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扎南村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摸清扎南村基本情况,积极探索出符合扎南实际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耿的指示和要求,市人大办、天涯区人大办组成联合调研组于2月28日至3月4日,采取全程蹲点调研方式,对扎南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为期5天的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工作开展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耿高度重视本次调研工作,对开展本次调研的目的、任务、方式等方面作出了指示和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荣延松亲自送调研组到扎南村,并主持召开工作会议,向调研组成员和扎南村“两委”班子成员提出了具体要求。调研期间,调研组6人分为3个小组,每组由1名扎南村“两委”班子成员陪同,深入扎南村下辖的8个自然村,采取上门走访和召开座谈方式开展工作调研,共走访262户,召开座谈9次,基本做到全覆盖。调研中,在扎南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调研组对扎南村委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村民收入、产业发展、创业就业、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推进等情况有了基本了解。调研结束后,调研组及时整理调研情况,结合扎南实际,形成本报告。
二、扎南村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
扎南村辖区面积33.3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林地4616亩,耕地896.23亩,水田583亩,橡胶地约4200亩,下辖有8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1676人(其中年满28岁以上未婚男性200人),总户数330户,建档立卡脱贫户88户 420人、低保8户11人、特困17户17人、监测户3户7人。2021年全村年人均收入18253.4元,其中88户脱贫户年人均收入17213.71元。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以来,扎南村“两委”班子搭建组织振兴平台,认真贯彻天涯区关于乡村组织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压紧压实以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主体责任,强化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目标任务,切实将抓党建工作成果辐射到乡村振兴工作各个方面。严格按照“双争四帮”(“双争”即个人要争当优秀第一书记,所在村党组织要争当优秀基层党组织。“四帮”即帮党建,加强基层组织;帮发展,推动精准扶贫;帮民生,为民办事服务;帮稳定,提升治理水平)的要求,完善治理体系,加强村民道德建设,村民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建立健全“一核两委一会”(“一核”是指村党组织,“两委”指村委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一会”就是村务协商会)治理结构,继续推行“四议两公开”(“四议”是指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是指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工作要求,乡村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积极探索和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种植产业,全村共种植槟榔5800余亩,由于槟榔市场价格持续攀升,基本每家每户均种植槟榔,为村民带来一定的可观收入。二是村委会与海南星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联营合作,启动了500亩林下红豆杉及益智、白芨、金线莲等南药种植,但由于气候、土壤以及价格不高等因素,目前南药种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三是村委会与海南卜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引进育才五黑鸡特色养鸡场项目,其中区政府投资约1000万。目前各项硬件设施建设已完成,计划在今年5月份养殖4万只五黑鸡,通过绿壳鸡蛋产生经济效益,村委会享有20%分红。四是发展庭院经济,目前共种植金椰子3256株,红心菠罗蜜2784株,但由于种植比较分散、不成规模,未能形成产业链。
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根据《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扎南村开展了卫生环境与生态环境整治,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均得到较大改善。目前,扎南村八个自然村已基本完成道路硬化与危房改造,户均配备厕所,村内环境卫生干净,村容村貌比较整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融合度不够,存在“两张皮”现象。支部在发挥组织实施、引领带动、督促落实的核心作用方面工作方式相对简单、凝聚人心不足。驻村第一书记在指导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的力度不够、办法不多。村“两委”班子通过抓基层党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意识不够强,主观能动性不足,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依赖思想还比较严重,工作上拘泥于上级党委怎么安排、领导怎么部署,对如何通过以抓党建带动乡村振兴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意识不强、点子不多,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试的精神;对如何结合扎南实际闯出一条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缺乏深入思考和深入调研;对如何结合扎南实际贯彻落实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管理三年提升行动,缺乏针对强、立足长远的配套实施计划。
(二)乡村产业发展空间小,可持续发展难度大。由于扎南地处生态保护核心区和饮用水源地,乡村产业发展受到制约,主要存在以下不利因素:一是扎南村地处坡地,土地分布不集中,难以形成规模种植,给集体经济发展带来困难。二是因生态红线限制,丰富的旅游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通过发展旅游业增加村民收入难度大。三是由于搭建棚户养殖报批受到严格控制,给成规模发展林下养殖带来困难。四是由于黄叶病侵袭,市场价格波动大,导致槟榔产业逐年减产,村民收入受到影响,可持续发展程度不高。
