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街道办事处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阅读数:723 文章字数:6113

街道办事处2023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度以来,XX街道在介休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街道党员和干部群众,全面贯彻会议精神,主动作为、奋勇争先,开创了XX发展新局面,促进各项工作落细落实。现将XX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强化党建,筑牢思想阵地

(一)紧抓日常学习,补足精神之钙  

街道党工委坚持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通过每月党日活动、周一例会学、个人自主学、“学习强国”平台,不断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理解能力。今年以来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14次、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88次、例会集中学习45次;…召开后,第一时间部署,举办…精神集中培训班 2次,200余人次参与了轮训,社区党组织进行了兜底培训。

(二)细抓支部建设,筑牢阵地之基

2023年机关党支部转入正式党员3人,目前有党员27人,于7月初进行了支部换届选举,选出书记1人,委员2人。6个社区党支部紧抓特色亮点,如新华北街社区党支部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建设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为目标,以实施“五星联创”工程为抓手,积极探索并创新打造“新聚力 心服务”的“新连心”党建服务品牌。花园街社区党支部为进一步做好“社区吹哨 党员报到”党建服务品牌,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发挥社区领导核心作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促互助的良好氛围,做到思想工作联抓、志愿服务联动、文明活动联创。

(三)狠抓作风建设,拧紧廉政开关

街道党工委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积极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收看警示教育片3次,在春节、元旦、国庆、五一等关键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廉政谈话提醒,防止“四风”反弹。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党内法规,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四)严抓主题教育,筑牢信仰基石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街道党工委把抓好党员教育作为当前最重要政治任务。一是班子带头,造浓氛围。坚持领导班子会议“第一议题”学、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主题教育读书班集中学、走进红色史迹现场感悟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加强领导,高位布局。街道党工委于918日召开主题教育工作部署会和业务学习会,制定《实施办法》,在街道党校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及科室、社区骨干党员轮训,培训280余人次。三是夯实主体,全面铺开。明确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支部制定了党员分类学习台账、支部学习计划,截至目前6个社区党支部召开集中学习54余次,各支部开展交流研讨24次,班子成员讲党课14场。街社两级结合小区党建、老旧小区改造、冬日供暖、环境整治、物业管理服务等民生事项,走访群众50余人,收集意见建议33条,查找问题16条,全部纳入台账,推进一项、销号一项。四是树立标杆,强化引导。各支部党员结合工作岗位开展“立足岗位办实事”108件,选树典型2名。

(五)真抓小区党建,激发干事热情

健全治理体系,组织网络“一铺到底”。街社两级紧紧抓住居民小区这个基层治理的最基本单元,围绕党建聚合力工作部署,把构建全覆盖小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率先突破的重点,按照“就地就近、党员主导、资源整合”的思路以小区片区为单位,所辖小区64个,其中,有物业小区29个,无物业小区35个,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单独建、联合建等方式成立小区党组织18个。如祥和嘉园小区联合党支部采用联合建,推行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由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任小区党建工作指导员,全程指导小区党建工作。同时让科级干部和在职党员到小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目前已有35名科级干部、55名在职党员报到,担任第一书记、兼职委员、楼栋长等职务,变小区“居民”身份为小区“服务者”。中行小区党支部实行“党建引领+居民自治”,通过“推头雁、定制度、搭平台、优服务”四步走工作法和“123N”工作机制,推动小区自治纵向治理有责,横向协调顺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目前在小区规划停车位122个,小区自筹6.2万余元安装了监控设施、门禁系统、充电桩,改善了办公设施,解决房顶漏水、水泵更换等问题。

二、聚焦安全,筑牢安全防线

(一)抓安全、保稳定,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街道安全生产委员会“双组长”制度,加强领导、建立机制,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落实。2023年以来,共召开安全生产例会12次、开展专项行动专题部署会70余次。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695家次,发现一般安全隐患695条,均已全部整改到位。深入推进各专项整治。全年共制定18份专项工作方案,涉及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防汛、应急管理系统城镇燃气专项整治、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等行业领域。打好汛期防汛主动仗,坚持“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原则。汛期期间,街道共排查149/次,发现一般安全隐患4条,均已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完毕。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街道对标对表,准确统计本辖区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等包保主体信息307个,确定干部包保90人,全部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分别建立了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并上传APP。开展餐饮场所燃气消防安全检查及APP录入工作,辖区目前使用燃气的餐饮场所共99家,已按要求全部录入APP

