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提拔市管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议上的讲话

阅读数:585 文章字数:6283

在新提拔市管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议上的讲话


按照规定,干部提拔都要作一次廉政谈话。首先向大家表达祝贺,祝贺你们提拔或者重用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和职务层次,这对你们来说是一个人生发展极为难得的机会。政治上有着这样一些特点,比如说你上到一个新的位置,接触到的人不一样,接触到的资源不一样,看到的文件和参加的会议不一样,你所能够调动的资源也不一样,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岗位的锻炼,不少人能力水平会随着职务的升迁变化不断提高。但是刚刚上到一个新的位置,他的党性修养、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不会自然增长,昨天还是个科级干部,今天变成处级干部,水平能力党性修养立马就提高了?这不符合规律。需要我们不断在工作和实践中主动修炼自己、提升自己。今天跟大家谈三个方面内容,即三对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供你们把握。一是形与势,二是觉与悟,三是存养与进修。

一、明形辨势,增强信心

我们不妨把形与势拆开来理解,凡形皆有势,势需有形载,形与势顺者吉,形与势逆者凶,形全势就者气之旺也。围棋盘上的黑白子儿,随手摆几个都会有形,但不一定有势,而高手下出来的棋,一看棋形,就能感觉气象万千,满盘流动,杀机暗涌,这就是势。金庸古龙写的围棋大战,很多都是古书中有记载的,比如泣血十局。有的高手看棋,看着看着要不就是胸怀畅快,要不就是气滞于胸,有的甚至看得吐血,说明棋形中蕴含着极强的势。跟大家讲形与势,就是希望大家从总体上把握当前的反腐倡廉状态,通过明形辨势以增强信心,然后顺势而为,借势发力,乘势而上。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要识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那些不识时务的顽劣分子,通常就是顶风违纪的人,执纪执法者最关注、最感兴趣的就是这种人。

当前的反腐败形势是什么?从总体上看,最近几年反腐败工作的“形”就是“三不”的部署: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不想腐败,呈现出来的结果和整体状态就是“势”。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和岐山书记在讲话中对当前的反腐败形势判断就是: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为了实现“三不”目标,中央部署了七个“着力”的工作:一是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总体布局,着力从严从细抓党管党治党;二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三是严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着力从作风建设这个环节突破;四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着力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常管常严;五是坚持反腐败无禁区,零容忍,着力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六是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七是全面强化党内监督,着力发挥巡视作用。如今,经过努力,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逐步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出新的气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社会发展的规则秩序更加健康可持续。这些变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集聚了强大的正能量,人民群众交口称赞,国际社会高度肯定,这充分证明……作出的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顺应民意、顺乎潮流的。中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对党的深刻洗礼,也是对我国社会的深刻重塑,我们作为党员、公职人员,对此要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形势总体上是令人振奋的,但也依然是严峻复杂的,反腐已入深层,每走一步都是考验和挑战。从乐山的情况看,目前腐败存量虽有减少,但增量还需遏制;“四风”问题逐年下降,但防止反弹回潮不可稍有松懈;虽然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一些新问题还在不断地冒出来,等等。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需要一个砥砺淬炼的过程,每一个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在这场反腐败斗争中都要把自己摆进去,检视自身,规范自身,积极主动地顺应中央、响应中央、呼应中央。

二、觉而后悟,革弊维新

觉是浅层次的悟,是一种基础认识,人有触觉、视觉、感觉、知觉、察觉等等,最怕的就是那种麻不不仁、无动于衷,没有任何“觉”的人,这些人,连“觉”都没有,还悟什么呢?悟是深层次的觉,是一种提升,有醒悟、感悟、领悟、参悟,所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不逾矩都是一种“悟”的结果,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需先“觉”,就是要想到那儿去,要联系到自己身上,不要一说起……等大案子,津津乐道,茶余饭后都去摆,自己呢?

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不断坚定和提高政治觉悟,面对公与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矛盾,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靠的是觉悟,最终检验的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还说: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所以,觉悟是非常重要的,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走心,不要背词。现在无论是党的建设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新词不少,不少领导干部都会背,但只会背词还远远不够,要走心,把这些词刻印在自己心上,把它变成自己的行动自觉,这才是真正的觉悟,才是韦皋《大弥勒石像记》里所说的“行满于此,福应在彼”的道理。“觉悟”是个宗教用语,一些干部,包括级别很高的官员在家里面设佛堂,供奉纯金做的菩萨,精致的不能再精致了,每天给菩萨烧香叩头送东西,求神保佑我不要出事,求神保佑我子子孙孙都得好处,还跟神许诺事成了要供奉更多,等等。哪有这样对佛的哟?如果因为感觉冥冥中总有个菩萨在保佑着,就可以更加胆大妄为,那么菩萨就成了坏人的庇护者,菩萨就跟供奉者一样坏了,我觉得菩萨看到你这境界,那样糟蹋他,他早就恨死你了,不出事才怪!

