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高中阶段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特别是暂住人口日益增多,高中阶段学位不足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为了尽快促进我市高中阶段学位不足问题的解决,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2年工作要点,常委会副主任邢孔祥率教科文卫工委调研组于2012年4月对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教育局的专题汇报,并分层次、分片区召开了普通高中及初级中学校长参加的座谈会。同时,实地考察了部分中学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调研,掌握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三年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情况
(一)高中阶段教育建设情况。三年来,市政府不断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建设的投入,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2009-2011年,我市高中阶段教育总投入约为 4.7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方面3.78亿元,公用经费方面2840万元,教学设备方面1290万元,“三免一补”方面5500万元。
(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情况。我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稳步提高,均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2009-2011年,我市初中毕业生分别为8266人、9490人和9227人,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分别为7348人、8189人和8212人,毛入学率分别为88.9%、86.3%和89%。
(三)普通高中学位增设情况。市政府及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普通高中学位的增设,大力挖掘潜力,普通高中学位逐年增加。2010年新增普通高中学位956个,2011年新增普通高中学位1019个,2012年计划新增普通高中学位1094个。
(四)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发展情况。我市高度重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该校建筑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共设39个专业,在校学生7834人。2009年至2011年市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学杂费及助学金、设备采购资金约3.5亿元。该校已被确定为高级技工学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了促进学生就业,学校已与省内外68家企业签署就业协议,与26家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就业率达到96%以上。
(五)农村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情况。我市农村地区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人数比例逐年提高。2009-2011年农村地区18所公办初级中学毕业生人数分别为4938人、4771人、4382人,升入普通高中人数分别为857人、921人、1019人,分别占17.35%、19.30%、23.16%。
(六)少数民族学生升普通高中情况。近年来,我市采取招少数民族特招生及“扶弱”招生指标等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普通高中教育,升学率逐年提高。 2009-2011年少数民族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人数分别为771人、1010人、1097人,分别占全市初中毕业生人数的7.66%、10.58%、11.49%。
(七)民办、国企办、部队办普通高中情况。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近年来我市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等多方面扶持鲁迅中学、华侨中学三亚学校的发展。这两所民办学校自2009年以来共招收初中毕业生1984人,其中三亚藉初中毕业生为1304人。海南农垦三亚高级中学和部队办的八一中学,近几年来拓宽办学渠道,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两校自2009年以来共招收初中毕业生2348人,其中三亚藉初中毕业生为935人。
(八)高中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高中师资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实施“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加强教师备课组队伍建设工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促进了高中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12年在职在编高中教师517人,其中硕士学位学历以上的教师13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近三年来,我市高中阶段教育虽然取得一定成绩,毛入学率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相比,与国、省内教育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普通高中学位相对不足。我市2009年至2011年初中毕业生共计26983人,升入普通高中12604人,占46.7%;升入中专及职业教育11145人,占41.3%。尚有3234人没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而直接流入社会(不含义务教育辍学人数),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中阶段普及率90%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造成普通高中学位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对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现有普通高中学校的发展。二是随着常住人口的聚增及农村人口的转移,近年来城区没有兴建新的普通高中学校,需求矛盾变得更加突出。三是普通高中师资不足。四是大学扩招,导向上加大了普通高中学位的需求。
(二)职业教育学生流失过大。三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9年秋季招生至今共招三亚籍学生共7166人,因家庭困难、厌学辍学等原因流失的三亚籍学生共计797人,占11.12%。造成流失原因主要是长期形成的“重普教、轻职教”,“重文化、轻技能”的思想观念。
(三)农村地区教学质量亟待提高。我市农村地区18所公办学校2009-2011年初中毕业生升普通高中的人数分别仅占17.36%、19.08%、23.2%。而我市少数民族大多数都集中于边远山区,教学质量相对更差。2009、2010、2011年少数民族初中毕业生升普通高中的人数分别仅占全市初中毕业生人数7.66%、10.58%、11.49%。造成原因主要是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条件差,引入和留住人才难,教学水平及对教育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四)普通高中班额过大。目前全市公办普通高中生均校舍面积5.63平方米,距教育部规定的1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相差甚远。除2所民办学校外,其余的6所公办高中学校平均班额人数54人,超过国家规定50人的标准,有的班额人数甚至超过70人。造成的直接原因是重视义务教育阶段投入,而忽视了高中教育的投入。
(五)普通高中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高中资师缺编严重。从2010年至今,我市普通高中学位共增加1803个学位,按普高师生比1:14的规定计算,应增加普高教师129人,而现在职编制教师反而减少104人;二是专业结构配置不合理,出现了有些学科教师过剩,有些学科教师奇缺;三是缺少高中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造成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来不重视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六)对民办教育的发展扶持力度不够。一是大部分初中毕业生普遍存在着“重公办、轻民办”的现象;二是省中招办把民办普通高中录取列在最后批次,造成招收优质生源难;三是研究制定支持民办高中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强督导管理及资助改善办学条件等政策措施不够完善。主要原因是市政府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关于扶持、奖励民办教育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不够完善。
三、建议和意见
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逐步普及我市高中阶段教育,为了满足我市未来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打好基础,也是经济社会长远稳定的需要。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大政府投入。市政府要结合我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人口发展趋势,在充分预测高中学位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普通高中建设规划,加大投入,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一是在今后两年,通过增设市实验中学高中部、扩建市第四中学高中部,同时不断挖掘三亚市一中、三亚市二中、市民族中学、崖城高级中学的潜力,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二是再用三年时间,通过规划新建海棠湾中学、南新中学,以及将天涯中学办成完全中学,不断扩大普通高中规模。
(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中职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可度。要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要在“三免一补”的基础上,适当加大生活补助。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抓紧培养和招聘“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拓宽订单式培养渠道,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率。同时,在现有基础上创办三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大专或本科招生。
(三)努力提高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的质量。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健全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建立科学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制度及指标体系,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四)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高中阶段教育。我市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3.53%,加强少数民族学生高中阶段教育,是事关少数民族干部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大事。市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统筹协调、整体规划,采取多种渠道,制定更加优惠政策,畅通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通道,促进升学率逐年提高。
(五)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我市高中学位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高中教师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各专业结构,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完善引进措施。同时,要研究制定倾斜政策,培养和充实优质农村师资力量,确定大学毕业生在农村地区任教最低服务期限。加大力度落实支教措施,尽快促进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六)加快普通高中远程教育系统建设。要加强对普通高中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规划,完善普通高中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办好“空中课堂”、“空中家教”、“空中研训”、“网络课堂”等;要加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工作力度,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育质量;要加强普通高中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及管理,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远程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对教学水平进行定时监测。
(七)大力促进民办、国企办和部队办普通高中教育健康发展。市政府要把民办教育作为我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订具体的扶持政策,加强监督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针对当前我市高中阶段学位相对不足的现状,要引进名校联合办高中和鼓励社会力量办高中,通过引进北师大联合办学及引进国际学校落户三亚,支持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扩建高中部,扶持鲁迅中学高中部建设。同时要帮助我市辖区内由国企办的海南农垦三亚高级中学和由部队办的八一中学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进一步增加高中学位,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