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 关于老县镇蒋家坪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及广佛镇塘坊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阅读数:763 文章字数:1966

平利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
关于老县镇蒋家坪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及广佛镇塘坊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按照2021年度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视察组,于6月上旬对老县镇蒋家坪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及广佛镇塘坊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并组织老县镇、广佛镇和发改局、财政局、交通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生态环保局、中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广佛镇塘坊田园综合体列入省级重点项目,老县镇蒋家坪乡村振兴示范村列入市级重点项目,暂属政府投资项目。项目确定后,县人民政府分别明确一名副县长包抓,确定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及配合部门,落实项目建设主体责任。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完成项目规划并启动部分建设。

老县镇蒋家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进展情况:项目涉及的六项建设内容和完成情况是:一是蒋家坪秦巴古茶旅游村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规划和招投标;二是新培育茶饮企业2家,完成低产茶园改造300亩,新建高效茶园200亩。目前,当年的茶饮企业培育、低产茶园改造和新建茶园任务已完成。提水灌溉工程完成招投标和建设用地征用,一标段集水井已完成,二标段灌溉管网及自动控制系统建设正在采购材料;三是蒋家坪村级道路提等改造工程,目前G346改线和前往茶山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四是建设两山学院,发展特色民宿客栈3家以上,目前已对原蒋家坪村级小学旧房进行改造,建成“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蒋家坪研学点,对茶山入口停车场进行改扩建,新发展民宿农家乐6家;五是七里沟荣军疗养院及配套水电路设施,目前正在进行土地规划调整和征地等前期工作,道路已开工建设;六是七里沟珍稀植物园项目已完成入园道路和园内部分步道建设。

广佛镇塘坊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进展情况:2019年8月,县委十六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规划建设广佛塘坊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决定》,确定建设项目。项目规划按照建设“陕南山谷原乡型田园综合体”的理念,以村党群服务中心……,配套建设太平河小广场、滨河茶社、秦巴风情街,辐射带动20个农场,项目计划总投资4.5亿元,当年计划完成1亿元。项目共分六个标段,目前项目建设区内道路修建部分完成,已完成四个标段招标工作,尚未开工建设。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1、项目规划设计与国土空间规划不相一致。蒋家坪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中的旅游服务中心、两山学院及广佛塘坊田园综合体景区大门及商铺项目规划部分占用永久性基本农田,用地暂未调整到位,手续未审批,导致已招标的项目难以开工建设。广佛塘坊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与已建成的国家电网330千伏广佛变电站不相协调,影响了项目建设的整体效果。

2、项目招投标不符合相关规定。广佛塘坊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四个标段已完成招标,投资额度4300万元。老县镇蒋家坪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已完成招投标,投资额度3645万元,该项目部分用地属永久性基本农田,用地手续暂未获批准。两个项目专项资金都没有到位,但已完成工程招投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第九条、《政府投资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和《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法〉办法》第三章第十九条规定要求。

3、建设环境保障不够。项目前期规划设计、用地手续办理、招投标等工作用时过长,导致项目开工迟、推进慢。项目土地征用、杆线迁移等问题未能及时解决,影响项目进度。

三、建议意见

蒋家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是贯彻落实…………来陕考察重要指示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平利是市委率先支持的乡村振兴示范县,两个项目都是乡村振兴示范县的示范项目。目前,全年时间过半,县政府及相关责任部门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及时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问题,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推动项目如期建成。

1、及时跟进调整规划。县政府及项目规划部门、项目建设责任单位要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尽早调整项目规划设计,使项目规划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基本要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对不能落地的项目建设内容要因地制宜重新规划建设地点,增强规划科学性,加快项目落地建设,发挥项目建设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2、依法规范项目招投标及建设管理。要严格依法依规管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规范招投标程序,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对建设资金不到位和建设用地未审批的项目不能启动招投标和建设。要策划包装项目,加大对上争取力度,解决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严格落实法律规定,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使项目建设经得起审核审计和历史检验,确保不出问题。

3、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力争项目规划内容全部启动建设。针对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资金、用地、杆线迁移等工作,组建工作专班,进一步夯实责任,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为项目落地建设创造良好保障环境。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