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工业概述(一)

阅读数:178 文章字数:1636

   

 

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能源、化工和建材、信息技术。

一、经济战线部门

发改委(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号“小政府”,管的事特别多,所有投资类基建项目都归这个部门审批立项,“办公室、综合科、投资科、农业科、企业科”成长快,工作量大。这单位累或者不累,主要看干什么?负责上面几方面的“累”,负责粮食、人防、物价等就相对好很多,但是同理成长也慢。

工信局(工业信息化局):工业企业的主管部门,还有信息产业(联通、移动、电信三大运营商),包括现在新兴起的智能驾驶。整体讲:大部分县区人员少、成长正常。

统计局:纯玩数字的部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统计一切,经济、农业、城建、人口,等等,经常做数字分析。这单位下设有调查队等参公单位,整体讲提拔正常,待遇正常,啥都正常。

招商局: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这个部门,叫什么名字的都有,很多地方叫经济合作局。这单位啥权力没有,主要任务就是招商。提拔晋升大部分地区都属正常,经济好点的地方,领导重视可能快点。

园区管委会:很多地方都设有工业、服务业、农业,或者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产业园区。大多分为省级和国J级,负责园区全面工作。在待遇和晋升方面,省级园区管委会和当地党政机关差不多,国J级一般比统计党政机关高半格,所有都会好很多。

二、工业经济主要内容

在党政机关,我们抓工业经济的方法,都是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1、规划立足区域资源、区位和产业基础,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产业方向,根据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及时优化产业布局。

2、项目谋划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建立项目推进机制,解决土地、审批、资金等难题。

3、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水、电、路、气、通信等配套,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企业集聚。

4、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引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5、政策争取政策支持,简化政策落实流程,争取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优化办事流程,打造高效政务服务环境。

附:如何抓好项目建设

1.强化项目谋划储备。根据优势产业、地域特点等,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一批产业链核心项目和关键配套项目。

2、出台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对接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申报专项债、产业基金、技改补贴等资金支持。在税收优惠、用地保障、人才引进、科技创新方面给予扶持。

3、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推行“一站式”审批:设立工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压缩项目落地时间。加强监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财政方面,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重大产业项目给予固定资产投资奖励、贷款贴息等支持。金融方面,推动银企对接,鼓励银行开发“技改贷”“项目贷”等专项金融产品。社会资本参与,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

5、成立工作专班推进。实行专班负责制,对每个重大项目成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专班,全程跟踪服务。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项目落地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对成效突出的单位给予奖励。

6、强化招商引资。精准招商:围绕主导产业,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专精特新企业,开展靶向招商。以商招商:鼓励本地龙头企业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飞地经济:探索与发达地区共建“飞地园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

7、加强督查问效。动态管理:建立项目台账,实时跟踪项目进度,确保按期开工、投产。问题销号制:对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问题,实行“清单管理、限期办结”。问责机制:对推进不力、服务不到位的单位及个人进行通报约谈。

8、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水、电、气、路、讯、暖等方面的支持,完善相关手续,把相关线路铺设到项目建设用地。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