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根据哈市交通情况写一篇调研报告。不少于1500字,30分。
【参考答案】
关于我市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市城市交通目前正处于从局部拥堵向全面拥堵过渡阶段,如果不尽快结合哈尔滨实际研究和制定切实有效措施,交通拥堵将成为制约我市发展的瓶颈。
一、当前我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市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市民养成教育有待提高。交通文明素质不高,行人、司机违章较多。如行人随意乱穿马路,司机随意停车、违章掉头等现象。不仅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导致道路拥堵,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成为城区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量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二)车辆保有量增速过快,配套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机动车辆保有量迅速增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迅速增加。截止今年X月,中心城区小型汽车保有量XX万辆,同比2016年增长X%。相对而言,城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造成了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老城区路短街窄,部分断头路仍未打通,道路容量严重不足,部分主干道交通压力过大;公共停车场严重短缺;一些道路交通配套设施不全。
(三)交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交通秩序亟待整治。道路交通管理力度不够,交通秩序有待提高,表现在:占道经营现象突出;行人在机动车道行走,横跨交通隔离栏的现象比较常见;机动车辆随处停放、强行超车,非机动车闯红灯,与机动车辆争道现象较为普遍;在红绿灯管理上,对行人、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管理过松。
二、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总体思路
我市治理交通拥堵问题应从规、建、管、限四个方面考虑,即从规划源头上优化调整人口和城市功能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提升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行政手段和价格引导限制小客车购买和使用。
三、改善我市交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城市规划引导,改善交通需求。一方面需要结合城市的国土规划,调节城市的用地功能,合理确定各功能区域的资源承载力,优化城市布局,从宏观层面上控制交通需求的分布;另一方面,应制订相应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对小汽车实施总量控制,通过提高停车费、征收交通拥堵费、中心城区行驶费等经济杠杆调节进入市中心的交通需求结构,引导居民使用公共交通。
(二)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无缝衔接公交站点。应进一步加快天津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实施进度,发挥轨道交通的骨干作用。完善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衔接换乘体系建设,降低换乘时间,在客流密集和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无缝换乘枢纽。
(三)强化专用道管理,调整优化公交网。应完善中心城区的公交专用道规划,以内环线、中环线、快速环线和主干道为重点,加快形成环线和放射线共同构成的专用道网络。强化专用道的管理,在加大交警执法力度的同时,通过安装公交车载监控设备等手段,保障公交专用道专用。引入通行信号优先系统,实现专道先行,保证公交运行速度,从而引导人们逐步放弃小汽车的出行方式。完善公交线路网络,加强对新建大型居住区的公交配套,增加公交对轨道交通的喂给线路。
(四)完善路网布局,提升路网容量。建议加快实施外环线东北部调线工程和津蓟、津围、志成道延长线快速路工程,实施既有快速路扩容改造、节点优化;建设快速路平行疏解道路;打通核心区和交通拥堵节点周边次支道路微循环系统。调整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以及生活区道路的功能定位和合理的比例关系,形成干支结合、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网。
(五)改善停车设施,加强停车管理。建议加大公共停车泊位建设力度,应制定涉及土地、建设、管理、财税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办法,鼓励社会投资建设经营性停车设施,加强对新建、改建、扩建大型商业设施、餐饮酒店、医院学校、居民社区等配套停车设施的评估审批管理。加强路内停车管理,对违章占道停车行为处以高额罚款。按照“中心高于外围、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的原则实现差价停车收费,用价格杠杆引导小汽车少进中心区,少占路面。
(六)运用智能管理,引导交通出行。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将轨道、公路、市区道路、高速公路等信息平台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提升和完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综合监测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的功能,建设智能化交通应急指挥、交通数据综合分析与预报、科学交通组织优化与仿真等信息资源处理应用系统,发挥现代科技在治理交通拥堵中的作用。(17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