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报告】关于全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阅读数:108 文章字数:5422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逐步推进

(二)种植业持续优化升级

(三)畜牧业稳健增长

(四)农业品牌建设成效初显

(五)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

(六)乡村振兴试点建设有序开展

二、面临困难和问题

(一)主导产业优势不够突出

(二)产业发展链条较短

(三)市场主体培育难度较大

(四)联农带农机制有待完善

(五)产业科技含量较低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持续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二)着力拓展延伸产业链条

(三)强化新型经营体系构建

(四)全面提升联农带农水平

(五)强化产业要素保障



关于全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大庆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

2015年8月5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全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X]亿元,同比增长[X]%,一产增加值达到[X]亿元,增速为[X]%。整体来看,农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逐步推进大庆市积极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粮食生产为基础,突出发展畜牧、果蔬、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逐步形成“1+3+N”的产业格局。其中,“1”为稳固的粮食产业根基;“3”即重点打造的畜牧、果蔬、农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集群;“N”则是培育如中药材、特色养殖等多个特色优势产业。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省级下达一产增加值增速目标为[X]%,市级自定目标为[X]%,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X]亿元,增长[X]%。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一产增加值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一产增加值与省级目标仍有[X]个百分点的差距,与市级目标相差[X]个百分点。预计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X]%。

(二)种植业持续优化升级粮食生产稳定向好:大庆市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X]万亩,总产[X]万吨,单产[X]公斤/亩,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长”。今年,粮食生产形势依然良好,据统计预报显示,全年粮食实际播种面积[X]万亩,比上年增加[X]万亩,增长[X]%;预计总产量[X]万吨,较上年增加[X]万吨,增长[X]%。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了多个特色农产品产区。如大同区的棚室果蔬产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日益丰富,目前果蔬种植面积已达[X]万亩,产量[X]万吨,产值[X]亿元。杜尔伯特县的杂粮杂豆产业颇具规模,种植面积达[X]万亩,产量[X]万吨,产值[X]亿元。肇源县的水稻产业优势明显,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肇源大米”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畜牧业稳健增长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显著。“十四五”以来,大庆市畜牧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有力保障了市场供应。2022年,全市生猪存栏[X]万头,增长[X]%,出栏[X]万头,增长[X]%;肉牛存栏[X]万头,增长[X]%,出栏[X]万头,增长[X]%;羊存栏[X]万只,增长[X]%,出栏[X]万只,增长[X]%;家禽存栏[X]万羽,增长[X]%,出栏[X]万羽,增长[X]%。肉类总产量[X]万吨,增长[X]%。全市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总产值占比达[X]%,成为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猪存栏[X]万头,同比增长[X]%,出栏[X]万头,同比增长[X]%,畜禽产品产量[X]万吨,同比增长[X]%。在“菜篮子”产品方面,三季度蔬菜及食用菌产量[X]万吨,同比增长[X]%,水果产量[X]万吨,增长[X]%。产业组织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农业品牌建设成效初显市围绕“绿色、优质、特色”的定位,全力打造农业品牌。通过整合资源,培育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如“大庆大米”“大同西瓜”“肇源鲶鱼”等。全市累计培育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X]个。多家企业产品入选省级“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其中[企业名称1]的[产品名称1]、[企业名称2]的[产品名称2]等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X]个企业产品品牌入选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品牌目录,“大庆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同时,积极组织农产品参加各类展销会、博览会,提升大庆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五)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按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标准,大庆市加大对各类产业基地的建设投入,推动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已建成[X]个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基地,涵盖粮食、畜牧、果蔬等多个领域。其中,[X]个产业基地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X]个产业基地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基地。如大庆市某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了智能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典范。此外,积极引导企业与基地合作,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六)乡村振兴试点建设有序开展全市积极推进乡村振兴试点建设,选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村镇作为试点,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目前,试点村镇共引入[X]个市场主体,实施项目[X]个,总投资[X]亿元,已建成项目[X]个,累计完成投资[X]亿元。今年1至8月,完成2022年续建项目[X]个,新增项目[X]个,共完成竣工项目投资[X]亿元。多个续建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部分新拟建项目也已启动。部分试点村镇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民致富,如[试点村镇名称1]依托当地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打造乡村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量达到[X]万人次,旅游收入[X]万元。[试点村镇名称2]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X]元。

