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南京市电梯安全情况调查报告

阅读数:698 文章字数:1465

南京市电梯安全情况调查报告

2021年,南京市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电梯智慧监管试点城市,南京将全面启动国家电梯智慧监管试点工作,推动南京电梯安全进入智慧治理新阶段。对此,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于2021年5月21日至6月21日在全市范围内就“南京市电梯安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525人,其中男性315人(60.0%),女性210人(40.0%)。接受教育情况:410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调查总数的78.1%,其余115人为大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调查总数的21.9%。年龄情况:18-22岁15人(2.9%),23-35岁260人(49.5%),36-59岁220人(41.9%),60岁及以上30人(5.7%)。职业情况:在校大学生5人(1.0%),企业275人(52.4%),学校及研究机构30人(5.7%),政府及事业单位155人(29.5%),自主创业30人(5.7%),自由职业30人(5.7%)。

参与调查的525人中,79.0%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乘坐电梯,76.2%的人在乘坐电梯时,能看到电梯轿厢内的使用标志、救援标识及使用注意事项。从调查结果来看,83.8%的人在乘坐电梯时遇到过电梯故障,其中有14.3%的人在乘坐电梯时经常遇到故障。当故障发生时,74.3%的人知道正确的处理方法。

调查显示,参与调查者在乘坐电梯时遇到的故障主要包括:电梯不开门或不关门(63.8%)、颠簸震动(44.8%)、噪音异响(41.0%)、电梯轿厢内照明故障(28.6%)、电梯急速上升或下降(25.7%)等。如果发现电梯故障,61.0%的参与调查者会向使用管理单位反映,35.2%会向电梯维保单位反映,3.8%会向电梯监管部门反映。参与调查者反映的电梯问题中,39.0%的问题会在一天之内解决,12.4%在两至三天内得到解决,4.8%在四至五天内得到解决,5.7%的问题解决时间在五天以上。

在参与调查者看来,电梯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包括:电梯后续的检测、维修、保养不到位(77.1%);老旧电梯设备老化、磨损严重(60.0%);人为使用不当,导致电梯损坏(59.0%);使用单位安全意识薄弱,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51.4%);监管落后,相关监督检验标准滞后(40.0%)等。在参与调查者看来,加强电梯安全使用与管理,以下五个方面最为关键:规范电梯维护保养行为,提高电梯维护保养质量(84.8%);落实电梯安全使用的责任主体,对电梯安全使用负第一责任(80.0%);开展电梯专项整治,严肃查处电梯维保、救援违法行为(68.6%);强化应急管理措施,完善突发事故救援机制(63.8%);加大电梯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的安全责任意识(57.1%)等。对于南京市总体的电梯安全情况,满意度为77.1%,表示“非常满意”的人占20.0%。

二、建议与意见

关于如何加强电梯安全使用与管理,参与调查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建议与意见:

第一,落实电梯安全使用的责任主体。切实落实电梯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全力做好电梯安全使用管理、维护保养、检验检测、监督管理等相关工作,确保电梯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乘梯出行安全。

第二,规范电梯维护保养行为。持续加强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监督管理,整治维保市场乱象,规范维保市场秩序,提升电梯安全运行水平,降低电梯故障率。

第三,开展电梯专项整治。围绕电梯安装、改造、维护保养、使用管理、安全状况、检验检测等环节,定期及不定期开展电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严肃查处有关违法违规行为。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