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委
为全面真实地了解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基本情况,为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提供详实的依据和材料,4月上旬,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工委委员、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工商局负责人组成专题调研组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到崖城镇意源养殖有限公司、育才镇立才合顺养猪场、市第一农贸市场、市农残定量检测实验室、东吉水产食品有限公司、部分乡镇农药店及农资服务中心进行了实地察看和座谈交流,并组织凤凰镇、吉阳镇政府分管领导、人大代表、村书记或主任、村级安监员及瓜菜种植户召开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座谈会。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减少散户型生产模式
1.发展标准生产。目前,我市已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3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06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社10家,市级示范社19家。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和“合作社+农民+基地”等生产管理模式,带动农户2万多户。全市通过认证的基地达到39个,发展无公害瓜果菜面积约17.5万亩。据统计,我市通过“三品”(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认证的农产品有38个,累计注册31个农产品商标,拥有“南山寿果”、“绿岛南果”等驰名中外的品牌。
2.推广优质种苗。目前,我市种植业良种覆盖率为90%以上,通过大力推广抗病丰产适销的新品种,如超级杂交水稻、金密6号、热研一号苦瓜等,从源头上减少农资投入品的使用;畜牧业良种覆盖率为80%,注重本地山羊、本地芒果鸡、五指山猪品种的保种和选育,采用人工授精和牛羊良种胚胎移植技术,提高禽畜免疫力、抗病力,保障食用安全。据了解,正在崖城镇建设的市优质蔬菜开发中心基地项目,预计总投资5400万元,通过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措施和手段,年生产各种优质种苗1.1亿株。
3.加大农技培训。目前我市市、镇两级共设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2个,其中市级5个,镇(区)级7个。全市推广机构实有人数224人,其中市级82人,镇(区)级142人。通过应用电脑、电话、电视“三电合一”,农民田间学校等模式,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减少农资投入品的使用,提高农户安全生产意识。如2011-2012年,我市共组织各类安全生产、瓜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海南经济特区农药管理若干规定》、56种禁用农药等培训班130多期,接受培训和咨询的人员达2万多人。
4.推进绿色防控。我市从2008年开始示范推进太阳能灭虫灯、粘虫板等绿色防控配套设施建设,总计为我市4.3万亩冬季瓜菜生产基地配套了“太阳能灭虫灯+黄板+蓝板”的病虫害绿色防控设备。经试验证明通过生物农业和物理防治技术,每亩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30-40%,既有效地减少了虫害,降低了农药使用频率,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户的收益。今后我市拟通过发动生产者参与,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创造更加安全的大环境。
(二)改革农药经营体制,规范农资投入品交易行为
根据省农业厅工作部署,2011年8月,我市开始进行农药零售经营体制改革,截止到2012年10月,全市共有142家农药店获得资格,并已全部交纳完20万元农药质量及药害事故赔偿保证金,获发了新的《农药零售经营许可证》。目前,我市正在对其他未获取农药零售经营资格、农药经营许可证过期的农药店开展全面清理工作。同时,有关部门还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日常监督抽查,来规范农资投入品交易行为。如2011-2012年度,我市共投入27万元在瓜菜生产、上市高峰期连续播放6个月公益广告、悬挂300多条横幅、发送安全生产短信1000余条;2011-2013年,累计抽检了140多种常用常规农药,对70多亩发现含禁用农药的瓜菜田进行了现场铲除。其中,2011年发现12种、2012年发现6种,2013年已发现5种。根据我市的报送情况,省农业厅在全岛下架23种涉嫌农药。另外,我市还实行有奖举报制度,严厉打击销售、使用、运输、储存禁用农药的行为,举报查实者最高奖励10万元。2011至今,先后发放了举报奖金3.7万元。