(三)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缓慢,人居环境还需不断改善。一是公共基础设施不够配套。虽然在村道硬化、危房改造、卫生设施、路灯安装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仍需进一步加大扎南美丽乡村建设力度,部分项目基本处于停工状态。加油、红星2个村小组入户路未进行硬化,村民出行不便;南进、新村等村小组铁皮屋顶还未全部完成;部分公厕、垃圾屋未完成装修,无法使用;除扎南村委会外,八个自然村没有公共停车场,影响村道交通,等等。二是红星村村民住房困难。该村40多户240余人,均居住山坡上,出行不便,由于房屋周边土地归属于三亚林场,加上此处建设用地匮乏,报建非常困难,三代同住情况较为普遍。如红星村民盆国华家庭祖辈三代同堂,21口人居住60多平米房子,生活非常不便。三是文体活动设施不配套。每个村民小组虽然设有文化活动室和体育场地,但没有配备篮球、排球等健身运动器材;村小学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体育活动器材,但是因使用时间长、频次高等,器材陈旧,存在安全隐患,无法再使用,多次向教育部门申请补充,但至今未得到落实。四是农业生产设施不够完善。年度修缮水利资金供给不足,致使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缺口,部分村小组农业灌溉用水困难,部分农业生产机耕道未硬化,给村民耕作、搬运农具带来不便。
(四)村民外出就业率低,就业形式单一。一是受地理位置偏远、文化程度低、家庭观念强、生活散漫、城里生活节奏压力大等因素影响,习惯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固守自己一亩三分地,外出务工就业愿望不强,积极性不高,对公益性岗位和兜底保障政策的心理依赖较重。据统计,全村共1676人,外出就业人数仅169人,不到10%,且大多为女性。二是部分男性村民因缺乏一技之长、工资待遇不高等因素,外出务工几个月就返回村里,选择继续耕种或打零工。三是因长期生活在山区,接触新鲜事物少,信息不灵通,通过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的信心不足。
四、意见建议
扎南村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耿联系包点村。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市人大常委会、天涯区委区政府、扎南村委会工作职能,现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加强“两委”班子建设,提高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一是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不断提高两委班子成员抓党建工作能力,以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努力把扎南党总支建设成带领群众致富的坚强领导核心,建设成基层党建示范点、创新点、联系点。二是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注重发展文化程度较高、“双带”能力强的青年农民、返乡务工人员入党。三是全面提高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带头增收致富,以自身影响力带动群众提高发家致富能力。四是注重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不断增强村党支部的政治功能,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和美丽乡村三年行动在扎南村有序、有力、高效推进。
(二)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子。一是利用坡地发展林下经济。扎南村以坡地、林地为主,在不违反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如在村周边种植槟榔、橡胶等作物的坡地套种黎药、南药等药材。在大规模种植前,由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牵头,村委会配合,邀请省黎药苗药研究所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先开展小范围试种,试点可行后成片种植,并形成产业链,增加居民稳定收入。二是发展槟榔等产业。针对槟榔黄叶病侵袭问题,由天涯区政府组织有关黄叶病防治技术团队,驻村开展黄叶病防治技术培训,定期开展病害防治,力争将黄叶病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如若部分槟榔园地遭到黄叶病侵袭不宜再种植时,可套种泰国8号菠罗蜜,保证村民有稳定收入。三是发展庭院经济。在现有庭院经济的基础上,由村委会对扎南庭院经济发展进行整体谋划,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发动村民,扩大金椰子、红心菠罗蜜种植规模,加大鸡鸭鹅饲养力度,增加村民收入。天涯区政府在苗圃采购和种植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
(三)组织开展现场体验学习培训和村民技能培训,帮助党员干部开阔视野和村民拥有一技之长。加强现场体验学习培训。由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组织扎南村“两委”班子成员、各村小组组长、部分党员和退伍军人赴崖州湾科技城、中央商务区、亚龙湾玫瑰谷乡村产业发展等地进行现场体验学习培训,感受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三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了解三亚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帮助扎南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不断开阔视野,拓宽工作思路,转变思想观念,结合扎南实际,因地制宜,找准扎南美丽乡村发展新路子。加强村民技能培训。创新村民工技能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由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牵头、扎南村委会配合,通过委托第三方服务方式,有计划地分批组织扎南适龄村民开展厨师技能培训,帮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并帮助联系安排就业,增加村民稳定收入,通过“一户带一户”“一村带一村”,帮助扎南村民打上厨师工、吃上厨艺饭。村委会要针对村民外出愿望不强的问题,村“两委”班子要做好村民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思想发动工作,充分利用村里外出就业致富的鲜活例子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外出就业信心。
(四)加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从调研情况看,扎南美丽乡村建设任重道远,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乡村高效治理等方面还比较薄弱。天涯区政府加大对扎南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继续推进扎南生态人居环境、农业基础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农田机耕道建设,保障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顺利推进。针对文化体育设施老化陈旧问题,天涯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力所能及予以更换,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可通过捐赠方式解决一批。针对红星村小组村宅基地严重缺乏、老百姓住房困难的问题,由天涯区政府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有计划组织红星村部分住房困难的村民移民安置到立新扎云村(政府划拨的宅基地)。针对岭曲村小组宅基地少、村民住房困难等问题,按照报建程序,将现有一层的平房建成二层半但不超过175平米的住宅,缓解村民住房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