(二)抓治理、促和谐,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街道以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为牵引,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深化市域社会治理为着力点,从国家安全、矛盾排查、社会治理、平安创建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加强辖区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优化平台使用,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截至目前,采集并上报事部件16414件,其中风险隐患类事件3215件、治安问题类事件13199件、矛盾纠纷43起,处置率均达100%;受理行政执法事件97条,已全部办结;智信APP、微信随手拍经办案件231条,已全部完结。二是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共调处矛盾纠纷86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起,婚姻家庭领域4起,邻里纠纷44起,物业纠纷26起,其他纠纷11起)。三是守好“信访防线”,信访治理能力进一步强化。聚焦重点信访问题,落实重要访情及时报告制度,落实重点人员“五包一”责任制。四是完善机制,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街道司法所与派出所、综治中心、社区调委会联合调解,每月不定期进行治安形势分析,形成分析研判报告。截止目前今年已成功调解案件21件,口头调解33起,辖区内无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群体性事件、“民转刑”案件发生。

三、关注民生,统筹各项工

(一)抓民生、暖民心,纾困解难保障民生

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筑牢基本民生保障网。一是完善社会保障。截至目前,共完成低保复核6986人,为264名残疾人发放残疾人补贴,开展儿童活动8次,老年活动3次。居民养老:街道已完成居民养老保险征缴工作,共计为501人办理了参、续保手续,缴费29.7万元,补充保险96人,缴费6.28万,60周岁以上待遇领取认证174人。居民医保:督促94人补缴2023年度的居民医保,为109名新生儿办理了参保登记手续,为145人办理了新参保手续,为辖区的参保居民出具意外伤害证明25份。就业帮扶:新增就业登记人员1050人,新增农民务工人数558人,组织299人参加了14个班次的技能培训。二是落实卫计惠民。全员信息网共有常住人口32547人,计生类保险、意外伤害险参保109户,合计10900元。老龄健康服务:80-89周岁老龄补贴人员共180人,共计发放36000元,90-99周岁人员10人,共计发放4000元,重阳节特困补贴6人,共计发放1800元。三是提高退役军人服务水平。街道退役军人总数为965人,建档立卡960人,优待证申领951人,退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23人。新增光荣牌16块,对14名老年退役、伤残退役军人、32名优秀现役军人家属等群体进行走访慰问。四是完成征兵任务。街道深挖适龄青年,兵役登记161人,共计12名新兵参军入伍。五是助力市场主体倍增。新增个体工商户404家。     

(二)听民声、聚民意,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聚焦民生实事,推动人大、政协等工作走深走实。人大工委建设“站、点、岗”三级体系平台,做到人民有所呼,代表有所应,今年以来,街道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45件,利用智慧人大平台履职300余次,收集到教育、医疗、科教、城建及民生领域的意见建议60余条并在市人大八届五次会议上提出11条意见建议,提高了人大代表履职的成效。政协搭建“有事来商量”协商议事平台,通过商量出共识、出办法、出团结。政协联络组通过社区报送、居民反映、线上留言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确定了全年7项协商计划,目前7项议题全部得到解决。通过“有事来商量”的三级平台共解决4件居民实事,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增强。街道工会联合会认真落实职工互助医疗保险、福利发放等政策,建设“职工之家”“爱心驿站”活动阵地,定期组织开展书画摄影征集等活动。妇委会充分调动广大女职工的主动性,培植良好家风,彰显巾帼力量,设立妇女之家、巾帼志愿者服务站,崇文街社区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团工委积极发挥基层团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做好青年人才联系培养和服务引领,一是做好团员关系转入转出审批,2023年接收青年180人;二是用好青年之家、智慧团建线下线上平台,开展团课学习、组织青年活动,共开展12场活动。