(三)加大监管经费投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据统计,2010年-2013年,我市先后安排了1155万元、575万元、902万元和777万元,用于检测机构、检测队伍的运转和新技术的推广。建成了“1个市级检测中心→2个区域检测站(东西片区)→10个镇级检测点(含国营农场)→128个基层检测服务站(村委会、企业、合作社和批发市场等)”的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其中,2012年8月正式成立的三亚市现代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每一季度对全市田头农产品进行抽样和定量检测。据了解,2012年该中心共完成样品定量检测698个,铲除不合格豇豆12亩,并对造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追溯;东西片区检测站主要负责海棠湾、崖城交易市场瓜菜的快速抽样检测,执行24小时值班制,逢交易必抽检。2012年,2个片区共抽样18万多份,发放《海南省冬季瓜菜农残检测报告单》(简称“合格证”)1.6万多份,快速检测合格率为98.49%;镇级和基层检测服务站(点)主要服务辖区内冬季瓜菜质量安全,共招聘村级安监员221名,其中每个镇配备4-5名,每个村委会配备2名,南滨、南田、南新、立才四个国营农场配备18名安监员,各农场配备3-6名,为田头瓜菜进行快速抽样、检测,并监督指导农业技术服务与培训、农资经营行为。另外,我市有关部门还在崖城高速入口设立了瓜菜持证检查站,强化离地通行证制度,24小时对离开崖城交易市场的瓜菜运输车进行持证检查,无证不得离开。
(四)强化农贸市场管理,做好流通环节快速抽检工作
据统计,我市现有农贸市场28家,摊位数5227个,出租门面575间,已有4个农贸市场完成升级改造。其中,第一、第三市场由三亚市国资委监管,是独立经营的国营市场,被省工商局评为“文明农贸市场示范单位”。在货源管理方面,我市有关部门严格督促农贸市场或超市等农产品经营户履行进货查验、索票索证制度,把好进货关;在综合环境方面,我市有关部门制定了多个工作方案,成立了农贸市场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小组,与市场开办者和经营户签订责任状,每月对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进行评比,按照农贸市场规范整治量化标准打分,并及时通报评比情况;在快速抽检方面,市工商局于2004年成立了检测室,配备了快速检测车2辆、多功能食品检测仪、病害猪肉检测仪、茶叶农残检测仪等快速检测仪器及设备,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人,对全市农贸市场开展流通环节快速抽检工作,做到每月每个农贸市场至少抽检2次。据了解,2012年,市工商局检测车对5831个蔬菜样本进行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合格率达到了100%。
二、存在问题
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安全检测设备落后,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我市现有的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验室普遍规模小,检测设备可检测项目少,缺少微生物检验设备,快速检测设备技术落后,重现性差,结果不稳定,同一份样品,几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无法对快速检测结果进行权威性界定。市农产品检验检测预警中心由于土地定性问题动工迟延,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缓慢,预计要5到8年之后才能申请定量检测资质认证,目前仍无法出具可以作为执法依据的检测报告。专业技术人才建设方面,存在检测人员与管理人员混岗、待遇低、流动性大、人手不足等问题。如我市村级安监员的工资每月只有1000元,低于我市现行最低的工资标准1050元,而且发放不及时。据部分安监员反映,他们2013年1至4月的工资到4月份才发放到手。由于人手不足,每年11月至来年5月,我市冬季瓜菜生产和上市高峰期,低下的检测效率与快速的市场销售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当需要对瓜菜所含农残成分进行甄别时,定量检测又需要至少8小时,容易造成“滞销”和“烂市”。
(二)散户购药用药隐患大,农资监管队伍建设落后