二、面临困难和问题

尽管大庆市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着农业产业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一)主导产业优势不够突出虽然大庆市农业产业门类较为齐全,但部分主导产业的规模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产业布局较为分散,缺乏大规模、集中连片的产业集群,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例如,畜牧养殖产业中,规模化养殖场数量相对较少,多数养殖户仍以小规模分散养殖为主,养殖设施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疫病防控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中,部分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如一些特色农产品缺乏统一的品牌包装和营销推广,在市场上知名度不高,售价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够高效,部分地区存在土地闲置或低效利用的情况,制约了产业规模化发展。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灌溉设施老化、道路交通不畅等问题,增加了农业生产和运输成本。

(二)产业发展链条较短农业产业三产融合程度不高,产业链条较短,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一产向后延伸不足,多数农产品以初级产品形式出售,缺乏深加工和品牌营销,产品附加值未得到充分挖掘。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X],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装备落后,加工工艺简单,主要以粗加工为主,如粮食加工多为大米、面粉的简单加工,果蔬加工多为初级的清洗、分拣。此外,农文旅融合发展不够深入,虽然部分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但在产业融合方面缺乏有效的规划和整合,未能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

(三)市场主体培育难度较大大庆市农业经营主体数量相对较少,且带动能力较弱。一方面,农业产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导致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多数农业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实力有限,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能力不足,难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全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仅有[X]户,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X]户,与农业大市的地位不相匹配。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合作社存在管理不规范、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组织农民、服务农民的作用。

(四)联农带农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大庆市农业产业联农带农机制还不够健全,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程度有待提高。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多数企业与农户之间仅通过简单的订单收购、土地流转等方式进行合作,缺乏长期稳定的利益共享机制。例如,在一些农产品种植基地,企业与农户签订的订单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当市场价格下跌时,企业可能压价收购,损害农户利益;当市场价格上涨时,农户可能违约将农产品卖给其他收购商。此外,龙头企业、合作社对农户的带动能力有限,部分企业在产业发展中未能充分发挥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带动农户增收效果不明显。

(五)产业科技含量较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高,制约着大庆市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农业科技人才匮乏,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力量薄弱,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发展对技术服务的需求。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数量较少,农民整体科技素质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资金支持有限,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滞后。例如,在农业新品种培育、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领域,缺乏自主创新成果,农业生产仍依赖传统技术和经验。此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研成果未能及时有效地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针对当前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大庆市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本地资源优势为依托,加快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持续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强对全市农业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立足各县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集群。加大对粮食、畜牧、果蔬等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和农户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例如,在畜牧产业方面,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在果蔬产业方面,加强设施农业建设,扩大优质果蔬种植面积,提升果蔬品质和产量。同时,积极培育新兴特色产业,如特色养殖、中药材种植等,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空间。

(二)着力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向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农文旅融合等领域拓展延伸。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企业开发多样化的农产品加工产品,如粮食深加工产品、果蔬罐头、肉类制品等,延长产业链条。加强品牌建设,整合全市农业品牌资源,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大庆农产品的品牌价值。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结合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强化新型经营体系构建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积极培育国家级、省级后备龙头企业,做好重点龙头企业的新增认定和申报工作,力争新增认定农业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X]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X]户;新认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不少于[X]户,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增长[X]%以上。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引导合作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合作社开展农产品营销、加工等业务,拓展服务领域。大力培育村集体经济,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培育一批产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发展。

(四)全面提升联农带农水平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户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协议,通过保底收购、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方式,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发展红利。例如,在农产品种植基地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企业负责提供技术、市场和销售渠道,合作社组织农户生产,农户以土地、劳动力等入股,实现三方共赢。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带领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五)强化产业要素保障破解土地制约难题,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保障农业产业项目用地需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X]%、省级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X]%,涉农整合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X]%。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支持农业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培养一批土专家、种植能手、养殖大户等新型职业农民。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在大庆市的转化应用。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