所谓革弊,就是要革除自己身上旧的、错的习惯、爱好、追求,发起一场对自己的革命。这是一件极为不容易,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要革弊维新就不要矫情,有些干部经常显得很矫情,动不动闹情绪,甚至骂共产党、骂纪委、骂领导,有时就把气撒到下属身上、服务对象身上。在他们那里,这也不对,那也不对,钱也不发了,牌也不能打了,歌也不准唱了,酒也不让喝了,当官有啥意思呢?个人事项还要审查了,这叫人怎么过呢?总之是不舒服,表现在工作中就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请问这叫觉悟吗?这叫麻木不仁!对于这些干部,我想问:这些年来你们得的少吗?得的都是该得的吗?我们对官员的管理真的太严了吗?商朝对犯有“三风十愆”的行为也就是相当于现在违反“八项规定”和“四风”的问题,处罚方式是“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这里的“家必丧”不是警示语,而是要抄家的。明朝惩治贪官是“剥皮实草”,就是把贪官的皮给扒了,填充上草,挂在衙门外。就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对照,现在的处理都不算严,拿群众一针一线都要严肃处理,而现在,有些人连扶贫的钱都敢贪。这么多年来实际上对干部管理监督是失之于宽松软了,现在稍微紧一点儿就跳,老虎屁股摸不得,有些人为官不为,好像这碗饭是共产党给的,想还给共产党一样。

维新就是适应新常态,并主动维护新常态。所谓“常态”,包括时态、心态、语态、姿态、生态等,因此适应新常态就要有新的时态、心态、语态等等。比如说时态,要看清时代的要求是什么,主动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不是一句空话,是个时态要求。比如说语态,就是说话的方式、内容都要调整,随口乱评妄议,就要出问题。现在“新常态”在很多人那里并没有成为“真常态”,他们总在幻想“好日子”还会回来;“正能量”在很多人那里没有成为“恒能量”,短时间内被迫那样做可以,但久了就受不了。所以说,管党治党从宽松软到严紧硬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不坚持就无以深化,不深化就无以坚持。只有坚持发展论和发展阶段论相统一,保持政治定力,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才能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赢得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

三、存心养性,进德修业

存养就是存心养性,进修就是进德修业。“存养”与“进修”的关系,《大学》有一段话,说得较为清楚——“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关于进德修业,曾国藩有一封给他弟弟的家书,写道“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存什么心、养什么性、进什么德、修什么业、安什么人,这里我结合个人理解谈谈。

一是存忠心,养党性,进大德,修功业,安百姓

首先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真正做到“心有所属”。在党就为党,在党就爱党,在党就要忠于党,是你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没有人勉强你。这边也不爱党,那边又无敬畏,内心深处啥都没有,“心若没有栖息地,走到哪里都是流浪”。要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经常同……对标,校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把……大政方针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在座的每一个人成为功名显赫者的可能性都有,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包括我自己。党和国家给了你一个位置,就是给了你一个舞台,还给了你一个角色。说到舞台和角色,我那天看到市川剧团表演的《假县令》,感受很深。一部舞台剧,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整个舞台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演好自己角色,不因舞台大小而懈怠,不因身处舞台何处而懈怠,不因演出时间段而懈怠,不因观众的数量和质量而懈怠。身在舞台上,就认真表演,不能说我是配角就可以不主动,我没有处在舞台中心就可以不投入,马上要散场了就可以不认真,观众太少或无人喝彩就可以不积极。只有时刻保持这种舞台意识、角色意识、演出意识,才能不留遗憾、有所成就。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身在最基层,干好为民的事,就是在为党国做贡献。纪检监察干部,努力清除基层的腐败,为共产党“护根”,就是在为共产党“护旗”。曾任嘉州军事通判的山东人石介,写下的“服勤至死不敢倦,避劳择逸岂所闻”诗句,尽管比不上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境界,但是一样看得出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要安一份什么样的心,操一份什么样的劳。如果只有最高层的领导们为党操心为党尽力的话,这个党也就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灭亡。王蒙写过一部短篇小说《说客盈门》,主人翁丁一在农村工作时,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叫年初一本帐--计划、指标、保证、豪言壮语;年终一本帐--产量、入库量、缴售量、产值。这两本账从来都是不放在一块比较、查对的。可是丁一偏要比、偏要对、偏要查、偏要刨根问底,结果一刨,就把自己刨到牛棚里关了若干年。落实政策后,丁一年当了县浆糊厂的厂长。上任不久抓了个问题不少的反面典型,叫龚鼎,丁一召集会议集体讨论准备将龚鼎除名,谁知道龚鼎是县委书记的表侄,这下热闹了,据统计,在6月21日至7月2日这12天中,为龚鼎的事找丁一说情的共有199.5人次。连他老婆也骂他:你又不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坚持什么原则呢?你整天和浆糊打交道,难道脑子也变成一滩浆糊了吗?!最终,丁一坚持住了原则,浆糊厂越搞越好,成了全省标兵。丁一到省城开会,人们让他介绍经验。文尾写道:“他上了台,憋红了脸,说了一句:‘共产党员是钢,不是浆糊……’台下哄堂。丁一又说:‘不来真格的,会亡国!’丁一哽咽住了,而且掉下大颗的眼泪。全场愕然、肃静,静默了一分钟,掌声如雷。”有意思的是,现实中还有一个真实版本的丁一,名字跟王蒙小说里的主人翁一模一样,就叫丁一,是东汽的第一任厂长,今年应该有九十来岁了。老厂长,一身正气,为党国作了无数贡献,至今东汽全厂内外都在传颂着他的故事。现实版的丁一和小说里的丁一,都值得我们尊重、值得我们学习,在普通岗位上,一样存家国情怀,一样有责任担当。