(三)抓基础、补短板,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街道按照“坚持内在品质与外在气质“两手抓”、规划建设与管理服务“两手硬”,建设更宜居城市,让群众生活更美好”的要求开展工作。一是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工程涉及12个小区,28栋楼,受益住户843户,建筑面积99600平方米。在原有的上下水管网、外墙保温、小区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改造项目基础上,新增居民屋顶防水、室内窗户的更换等项目,截至目前,大部分小区地下管网、地面的硬化、外墙保温、屋顶防水工程已施工完毕,部门小区窗户正在更换中,教委、工行三号楼、介中宿舍小区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二是智慧小区建设工作:制定《介休市XX街道办事处智慧小区工作推进方案》对试点小区网格员、物业和社区人员进行集中业务培训,目前数据已全部导入,小区内监控系统已经全部移交物业并投入使用。三是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先后对工行宿舍、变电站宿舍、花园东西巷等一些无人管理小区内存在的白色垃圾、公共区域杂物、绿化带内枯枝、牛皮癣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行动;联合辖区农业局、博来物业等单位对小区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出动人员共计100余人次,出动机具3台,清理卫生死角70 余处,清洁城市家具12处,以实际行动为辖区居民营造了一个干净、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聚焦重点,打造特色亮点

综合行政执法:依托“网格员吹哨 执法队报道”机制,对照下放权责清单目录,开展日常行政检查,在首次联合执法行动中,当场下发《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5份,属介休市首次开出乡镇街道消防管理罚单。全年,开展行政检查30次,发现消防类问题5个,现场整改完毕。联合市消防救援队针对下放四项消防行政执法职权相关内容开展联合执法,共排查发现消防类问题5个,进行行政处罚5次,责令居民立即整改。

完整社区建设:街道介公东路社区坚持以党建为领航、社区为基础、多元为核心,打造服务便民化、服务智能化、治理规范化完整社区。多方联动,打造便民服务圈。介公东路社区发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引擎作用,搭建“六方联动共建共创”服务平台,深化“五单闭环处置机制”,发挥六支党员志愿服务力量,积极探索小区联合党支部引领下的“红色物业”基层治理路径,形成包含社区、物业、驻区单位、小区村委在内互联共建的强大合力,共同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让群众生活更暖心、方便、美好。多点发力,打造养老服务圈。社区党支部积极推动博来物业成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社区食堂,打造“以居家养老为主、日间照料为辅、机构养老为补充、社区嵌入式小型机构为实现体”的三位一体融合式的“社区为老服务一刻钟”的居家养老服务圈,全方位满足了辖区老年人在生活照料、餐饮住宿、卫生健康等方面的需求。自日间照料中心开始运行以来,每年服务人数达两万余人次。多维提升,打造智慧治理圈。社区积极创新智能化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因地制宜将现代科技手段及数字化信息技术引进社区治理,搭建数字化网格、智能化互动、协同化治理的长效运营平台,将一系列细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送到居民家中。

社区特色:崇文街社区以“五联建设”入手,构建起全区域统筹、全方位联动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介公东路社区“红色物业”成为推动小区治理、服务群众的“新引擎”;新华北街社区建立“金融+社区”合作关系,为民生工作注入“新活力”;花园街社区“爱心超市”探索出“党建+服务+扶贫助困”的社区管理新模式,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新转变”;安康路社区“三微一体”小区党建品牌,助力老旧小区自治“开新局”;文苑街社区“社校联动”,开展线上线下知识技能培训,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五、2024年工作计划

今年来,XX街道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抓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力度不够,形式有些单一、制度贯彻落地还需进一步做到善始善终,后续跟进督促检查的制度还有待完善等。2024年工作当中,XX街道将:

(一)强化政治统领,推动思想政治建设

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把做好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支部重要工作议题,定期研究分析,创新工作载体,着力破除“会上读读、文件看看、检查抓抓”的工作陋习,真正把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同提升组织凝聚力、中心向心力、队伍战斗力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目标。

(二)深化制度落地,推动跟进督促检查

梳理汇总各项制度政策文件,在吃透领会制度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制度执行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重点抓好理论学习、“三会一课”、党内谈心谈话等制度的严格规范落地。

(三)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提升居民幸福感     

街社将持续紧盯明年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加强与住建、施工方、监理方以及居民的长效沟通联系,积极化解在施工中存在的各位问题,同时以小区党建工作为抓手,对标幸福小区创建标准,聚力在“支部作用、精神文明、物业服务、环境卫生、幸福指数”五个方面精准发力,实现“五大提升”,让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既改“颜”也暖“心”。

(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增强治理能力

依托“智慧社区”服务平台的数字化优势,在逐步完善相关应用数据导入工作的同时,不断拓宽组织体系管理、协商议事模块的应用,聚焦为民服务,进一步提升应用平台与居民生活的融合度,真正让智慧小区创建成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工程。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