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合力谱新篇 我市推进党管武装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综述

阅读数:655 文章字数:2339

军地合力谱新篇 我市推进党管武装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综述

金昌日报记者 文星乃

2021年8月12日)

 

市县(区)政府、金川集团公司、八冶建设集团公司共投入资金2亿多元, 支持驻金部队基础设施建设;金昌军分区筹资280多万元,为永昌县新城子镇马营沟村援建“八一幸福家园”养老型住宅32套并配备生活设施,投入70万元参与“八一小康幸福家园”60套住房建设这是我市认真落实党管武装工作制度、军地携手共促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金昌军分区党委全面贯彻……强军思想,坚持以强军目标为指引,凝神聚力强班子、抓备战、谋发展、肃党风,部队建设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开创崭新局面,谱写了强军兴军的崭新篇章。

一、坚持党管武装,一切行动听指挥

我市各级党委切实担当起党管武装的政治责任,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张蓝图一起绘,做到通盘考虑、同步实施、协调推进。

去年6月10日,市委议军会议召开,县区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分别作了党管武装工作述职报告。像这样的第一书记述职每年都会定期举行,已成为党管武装的长期制度和优良传统。在省军区党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金昌军分区着眼使命任务, 围绕建设一流军分区的目标,采取党委中心组带机关促基层的方法,分专题按步骤认真落实全年4个专题24天的理论学习,形成了大学习大武装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参加省军区党史知识竞赛取得单位总评第二、决赛三等奖的好成绩;发挥教育主课堂、网络新课堂等教育阵地作用,充实完善以崇尚荣誉、备战打仗、国防动员等为主要内容的强军特色文化工程,固化落实阅读一本红色书籍、记录一篇民情日记等“七个一”配合活动。

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落实请示报告、督促检查、信息服务工作机制。金昌军分区要讯报送排名省军区第二,被表彰为要讯工作先进单位,在中央和省级新闻媒体刊登新闻稿件近百篇,100%完成退休干部移交任务,部队听党指挥、维护核心的思想根基更加牢固。

二、担当主责主业,人民武装为人

民响鼓重槌,传檄万里。

这两年,金昌军分区狠抓首长机关业务学习和军事训练,先后在开训日组织“小康-2020”野营拉练和军地多种力量参加的“金动-2021”应急处突救援联合演练;分6批组织基干民兵轮训备勤,狠抓2支队伍应急动员准备。

在国防动员一线演兵场上,像这样的镜头已不再鲜见。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备战打仗构建国防动员体系,合心合力合拍抓武装、管武装、建武装, 成为领导后备力量建设的务实之举。后备力量大发展,组织是关键。我市深入贯彻甘肃省“三项基础”建设工作推进会精神,走出去搞调研,借鉴试点成果, 梳理问题台账,形成施工时间表。全市投入320万元,补充民兵营(连)战备物资器材装备,基层武装部配套设施和民兵营(连)部建设功能日渐完善,队伍力量得到有力加强。分类别、逐科目开展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完成普通民兵、基干民兵和国防动员专业队伍编建,确保结构优化。

2020年上半年,我市在全力以赴抗疫情防风险任务中,出动民兵1700余人次参加疫情防控宣传、排查登记、救治病患等任务,有效发挥了应急处突职能。

从抢险救灾到安保维稳,一支支民兵应急队伍奋勇当先冲锋在前,成为保障打赢的坚强后盾。征兵工作是党管武装的一项重点任务,从“征兵冷”到“参军热”,我市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兵役机关整体联动,运用宣传教育引导等措施,积极适应“一年两征”,目前征兵“五率”指标名列全省前茅。2020年度,兵员征集实现100%大学生和“零退兵”,高标准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征兵工作任务。市征兵办公室、金川区征兵办公室和永昌县人武部部长余占平,分别被省征兵工作领导小组表彰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三、弘扬双拥传统,共谱鱼水情深

双拥工作地位高不高、做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金昌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已八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光荣称号。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 在全市打造重要工作有领导决策、重大问题有领导过问、重大活动有领导参加的工作格局。

在金昌市区,随处可见一幅幅引人注目的双拥宣传牌,LED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新时期双拥工作内容;在医院、车站、景区等服务窗口,“军人优先”等字样令人倍感温馨拥军优属不仅是挂在墙上的标语,更是落实在点滴之处的实际行动。

“拿上新证件,以后享受优待服务就更便捷了。”7月20日,金川区退役军人闫新伦领到了金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换发的新式《残疾军人证》。截至目前, 我市该项工作已在全省率先完成。

闫新伦的事例不是个例。近年来,我市始终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将融洽军政军民关系作为双拥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助推双拥共建活动持续升温。

不断培育双拥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把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当亲人,把他们的事当家事,创新服务保障“金昌新模式”;依托金川区政务外网搭建运行军人直通车系统,在各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设立受理点,实现了“进一扇门, 办所有事”“数据多跑路、军人少跑路”。

在金昌日报、金昌电视台开办“讲述老兵故事,重温红色记忆”专栏和“老兵永远跟党走”党史宣传教育专栏,累计采访老兵24人,发表报道40余篇,并被甘肃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等媒体和平台广泛转载,进一步激发了全市干部群众的拥军热情。

我市充分发挥国防教育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机关部门单位与驻地部队结对共建,坚持国防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综合运用主流媒体、互联网等载体广泛开展国防教育。通过举办座谈会、军地走访慰问、军事活动日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地方与驻军部队良好的互动氛围。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