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规划】四平市广播电视“十一五”发展规划

阅读数:953 文章字数:3226



四平市广播电视“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五年,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市广播电视事业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我市的广播电视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市广播电视局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四平市广播电视“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

(一)技术数字化、传输网络化、频道专业化、媒体集团化是未来广播电视发展趋势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席卷而来,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经过数十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已经和电信网、计算机网一起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的三大基础网络。以数字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广电传输网络传输节目的手段和覆盖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有线电视网以其宽带、高速、双向的优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趋势是数字化和网络化。目前全国广电行业正在积极酝酿数字化电视和多功能开发业务。我市网络传输的节目套数多达三十九套,但是各套节目雷同现象普遍存在,难以满足听众、观众个性化需求,使群众得不到满意服务,因此,频道专业化是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互联网迅速兴起,媒体原有的格局和传播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各种媒体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竞争加剧,媒体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媒体集团化发展已成为一种大趋势、大方向。为应对这种趋势,广播电视自身必须做大做强,走规模发展的道路,建成自己的“航空母舰”和“联合舰队”。

我市的广电事业经过几十年,特别是“十五”期间快速发展,自身规模和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覆盖全市的广电网络大部分完成了光缆改造,这为下一步数字电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数字电视这个有利契机,在国家制定的数字电视发展时间表期限内,积极融入广电发展大潮中,发挥后发优势,迎头赶上,把我市广电事业做大做强。

(二)在市场经济成熟的条件下,要不断深化自身改革,形成自己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全国已经陆续有多个媒体尝试了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面对巨大的受众市场,我们也要在坚持广播电视政治属性的前提下,深刻认识广电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强化资本运营及广告经营、节目经营、网络运营,尽快改变思想准备不足、理论准备不足、人才准备不足的局面,深化改革,尽快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市广播电视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为保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统一的科学发展观和创新、经营的理念,逐步向集团化、规模化道路迈进,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我市广播电视事业跨越式发展。

(二)战略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广播电视事业的战略目标是:坚持以宣传为中心,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努力推创名牌精品栏目。努力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体制。加强新科技的开发和应用,提升装备水平,保证安全优质播出,扩大综合覆盖。继续加快网络数字化建设,强化网络运营。强调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队伍,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在质量、规模和速度上实现重点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三)主要任务

1、广播电视宣传

继续坚持正确宣传为主的方针,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广播电视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继续实施精品工程,全面提高广播电视宣传质量和水平,优化配置频道、频率资源,精心做好节目栏目的调整,办出特色。“十一五”期间争取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4项,有30%的节目、栏目成为受群众喜爱的名牌节目栏目。要保证每年向……台供稿3-5篇,向省台供稿40篇以上。四平电视台平均每年生产电视剧10部(集)左右,并争取获“五个一工程”奖、“金鸡奖”、“飞天奖”。

2、事业发展建设

(1)广播电视网络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广播电视技术,提高我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特别是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建设,2006年年底前完成广播电视覆盖扫盲工作,2010年我市有线电视用户将达到30万户,“十一五”期间内,完成20户以上通电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质量。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传输网的优势,积极开展新业务,扩大有效经营范围,多抓项目,早日形成规模效益。

微波网要进一步充分利用并进一步加以改造和完善。微波网与光缆网互为备份,进一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加快市、县两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升级改造步伐,计划到2010年我市所有县(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升级至750MHZ或860MHZ。

(2)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数字化进程的要求,我市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2008年前完成改造、实现有线广播电视节目的数字化,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中将传输百套数字广播电视节目。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完成光纤化、数字化和双向化改造,开展多种功能的业务传输,成为我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网络,以加快我市广播电视信息化的进程。适应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的要求,力争五年内四平电视台、四平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的采编、录制、播出实现从模拟向数字化过渡。完成我市无线数字广播电视规划,“十一五”期间开播无线数字电视、无线数字广播节目。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步伐

加快广播电视传输工程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工程竣工并实现搬迁过程中广播电视节目少断播或零断播,改变基础设施落后局面,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生产能力和生产质量。加强我市广播电视播出设施改造, 2015年将实现各台站数字化、网络化播出,提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和覆盖质量。实现四平人民广播电台在开播交通文艺台基础上,再增加一至两个专业频道,提高调频广播节目数量和覆盖质量,调频广播节目覆盖四平地区。

(4)扩大广播电视综合覆盖

加快我市直接卫星节目落地建设和管理工作,利用直播卫星提高我市广播电视接收用户数量,发挥直播卫星直接到户的优势,巩固“村村通”广播电视的成果,形成空中有星,地上有网的良好发展势头。

3、广播电视行业管理

“十一五”期间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高效、合理的审批机制、监督机制和协调机制。加强依法行政,加大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对网络经营、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开办视频点播业务的管理工作。继续在系统内强化“创新立业”活动,深入抓好各项指标的落实,切实加强宣传、技术、维护、经营、管理等工作,全面推进广播电视工作再上新水平。

4、广播电视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把领导班子努力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具有领导能力特别是具有改革创新能力的领导集体。各级班子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维护团结统一,增强凝聚力。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增强自律意识和拒腐抗变能力。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市广播电视特点的人事管理机制。在系统内树立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进取意识,激活人事管理制度,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不断加大人才的培养、选拔力度,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提高干部职工文化和业务素质。建立健全吸引人才的制度,广纳社会各界高素质优秀人才,特别是懂经营、会管理、善创新的急需人才,以调整人才结构,发挥人才潜力。继续开展“十佳广播电视工作者”、“五大能手”等竞赛评比活动,并结合实际逐步扩大表彰奖励范围,在全系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带动全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