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安全·稳定·综治(十三)

阅读数:104 文章字数:1536

安全稳定

一、安全

1、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构建

①推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明确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②组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强化考核问责。

2、安全风险防控与隐患排查

①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

②组织重点行业领域的常态化隐患排查,督促整改闭环。

3、安全生产监管执法

①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查处违规生产、经营、建设等违法行为。

②推行“互联网+执法”模式,规范执法流程,提升执法效能。

4、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①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聚焦高危行业、重点企业和薄弱环节。

②推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实施挂牌督办,消除风险隐患。

5、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①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知识。

②加强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安全培训,提升安全意识和技能。

6、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①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②做好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强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联动协作。

7、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①推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流程。

②建立标准化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复核企业达标情况。

8、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①搭建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企业数据实时监测和预警。

②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安全生产智能化监管水平。

二、稳定

1、信访事项受理

①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网上信访、书信等各类信访诉求。

②对信访事项登记、分类,初步判断受理范围,告知群众办理流程。

2、信访事项转办与交办

①根据职责分工,将信访事项及时转办、交办至相关单位。

②对信访事项,明确责任主体,提出办理要求和期限。

3、信访事项督办与协调

①跟踪信访事项办理进度,督促按时办结,对超期事项进行催办。

②协调解决涉及多个部门的信访问题,通过会议等推动矛盾化解。

4、信访事项办理与答复

①指导、审核责任单位的信访答复意见,确保依据充分、处理恰当。

②向信访人反馈办理结果,做好解释说明,确保群众知晓情况。

5、矛盾纠纷源头预防

①推动信访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结合,参与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

6、信访积案化解

①梳理长期未化解的信访积案,建立台账,落实领导包案制度。

②运用法律、政策、经济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等办法,推动积案清零。

7、信访工作督查考核

①对各部门、单位信访工作进行督查,检查制度落实、问题处理情况。

②制定信访工作考核指标,对信访工作成效进行评价。

三、综合治理

1、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①织密治安防控网络,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布局。

②加强联防联控,整合公安、社区巡逻队等力量,推动全民共治。

2、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①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建立台账,对邻里、经济等早发现、早介入。

②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推动司法、信访等多元化解矛盾。

3、重点人群服务管理

①做好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人群的衔接安置与帮扶教育。

②加强对吸毒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的动态管控和服务救治。

4、重点行业与场所管理

①强化寄递物流、旅馆业、娱乐场所等行业的安全监管。

②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师生安全。

5、公共安全管理

①协同应急、消防等部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防范重大安全事故。

②加强交通、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治理,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基层平安创建

①推进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平安企业等创建活动。

②培育发展平安志愿者队伍,鼓励群众参与群防群治。

7、综治信息化建设

①建设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整合人口、事件等数据,实现信息共享。

②运用大数据分析预测风险隐患,提升精准治理能力。

8、法治宣传教育

①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②推进“法律明白人”等培养工程,提升基层法治水平。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