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关于做大做强红色培训助力延安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调研

阅读数:73 文章字数:3818

一是理论研究成果丰硕

二是师资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教学效果突显

一、延安红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新中国的摇篮

(二)延安是…………为民初心的萌发地

(三)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

(四)延安是全国红色培训“六位一体”模式的初创地

二、目前制约延安红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红色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二)红色培训师资队伍有待优化

(三)培训教材及课程质量有待提升

(四)课程审核与教学质量评估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三、做大做强红色培训,助力延安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统筹培训资源,打造延安品牌

(二)在延安市委党校成立“三个中心”,不断提升红色培训管理水平和培训质量

(三)在延安市委党校建立名师工作室,引领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四)整合全市党校系统红色培训资源,成立区域性分校



关于做大做强红色培训助力延安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调研


2020年4月,…………来陕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同年9月,…………在给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的贺信中殷切希望所有致力于弘扬延安精神的同志们继续“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2022年10月27日,…………带领………………常委同志从北京来到延安,瞻仰革命纪念地,再次强调,“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

延安市委党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党校,始建于1943年,建校81年来,既承担着延安地区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任务,又承担着为全国党员干部群众提供精神钙片的光荣使命。2000年,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在延安市委党校挂牌成立“中国延安精神培训中心”,20余年来,市委党校不负重托,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探索教育培训规律,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理论研究成果丰硕。近年来,市委党校组织教师先后编写或参编…………在延安十三年历史及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书籍13部,其中2部教材分别入选…………确定的全国和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教材,由…………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寄情岁月:……延安市委党校校友回忆录》被中宣部党建网评为“党建好书”,《滋养初心 淬炼灵魂——延安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获全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在《学习时报》《中国社会科学》《陕西日报》《延安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280篇。二是师资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市委党校教师主讲的《…………在延安十三年》《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窑洞对”及其现实启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等课程先后获评省级精品课程。2020年延安市委组织部命名表彰全市干部教育第一批优秀教师和精品课程,全市5名“干教名师”中市委党校有2名,10名“优秀骨干教师”中市委党校有5名,10名“优秀青年教师”中市委党校有3名,12门“精品课程”中市委党校有4门。三是教学效果突显2000年以来,共计培训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群众23万多人,大力宣传弘扬了延安精神,也成为宣传推介延安的重要窗口。

作为延安精神发祥地的延安人,特别是作为继承弘扬延安精神的自觉担当者和践行者,贯彻好…………重要指示精神,守护好……人的精神家园,打造好研究传播延安精神新高地,是延安市委党校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推进延安红色培训高质量发展,又是推进延安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为此,我们组成调研组,就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红色培训,助力延安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延安红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

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是延安开展红色培训的巨大优势,也是延安红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新中国的摇篮

…………在延安十三年的革命历程留下了包括“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宝塔山在内的445处革命旧址。这些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人的精神风貌与治党治国治军的智慧经验。

(二)延安是…………为民初心的萌发地

…………在延安的七年知青岁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生动教材。

(三)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

…………在延安十三年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伟大的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延安是全国红色培训“六位一体”模式的初创地

近年来延安市委党校立足革命圣地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探索形成的“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激情教学+体验式教学+理论提升”的“六位一体”教学模式,为全国红色培训提供了“延安方案”。

二、目前制约延安红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延安在红色培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一)红色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按照《关于党性教育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的意见》(厅字〔2021〕41号)文件精神,目前延安市域内符合党性教育培训机构基本条件的仅有市县两级14所党校及陕西延安干部学院。但这些机构科研及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与延安红色资源集聚优势、与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整体办学水平和培训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红色培训师资队伍有待优化

目前市委组织部认定的延安市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有师资489名。师资数量不少,但授课效果好的占比较少;一些市外专家虽在库里,却从未来延授课;还有一部分师资未从事过干部红色教育培训工作,并不具备开展红色培训的资质和能力;甚至还有不在师资库的人承担授课任务,授课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另外,因讲授课程缺乏统一审核把关,一定程度上存在意识形态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延安形象。

(三)培训教材及课程质量有待提升

红色培训因缺乏统筹规划,未形成科学的教材体系,加之研究力量分散,造成了重复研究等资源浪费现象,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教材屈指可数,列入中省干部教育培训好教材推荐目录的仅有延安市委党校牵头编写的《延安时期党群干群关系》《学用新思想 奋进新时代——延安实践案例选编》,及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牵头编写的《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课程方面,虽然形成了一系列精品课程,但还存在单一老套的问题。再加上科研人才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体现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符合延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及课程供给严重不足。

(四)课程审核与教学质量评估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相关职能部门因受人力、专业等因素限制,先后委托延安市委党校、陕西延安干部学院、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等单位开展师资入库审核,因无统一审核部门,各相关单位难免各自为政,此外,还存在授课评价系统结果运用不到位,落实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三、做大做强红色培训,助力延安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为贯彻落实好…………“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指示精神,课题组就做大做强红色培训,助力延安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统筹培训资源,打造延安品牌

《关于党性教育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的意见》(厅字【2021】41号)指出,要“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优先用好党校开展党性教育培训”。基于我市实际情况,建议借鉴嘉兴、古田、遵义等地“党校与干部培训学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成功做法,由市委统筹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理顺办学体制,形成办学合力,打造延安特色品牌。

(二)在延安市委党校成立“三个中心”,不断提升红色培训管理水平和培训质量

整合优化现有机构人员,吸纳市内外红色培训师资力量,成立“延安市红色培训教材及课程研发中心”“延安市红色培训授课管理中心”“延安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教材及课程研发中心”重点围绕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等内容,完成中长期规划制定、理论研究、教材编写及课程研发等环节的工作;“授课管理中心”完成师资认定、课程评审、课中管理及课后评估等环节的工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在延安的成功实践经验,增强红色培训的政治性、时代性。通过“三个中心”统筹教材课程师资等资源,守护好意识形态安全,提升红色培训质量。

(三)在延安市委党校建立名师工作室,引领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参照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及延安大学相关人才引进政策,利用现有场地及经费吸纳红色培训领域知名专家教授,引进博士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建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在制定红色培训规划、确定研究方向、培育师资梯队、指导全市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引领壮大师资队伍。

(四)整合全市党校系统红色培训资源,成立区域性分校

在目前红色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好、办学经验相对成熟的县区加挂延安市委党校分校牌子,实行动态管理,形成竞争机制。分校师资课程由延安市委党校“三个中心”安排提供。这样既统筹了全市红色培训资源,又规范了红色培训;既发挥了全市党校系统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又能同步提高县级党校红色培训质量。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