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四风”新表现,以《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为题目,写一篇对策性文章,字数1500字左右。(30分)
【参考答案】
驰而不息纠正“四风”
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轮流圈阅”“层层转发”这些“四风”问题新表现不断花样翻新,直接损害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要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从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约束、加强问责力度方面持续用力,构筑“三防体系”,才能确保“四风”问题不再反弹回潮。
加强制度建设,织密“防火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制度建设,就是要为“四风”设定规矩。一是做好制度设计。对于纠正“四风”,制度设计主要应在营造环境、改善民生、激发活力、反腐倡廉等方面着力,制度设计要堵塞“四风”问题的漏洞,让带电的“高压线”更紧,让阻断“四风”问题新表现的“防火墙”更密。例如,建立群众举报制度,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建立追责问效机制。着力解决“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和“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四风”问题新表现。二是加强基层探索。越是基层的地方,“四风”问题表现越复杂。因此,纠正“四风”制度建设要严格遵循党纪党规,结合基层实际进行创新和完善,注重听取基层的声音,使相关制度源自基层,为了基层,又指导规范基层。
加强监督约束,筑牢“防波堤”。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四风”问题已经穿上“隐身衣”,呈现新表现,必须通过加强监督约束,筑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的“防波堤”。一是注重监督的多元化。群众对“四风”问题最为了解,要特别注重运用群众的力量,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廉情监督员充分有效地参与到对“微权力”的监督中来。形成纪检监督、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的多元化监督格局。二是注重监督公开化。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倒逼干部作为。三是注重监督规范化。监督规范化要求对监督什么、谁来监督、怎样监督、什么时候监督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形成“四风”问题新表现规范化的监督流程。
加强问责力度,加固“防护网”。坚持违纪必查,执法必严。发现“四风”问题就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持续加固“防护网”,防止出现“破窗效应”。一是严肃问责。无论干部以什么样的方式,违反“四风”问题都要严肃查处。既要追究当事人违纪违法责任,也要追究直接领导、主要领导管理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二是形成震慑。在党内通报干部违反“四风”问题的处置结果,让基层干部受警醒、常震慑,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规矩,真正做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肃清“四风”问题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必答题”,考验着我们的执政智慧、勇气、毅力和担当。全党上下必须驰而不息纠正“四风”顽疾,才能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