目前,我市瓜菜生产仍以散户为主,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还相对较低,有的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的配药用药技术,或者购买到假冒农药、过期农药,导致防治效果缓慢、无效,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药效,存在私下购药、用药、混合配制农药形成违禁成份等违法、违规行为。我市在田头进行的定量监测能够较精确地反映农产品质量情况,但主要以抽查为主,无法实现全面覆盖,且耗时较长,不符合市场交易的要求。有的农民为了随行就市,提早于安全间隔期进行采收,使我市离地瓜菜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此外,由于用于绿色防治的生物农药药效慢,药效不持久,对幼虫作用低,大部分散户对这些绿色防治技术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还存在偷盗太阳能灭虫灯电池的行为,这些都增加了我市推广绿色防治的难度。在监管队伍建设方面,据了解,我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有13人,其中负责农资监管的人员只有6个,工作量大,人手不足,监管不到位在所难免。加上我市对农药进行成分鉴定,需送检广州,时间长、耗资大。部分高端农产品,如黄秋葵、草莓等,生产成本高,价格贵,农户不愿配合安监员免费提供检验样品。凡此种种,导致我市农产品存在重大的质量安全隐患,任何一个环节或方面出现差错,质量安全问题随之暴露无遗。
(三)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缓慢,配套管理检测设施简陋
农贸市场是城市公益性、功能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是事关群众利益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民生工程。然而,我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一直进展缓慢,部分农贸市场交易设施简陋,垃圾桶、垃圾筐等保洁设施不全,排污设施不完善,保洁人数少,垃圾随意堆放,地面污水泥泞,少数群众乱吐槟榔水,导致农产品在存储流通过程中发生二次污染。调研发现,我市大多数农贸市场没有规范的瓜菜农药残留检测室,全市只有第一、第三市场的配套检测仪器勉强符合标准,其他市场只配备了简易的检测设备,农残速测设备简易落后,同时又缺乏专业的检测人员,遇到设备损坏、检测人员请假等情况有些农贸市场根本无法做到日检日示。
(四)水产养殖场部分无证,少数三项记录不全
2012年,我市水产养殖面积达1093.96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481.49公顷,淡水养殖面积612.47公顷;全年水产养殖总产量8236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5583吨,淡水养殖产量2653吨;2012年生产淡水水产苗种0.10亿尾,海水鱼苗3670万尾,对虾种苗4.82亿尾。全市340家水产养殖企业(场),数量较多,分布不够集中,由于产业调整及市政规划,一些水产养殖企业(场)不符合养殖证发放的条件,暂时处于无证养殖的状态。我市有关部门每季度对25家水产养殖企业(场)进行现场检查并立刻进行整顿和处理,检查发现我市一些水产养殖企业(场)还存在管理规章制度不上墙、违禁药品清单不张贴、饲料和药物混放,不按规定做好生产、用药和销售记录,违规使用药物等问题。
(五)禽畜市场监管不力,定点屠宰点分布不合理
近几年,我市有关部门大力整治非法生猪屠宰市场,使私宰肉品上市交易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我市没有定点屠宰厂(点)的规划权,现有的定点屠宰厂(点)又布局不合理,往返成本较高,个别养殖户不愿前往,私宰点应运而生。私宰点卫生环境差,一般都是用摩托车和铁笼改装的简易三轮车运输,不符合屠宰、加工、运输“三不落地”的要求,面临二次污染,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我市凤凰镇农贸市场猪贩在打击生猪私宰时,集体罢市,造成三亚湾周边旅游酒店,肉品供应困难,为化解各方矛盾,稳定市场,我市有关部门只好派出检疫人员到现场检疫,并予以适当的改造临时允许这个私宰点进行生猪屠宰。
三、意见和建议
今年初,在…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时任…副总理李克强强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食品安全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考量。农产品是各种食材的初级来源,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我市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的长远眼光,科学持续的发展态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大问责力度,保障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进一步加强检验设施建设,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更新现有实验室的陈旧检测仪器,弥补现有实验室缺少的检测功能;增加维护仪器设备、定期更新试剂试药以及在检测过程中采购样品的经费;对现有人员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对外交流,提高检测能力;逐步扩大检测实验室规模和增加检测工作人员数量,提高生产和上市高峰期的检测效率。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提高我市四级检验检测体系检测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如适当增加交通补助、高温补贴,稳定检测队伍,减少人才流失。有关部门应加快村级安监员工资拨付下发的速度,避免再次出现工资发放延迟的现象。另外,我市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市农业局,加快我市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的建设步伐,加快引进高技能人才,使我市能够尽快申请定量检测资质认证。
