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目标
二、重点任务
(一)聚焦应救尽救,攻坚扩面提质
(二)聚焦能救尽救,攻坚综合救助
(三)聚焦基层基础,攻坚效能提升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二)精心组织实施。
(三)总结经验做法。
全市社会救助精准精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2024—2025年)
为推动我市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完善“大救助”工作格局,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决定在全市开展社会救助精准精细攻坚行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的要求,按照“强基础、抓规范、促精准”的总体思路,以规范管理、提升精准度为重点,紧盯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夯实兜底保障基础,有效提升救助能力和水平,推动社会救助申请更加便捷、认定更加及时、服务更加多元、管理更加精准,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重点任务
(一)聚焦应救尽救,攻坚扩面提质
1.动态调整保障水平。结合上级要求和我市实际情况,适度提高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会同财政部门建立照料护理标准调整机制,按照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三档确定照料护理标准,到2025年,照料护理标准原则上分别不低于当地上年最低工资标准30%、15%、5%。
2.强化监测预警和主动发现。加强与医保、残联、公安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聚焦大额医疗支出、重度残疾人等重点人群,通过定期交叉比对形成预警线索,对困难群众精准定位,及时救助。加强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建设,提升数据库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严格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强化在保对象动态复核,对短期内经济状况变化不大的家庭,每年复核一次;对收入来源不固定、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每半年复核一次。规范存疑对象核实清理工作,严格对象退出程序。在常态化做好动态管理的基础上,保持低保对象人数总体稳定,将低保人数变化情况纳入高质量考核范围。
4.用好困难群众帮扶救助“一事一议”。出台困难群众帮扶救助“一事一议”指导意见,对不符合现行政策、但存在特殊情形的困难群众,坚持实事求是,认真分析研判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通过“一事一议”纳入相关保障范围,坚决避免发生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
(二)聚焦能救尽救,攻坚综合救助
1.深化“三先三后”临时救助。总结推广分层分类临时救助等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急难发生地实施救助的政策规定,强化救急救难功能。深化“三先三后”临时救助模式,各县(区)全面推行对申请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政策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由乡镇(街道)先行给予小额临时救助,及时缓解其生活困难。
2.探索实施“一次申请、联动救助”。深化帮扶救助一件事改革,2024年在部分县区试点实施“一次申请、联动救助”,2025年在全市全面推广。对申请低保等社会救助的困难群众,初步判断符合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其他政策的,联动开展相关业务审核办理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核审批效率,力争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审核确认工作应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
3.开展“基本生活救助+”行动。强化基本生活救助与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以及慈善救助等社会救助资源的衔接,打造“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社会力量+慈善救助+精神关爱”的综合救助格局。加强与慈善救助衔接,在落实“苏慈助医”“情暖江苏”等省级慈善帮扶项目基础上,市、县(区)联动开展其他慈善助困项目,对政府救助形成有效补充。强化服务类社会救助供给,对相关部门服务类救助政策进行梳理整合,制定困难群众服务类救助清单,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充分发挥社会救助部门协调机制作用,县级协调机制每年启动研究困难群众救助工作不少于1次。
(三)聚焦基层基础,攻坚效能提升
1.开展专题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救在身边,助美好生活”专题宣传活动,推动社会救助政策“直达快享”。分层级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市级层面通过拍摄公益宣传片等方式,切实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县区民政部门会同乡镇(街道)通过发送短信、制定宣传视频、进村宣讲、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引导困难群众主动求助。
2.组织社会救助业务技能大赛。组织开展社会救助经办人员业务技能大赛,通过全员参赛、以赛促训,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经办服务能力。
3.完善四级经办网络。加强村(居)社会救助协理员队伍建设,修订完善村(居)社会救助协理员聘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厘清职责,充分发挥好社会救助协理员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等方面的作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经办服务网络,打造救助帮扶服务专区,实现所有救助帮扶事项“前台受理、后台办理、一网通办、分块落实”。
4.强化帮扶救助平台建设。加强帮扶救助信息平台与金民工程系统的融合对接,进一步拓展功能应用,完善帮扶救助数据转办、幸福清单等功能模块,充分发挥帮扶救助中心信息数据全量汇集库、中转库、监测库职能。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社会救助精准精细攻坚行动是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各地民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实施社会救助精准精细攻坚行动的重要性,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精心组织实施。各地民政部门要围绕重点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好各项工作。要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确保社会救助精准精细攻坚行动取得实效。鼓励各地在统筹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选取一个或几个主题重点突破。
(三)总结经验做法。各地民政部门要及时总结提炼社会救助精准精细攻坚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充分运用各类媒体,深入开展宣传报道,不断提升群众对救助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为社会救助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