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如何让农村孩子记住农时四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如何让他们体会到父母劳作的辛苦?践行好立德树人,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当前学生学习与思考脱节、学习与生活割裂现象比较普遍,H市南山小学从2017年10月开始,筹划开展日记写作校园特色活动,让孩子记录农时四季,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劳作辛苦。用日记写作这根线,努力牵引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从手机、电脑、网络游戏中跳出来,与音体美握手、与综合实践活动拥抱、与大自然和社会接轨,成为自然人、社会人,从而努力实现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标。
南山小学江校长说:“写日记就是对生活最好的牵挂方式,也是对自己、对工作最负责的方法。”多年来,江校长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他的日记涵盖专业成长、读书心得、教育教学反思、时政要闻等,收集和梳理教育碎片,并在书写和思考中实现教育思想升华,坚持写日记让他受益良多。担任南山小学校长后,他在坚持校长写管理日记的基础上,开始推行日记教育。经过反复论证、实践和修订,从最初的语文日记到全科日记,再到今天的日记教育,南山小学日记教育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简单到丰富、从外到内提升发展的一个历程。
在五年一班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们交出了不同寻常的“数学作业”:有的是记录了生活中的应用数学体会和感想,有的是写下了自己发现的数学奥秘趣事,有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这些“数学日记”,记录和见证着学生们对生活中的观察感悟和理解。“数学日记”是南山小学的创新思路,是该校开展特色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走进南山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等学科的课后,老师都会引导学生写日记,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好习惯源自平时的教育,南山小学以日记教育为突破口,践行好习惯的培养。在这里,“日记”的定义很广泛,学校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日益浓厚,习惯向好发展,自信心普遍增强。在这里,日记的形式也不拘一格,记事日记、观察日记、诗歌日记、读报日记、照片日记、漫画日记、专题日记等等,给学生以最大的写作自由度。还有循环日记,即一个日记本在小组内循环,每名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和评论者,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这里,班级展示墙上辟有日记专栏,展示学生的优秀日记,定期更换,及时反馈鼓励并进行表彰。在这里,定期开展“日记促我成长”心得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拓展思维、端正认识。日记教育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练笔机会,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以练笔来育人,也有助于培养精神生活丰富、人格健全、具有良好素养的创造型人才。
教师写反思日记是为自己的教育生命保鲜的极佳方式。在南山小学,每位教师手中都有几个本子:与名家面对面、会议札记、工作日志、学思悟,这几个本子真实地记录着教师一年来的教育历程和心理历程,记录着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点点滴滴。有的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上写网络日记,不光有文字的记录,还有图片的记录,让难忘的瞬间永远定格。如今,写日记已经内化为南山小学教师的自觉行为。
学校倡导家长写陪伴日记,就是让家长时刻关注孩子的点点滴滴。坚持引导家长有效地运用家教日记,这也是南山小学的特色。学校通过专家讲座、家长会、家长沙龙等,引导家长运用家教日记有效地和孩子沟通,家长用日记表达对孩子的爱,用日记来表现自己的教育思想,用日记来教育“问题”孩子,用日记来提醒自己要有耐心、要细心……学校每周都会有一至两个限定的家教日记题目,如“如何改变自己,再改变孩子”“如何打造书香家庭”“孩子当一天家”等等,启发家长引起思考、参与讨论。班主任每周收集、批阅家教日记,及时了解家长的心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班级、学校定期评比表彰优秀家教陪伴日记,并精选优秀文章在家委会杂志《心桥》展示,使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并认真进行家教陪伴日记的写作。
一位学生的妈妈说:“每天坚持写教育日记,它首先提醒了自己,教育好孩子是应尽的职责;其次也约束了自己的言行,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各种修养;再次,使孩子和自己的心理沟通有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南山小学,走在“忆墨长廊”感受墨香飘动,书架上摆满了校长日记、教学日记、成长日记和育儿日记,反思日记就像生命的阶梯,日积月累,更上一层楼,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根据“给定资料1”,请谈谈H市南山小学是怎样开展日记教育的。(15分)
要求:表述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1.培育学生写日记习惯。各学科课后引导学生写学科日记;日记定义广泛、形式多样,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想法;设立专栏,展示优秀日记,定期更换,鼓励并表彰;定期开展心得交流活动。
2.教师写反思日记。以与名家面对面、会议札记等为主题,记录教育及心理历程,以及个人成长、学校发展;以图文形式写网络日记。
3.引导家长运用家教日记。举办讲座、家长会等活动;每周限定家教日记题目;定期收集批阅、评比表彰和公开刊发优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