于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的实践探索
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桑均尧
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自2017年2月改建以来,忠实践行“国企担当”、奋力打造“一流平台”,形成国资运营平台“浙江模式”, 得到国家、省有关领导肯定。公司勇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要使命,结合自身实际探索走出了一条促进共同富裕的“五富”路径。
一、“五富”路径的理论来源和实践依据
(一)“五富”路径来源于对共同富裕理论的正确认识
古代先哲对共同富裕有了粗浅认识,如农家的“并耕而食”、道家的“小国寡民”和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①等。当代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如胡承槐、陈思宇(2022)从词义理解角度深入分析共同富裕的内涵; 李实和朱梦冰(2022)提出共同富裕是发展与共享的有机统一,是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张占斌(2021)提出共同富裕要从时间维度、程度维度、实现手段维度以及来源维度上深刻把握。在对共同富裕理论认识的道路上,***不断为我们揭示共同富裕的理论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实现共产主义,在那时将建成“自由人联合体”并在物质生活资料上实行“按需分配”。***同志首先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概念,他提出只有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公有制基础上,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同志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要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志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绝不能动摇的社会主义原则,但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志提出了“妥善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思想,强调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他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①。这些思想理论为公司提出助力共同富裕“五富”路径提供思路启发和理论支撑。
(二)“五富”路径来源于对共同富裕相关政策的准确把握
2021年5月20日********、****发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2021年7月浙江省委、浙江省政府出台《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0;2025年)》,构建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1+7+N”重点工作体系、T+5+N”重大改革体系。公司党委带头认真学习这些政策,明确了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优化布局,构建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协调共进、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优化互促的良性循环;完善帮扶机制,持续推进智力支援、产业支援、民生改善、文化教育支援,大力推进产业合作、消费帮扶和劳务协作;坚持共建共享,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等。党委又组织公司上下积极研讨共同富裕相关政策,最后研究制定《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助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0;2025年》,形成助力共同富裕的“五富”路径。
(三)“五富”路径来源于助力共同富裕具体实践的参考借鉴
国有企业助力共同富裕具有天然的逻辑基础。浙江省国资委2021年9月制定发布《国资国企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方案(2021~2025 年》,,明确了其后五年国资国企助力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浙江国资国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践探索。如浙江省国贸集团与江山市共同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基金”、推出“整乡帮扶”模式;浙江旅游投资集团全方位推进“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浙能集团打造全省“村企”合作共赢示范地,下属7家公司党组织与新昌乡10个村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富联盟签约。我们把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吸纳到公司“五富”路径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公司助力共同富裕的有效方式。
二、“五富”路径在公司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
(一)党建引领谋富
公司坚持“党建强、资本强”的理念,在公司党委的领带下专门成立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相关行动计划,从发挥平台功能、完善国资运营浙江模式、建立健全改革发展共享机制、建设责任型人本型企业等方面具体落实。开展服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专项行动,在奋进两个先行”中彰显更大国企担当。充分发挥省市国资运营联盟作用,牵头成立浙江省市国资运营党建联盟,推进“党建+公司治理”“党建+项目合作” “党建+资源共享”“党建+系统集成”活动。充分发挥公司各支部作用,如发展资产公司第一党支部与魏村村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推动组织共建、活动共办、品牌共创、廉洁共维,打造结对帮扶共同体。驻村干部充分结合结对村发展特色和优势,把乡村振兴工作和村两委的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提升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
