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控制转向电子控制,过去以机械见长的工程部门迎来巨大的挑战。2014年,大学刚毕业的小李和6名同学从近千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加入了一家合资发动机生产企业A公司。A公司是国内某家头部合资主机厂主力发动机型的供应商,当时这家主机厂年销量超过百万台,A公司根本不怕没有业务和营收。小李说,他第一年的收入就远高于同专业毕业的同学,同时公司为他们提供了系统的培训,不到3年小李就成为了储备干部。当时的他感到人生充满希望,觉得自己已迎来事业的春天。
第一次变化发生在2018年,中国车市结束了高速增长,汽车产销量首次下降,A公司的业务也开始出现下滑。同一时间,一些造车新势力崛起,不惜以翻倍的价格在汽车行业大肆招揽人才。不过即便如此,那一时期离开A公司的人也并不多。“当时大部分人认为新能源汽车只是政策产物,短时间内很难替代燃油汽车,内燃发动机仍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已升为部门经理的小李说道。
真正的巨变出现在2021年前后。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A公司所背靠的合资车企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业务单一的A公司也“一损俱损”。2021年开始,与小李同批入职的同事们纷纷离职,其中不少人去了新势力车企。小李感觉头顶的职业荣光黯然褪色,这份工作已不再是自己心目中的“香饽饽”。
小李的同学小沈于2022年下半年从A公司跳槽进入W公司,转型至自动驾驶测试相关的工作,但短短3个月之后,他便主动离职,因为他实在适应不了W公司内卷的工作氛围,尽管薪酬提升了30%,但工作量增加了不止300%。近来,汽车供应链企业频繁被曝裁员或关停,不少技术类的供应商正在加速向新能源汽车三电乃至自动驾驶方向转型。“A公司最近这几年肯定是倒不了的,而且这里的收入相对还是比较稳定,工作氛围也比较宽松,但的确业务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萎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裁员会轮到我头上。转型到新能源相关的企业,也会有适合的职位,但实在是担心适应不了内卷的工作。”时至今日,小李依旧没有下定决心离开,他感觉自己陷入了“两难”境地。
和小李这种纠结不同,小王并没有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而感到焦虑。2013年硕士毕业的小王曾有机会进整车企业,但因为有可能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内燃机专业不对口,最终他选择就职于某外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年的工作从未脱离过内燃机。“也曾羡慕人家整车企业的薪资待遇,可我还是觉得搞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更有价值。”小王说。对于当前的形势,他有自己的判断:“从整个行业的趋势来看,内燃机并不会在这5年或者10年之内就完全消失。而且,尽管内燃机和电动机是两种不同的动力形式,但是其中很多理念和技术还是相通的。如果能够在现在这家公司把相关的技术吃透,对于之后的择业百利而无一害。”小王认为,除了乘用车外,在商用车领域,内燃机存在的时间或许会更久。商用车普遍较重,如果采用纯电的方案,需要更大的电池组来保证行驶和续航,但这给车辆的安全性、成本等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再加上氢燃料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国内多家商用车公司、动力总成供应商等,都已开始联手布局氢内燃机。所以说,内燃机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小王认为,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控制逻辑会比纯电汽车更加复杂,有内燃机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士对于整车和传动系统的理解会更深,如果转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话,接受程度会更快。他表示:“虽然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但是面对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不必过分焦虑。与其被周遭的变化推动前行,不如看清楚接下来要走的路,主动地去付诸实践。困住自己的往往是自己,而不是外围。”
“给定材料3”中提到,小李感觉自己陷入了“两难”境地。请分析小李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并提出走出这种困境的对策。(15分)
要求:分析全面、对策得当、逻辑清晰,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小李的“两难”境地是既想转行,又难以下决心,是受汽车产业转型大环境影响而产生的焦虑心态。
一、其原因是:1.想转行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大,薪酬待遇更高,发展前景更好;传统车企销售压力增大,业务萎缩,行业裁员、关停、转型多发;所在公司大量同事离职,职业荣光褪色,自己面临被裁员的风险。2.难以下决心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工作氛围内卷,工作量相较太重;公司短期内没有倒闭风险,收入相对稳定,工作氛围宽松。
二、对策:转变观念。1.主动选择行业。相较薪酬,要更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踏实工作中积累经验。2.了解行业趋势。内燃机市场短期内不会消失,在商用车领域仍有用武之地;行业正联手布局氢内燃机。3.充分建立自信。认识到内燃机与电动机的理念、技术相通,且逻辑更复杂,有工作经验即便转行也能更快适应。
参考答案说明:本参考答案先解释了“小李感觉自己陷入了‘两难’境地”的含义,再分别给出了小李想转行和难以下定决心的原因,最后说明应转变观念,具体从“主动选择行业”“了解行业趋势”“充分建立自信”三个方面给出了对策,进行了分类、分条撰写。各条要点彼此独立、没有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