二是存仁心,养理性,进公德,修事业,安他人

荀子《正名》中提到,“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以仁心说就是以仁义、仁爱、仁厚的态度与人沟通、交流。仁者乐山,克己复礼为仁,仁者无忧,仁者不惧。冥顽不化者叫麻木不仁,拥有善与美者就可以当仁不让。以学心听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学会欣赏身边的风景,在干中学、向群众学、向领导学、向文件资料学。以公心辩就是少一份私,少一份狭隘的个人主义,多一份公心、公德。《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里列举的所有违纪行为,基本都指向一个字--“私”,要不就是“结党营私”,要不就是“以权谋私”,要不就是“徇私舞弊”,要不就是“损公肥私”,要不就是“自私自利”,等等。武则天在《臣轨》里讲到:“理人之道万端,所以行之在一。一者何?公而已矣。唯公心可以奉国,唯公心可以理家。公道行,则神明不劳而邪自息;私道行,则刑罚繁而邪不禁。”记住:在公与私的问题上,每多一分公,你的仕途就多一分平安;每多一分私,行权道路的危险就增加一分。关于学习、工作和生活,胡适讲过四个字:“勤、谨、和、缓”,这四个字内涵深刻,可以认真学习践行。只要保持勤奋的工作状态,谨慎的处事对人,和悦的协调沟通,做任何事情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盲目处置,给自己和别人一个缓冲的空间和时间,很多问题就会解决得好得多。

在座的绝大部分是领导干部,都有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是说你自己廉洁了,就完成党风廉政建设任务了。还要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问题上,一是要“明责”,即要清楚自己的主体责任有哪些;二是要“分责”,一级管一级。所谓的“扁平工作法”,看起来推进工作很快,但实际上让中间管理断层了,让中间的人有了不作为的理由和机会。不会分责就不会当领导,不能总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三是要“询责”, 经常理理责任落实情况,把突出问题找到,哪个地方是软肋就强化哪个地方。经常对下属打招呼提醒,经常问问纪委有什么新规定、新要求。纪委(纪检组)要根据掌握的情况,定期为班子成员梳理并提醒其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倒逼履行主体责任;四是要问责,也就是通过责任追究把责任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存冰心,养品性,进私德,修家业,安家人

大家都会背古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里的“冰心”是什么心?就是一颗纯洁、纯粹、质朴的心,即我们经常说的本初之心。苏东坡讲过一句“文章最忌随人后,道德无多只本心”。你反复体味这句“道德无多只本心”,也许就能够体悟到“本心”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一颗本原之心、本来之心、本初之心,……说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话里也有这层意思。在最近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他又强调: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修身也是立家之本,古人云,“人家不论大小,总看此身起。此身正,贫贱也成个人家,富贵也成个人家,即不能大好,也站得住;若此身不正,贫贱固不成人家,富贵越不成人家”。所以,修身养性不是一句空话,就算你再不愿意,为子子孙孙,也应当勉力为之。当然这是对境界比较低的人说的,相信在座各位不至于这么勉强。

《论语》里曾讲过一个“三修”的道理,即有学生问:怎么才能做到“仁”的境界?孔子说“修己以敬”;然后弟子问是不是这样就够了,孔子说“修己以安人”;弟子又问这样是不是也就够了,孔子说“修己以安百姓”,他说能够达到这个程度,恐怕连尧舜禹都比不上。我理解,孔子说的实际上是三层境界。第一层是修炼自己以保持敬畏,第二层是修炼自己以影响他人,第三层是修炼自己以治理百姓。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共产党人的“心学”就是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希望大家主动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形成惯性和常态,尽最大努力,贡献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