(二)进一步扩大标准生产规模,加大农资监管力度
有关部门要继续坚持以已有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为抓手,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头作用,运用土地确权工作和流转信息平台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通过联合种植、品牌加盟等方式不断地提高分散农户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并加大投入引进抗虫、抗病、高产的新品种,向广大农户推广安全生产、优质栽培、物理防治、生态控制等措施。同时,要求享受我市现代农业扶持资金的龙头企业,每年定量完成农民技术员的培训任务,在农民群众中树立一些技术上的先进模范,给予一定的奖励,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降低分散农户用药用肥存在的安全隐患。要进一步加强我市农资监管队伍建设,增加人数,提高经费,针对重点和敏感农资产品不定期开展专项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创新农资经营模式,如尽快普及电子台账制度,引进大型农资超市,通过加盟连锁,统一进货渠道,统一配货送货,既保障农资产品的质量,推进红盾护农,又方便溯源工作的进行。
(三)进一步优化农贸市场配置,减少流通环节隐患
我市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快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进度,逐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增加保洁员、垃圾桶的数量,改造污水排放设施,明确功能分区,要求开办单位每年从总收入中提取固定的资金比例,用于场内设施的维护和维修。建议我市有关部门为我市其他非国有农贸市场配备规范的瓜菜农药残留检测室给予一定的补贴,扶持他们购置符合标准的快速抽检仪器,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或者采用统一招聘的方式下派到各市场轮检。市工商局要进一步确实落实并逐步加大每月对农贸市场的抽检力度。农贸市场建设管理涉及部门多,因此市规划、国土、住建、工商、商务、卫生等部门要形成监管合力,就农贸市场的综合管理、环境卫生、日检日示、限塑等工作事项,扎实开展整治行动,不断强化农贸市场监管责任,为市民营造一个干净、放心的买菜环境。
(四)进一步做好水产品常规检查,督促养殖户办证
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强对我市水产养殖的常规检查力度,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对我市水产养殖产品的快速抽样检测、无公害养殖宣传、技术推广培训的力度。建议在每季度认真完成25家常规检查工作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工作量,扩大检查范围,对检查中发现的三项记录不全、管理制度不上墙、违禁药品清单不张贴、饲料和药物混放、违法违规使用药物等问题,在严格查处、责令整改后,要进行跟踪检查,对屡次违法违规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针对无证生产的情况,建议我市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摸清我市水产养殖无证的主要原因,督促符合条件的养殖企业(场)尽快组织相关材料,申请办理水产苗种及水产养殖的相关手续,使我市的水产养殖生产合法有序地进行。
(五)进一步加大私宰打击力度,强化定点屠宰制度
有关部门要继续强化对零散禽畜养殖户的生产、消毒、防疫、卫生和检验的监管,对没有耳标、没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市场外交易加大查处力度,组织工商、农业、动检等部门继续对我市农贸市场,尤其是吉阳、凤凰和荔枝沟市场进行拉网式检查,拆除私宰设施,改造临时屠宰点。加大对私宰的处罚力度,落实对有关部门的问责,加强宣传引导零散养殖户进行定点屠宰,加快凤凰镇屠宰点建设进度,提高我市现有定点屠宰场的利用率,处理好新上马的肉联食品加工企业项目与我市现有屠宰厂的关系,扶持现有屠宰厂采购标准配送车,建设排泄物发酵池、污水处理等功能性设施建设。同时,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强市场管理,加大检查力度,要求农贸市场、超市摊位,酒店餐厅门口公示肉品的“两证”,形成多重监管的常态机制,筑牢安全防线,确保“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