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南京市民文体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阅读数:685 文章字数:1618

南京市民文体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南京市高度重视文化和体育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持续开展文体惠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为深入了解南京市民对文化体育建设发展的评价和需求,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于2021年2月4日至2021年3月4日在全市范围内就“南京市民文体生活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127人,其中男性63人(49.6%),女性64人(50.4%)。接受教育情况:83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调查总数的65.4%,其余44人为大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调查总数的34.6%。年龄情况:18-22岁3人(2.4%),23-35岁68人(53.5%),36-59岁53人(41.7%),60岁及以上3人(2.4%)。职业情况:在校大学生2人(1.6%),企业55人(43.3%),学校及研究机构10人(7.9%),政府及事业单位35人(27.6%),自主创业12人(9.4%),自由职业13人(10.2%)。

参与调查的127人中,68.5%的人在业余时间会参加一些文化和体育活动。在参与调查者中,5.5%的人几乎每天都参加文体活动,23.6%的人经常参加文体活动,56.7%的人偶尔参加文体活动。在参与调查者看来,影响他们参加文体活动的因素主要是时间因素(84.3%)、组织或设施因素(42.5%)、身体因素(30.7%)。调查显示,参与调查者比较愿意参加的文化和体育活动有运动健身(72.4%)、歌舞器乐(34.6%)、节庆活动(33.1%)、书画阅读(31.5%)和公益活动(29.9%)等,而参与调查者参加文体活动的目的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包括兴趣爱好(66.1%)、锻炼身体(55.9%)、休闲娱乐(43.3%)、提高文化素养(32.3%)和打发时间(30.7%)。

从调查结果来看,参与调查者平时主要在全市范围内的文化和体育场所(56.7%)参加文体活动。48.8%的人所在街道社区内有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18.9%的人所在街道社区内没有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参与调查者中,9.4%的人所在街道社区经常举办文体活动,19.7%的人所在街道社区有时举办文体活动,18.1%的人所在街道社区偶尔举办文体活动。他们中,24.4%的人表示所在街道社区设立的文体场所能满足自身的需求,48.0%的人表示所在街道社区设立的文体场所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

调查显示,参与调查者在参与文体活动时遇到的问题主要有:文体设施供给不足(46.5%)、文体活动组织较少(44.1%)、没有时间参加(42.5%)。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加快公共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文体休闲空间(63.0%);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群众文体生活(56.7%);优化公共文体活动场所周边设施,提高群众参与度(55.1%);延长公共文体场所开放时间,让群众充分享受文体场所提供的各类服务(54.3%);企事业单位文体设施适时向群众免费开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51.2%)等。对于南京市的文化体育生活,满意度为76.4%,表示“非常满意”的人占14.2%。

二、建议与意见

关于如何进一步推动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参与调查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建议与意见:

第一,通过政府投入主导、社会组织补充、资源共享互惠等方式打造更多的公共文体活动场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和文化需求。同时,延长公共文体场所开放时间,让群众充分享受文体场所提供的各类服务。尤其是要根据群众的使用习惯,延长周末服务时间,提高公共文体设施的利用率。

第二,积极搭建平台,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基层文体生活繁荣发展。

第三,加大公共文体活动场所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周边公共交通、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方便群众进出,提高群众参与度。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