(二)改革创新造富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增强企业造富活力。加大数字化改革力度,谋划制定《数字化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确定数字化改革“1233”的目标体系,大力推进公司治理数字化建设。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入推进“一类一策”“一企一策”,实施差异化、个性化的考核;全面推行企业用工市场化招聘、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不胜任退出制度;积极探索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公司的项目跟投和超额利润分享被纳入省国资委新型考核分配体系改革试点;加强职业经理人建设,实行契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刚性兑现。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公司各级企业中(按穿透式口径》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达80%以上;推进“混股权”和“改机制”紧密结合,优化领导班子结构。
(三)布局优化促富
积极践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序推进长三角临港新片区浙江国际金融贸易服务中心建设。积极践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牵头4家省属企业和7个地市,组盘150亿元参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十三五”期间,累计投放项目约195个,金额约280亿元,项目覆盖省内各地市,涉及先进制造、生命健康、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新材料、民生基础设施等多个产业领域,其中,投向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超过40%。积极践行共同富裕理念,联合丽水、宁波两地共同成立浙江丽水两山转化基金,领投并推动盾源聚芯项目成功落地衢州,助力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积极践行国资国企专业化整合,推进省科技厅下属7家企业划转接收工作,配合完成省建设集团和多喜爱吸收合并相关工作,配合支持物产中大分拆物产环能上市等,切实守护好发展好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
(四)基金引导带富
依托国资运营平台优势,发挥基金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和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引领作用,通过基金运作扶持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带领共同富裕。
谋划共同富裕基金,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打造“5+2”基金集群,即浙江省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浙江新兴动力基金、浙创好雨新兴产业基金、浙江省国有资产证券化母基金、富浙战配基金,以及国同基金、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二期)。探索国资基金“12345”管理体系,国有资本投资“四系四化”体系,推进投资业务市场化、专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基金带动作用,公司直管或参与设立基金30多只,带动社会资本超过300亿元。引领资本向山区26县倾斜,如丽水莲都区落地金额为40亿元的中欣晶圆外延片项目,建成后将以年产值超50亿元规模助力丽水市打造“国际外延之都”。依托省市地方国资运营联盟,深化省方国资+地方国资+产业头部企业”联动模式,先后落地合作项目近10个,累计合作金额近37亿元。
(五)靶向帮扶增富
结合山区26县发展需求和公司平台功能定位,引导央企、省内国企、大型民企、金融机构等对接,促进项目落地见效,实现多跨联动合作“带富”。积极响应浙江省“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号召,助推乡村振兴,如公司总部、下属公司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分别与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岩头村和魏村村结对,形成“点对点”帮扶机制。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参与救灾帮扶等救助活动,通过捐赠支持教科文卫体、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公司与省内外10多个村结对,落实帮扶项目10多个,累计捐赠2000多万元,如向丽水市慈善总会捐赠100万元,用于支持丽水市山区儿童音乐教育项目。
三、“五富”路径优化的深入思考和建议思路
********和浙江省委第十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今后,公司将坚持1234”发展路径,更好地助力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1. 围绕一条主线:指坚持ESG理念。在发展过程中,既考虑财务绩效, 还重视企业活动和投资行为对环境、社会及更广阔范围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主动担负环境和社会责任,追求可持续发展和长期价值。
2. 明确两大定位:指服务战略和市场运作。不断深化改革,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既积极服务全省重大战略部署、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又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3. 提升三大能力:指变革重塑能力、创新引领能力、协同联动能力。提升变革重塑能力,聚焦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推进公司功能重塑、优势重塑、体制机制重塑。提升创新引领能力, 既创新平台发展工具,又创新业务投向,助力全省产业结构高级化、高端化发展。提升协同联动能力,强化省市县三级国企联动,推动产业联动、项目带动、资金互动,集聚国资国企服务共富更大合力。
4. 实施“四个工程”:指变革重塑工程、产业富民工程、基金精品工程、多跨联动工程。实施变革重塑工程,将公司功能定位和业务板块划分为战略投资、资本运作、资源配置、科技创新四个部分;大力提升国资运营平台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水平,全面增强企业经营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持续优化完善授权经营机制、市场运作机制、容错免责机制三大机制。实施产业富民工程, 培育打造一批高端产业集群,助推全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助力山区26县培育和引进更多优质产业,提升产业造血能力,培育内生增长动能。实施基金精品工程,根据所属企业主体业务功能不同和团队差异化从业基础, 分别主导发起或参与功能相对明确的政策性基金、特色鲜明的产业型基金和区域聚焦的市县子基金;对重点产业,探索按照“一产业一基金”的模式,设立相应的主题基金;争取省级功能性母基金,适当布局天使、风投基金或参与中早期项目投资。实施多跨联动工程,继续深化与央企在****、科技创新、基金设立、项目投资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参与省市县国有企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开展的上下游垂直整合和水平横向整合,在产业园区建设运营、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加强联动合作;加强与民企之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带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