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城乡融合】“社区搭起年轻人与乡村‘双向奔赴’的桥梁,促进资源双向流动。”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阅读数:69 文章字数:2493

静湖社区是一个位于Y县R村的数字游民社区。上午9时许,城市里早高峰的喧嚣还未褪去,这里有一批年轻人已经以另一种节奏开启了新的一天。明亮的共享办公区飘散着咖啡香,陆续有年轻人来到这里,有的围坐在圆桌旁展开讨论,有的敲着键盘沉浸于工作。推开门,外面便是绿树成荫、河水潺潺的美景。“在这样的环境里,仿佛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人心灵安静,思想集中,累了也能得到更好的休息。”插画师小李说。

数字游民,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远程工作,不受工作地点束缚,凭着移动设备闯天下的人。“数字时代重塑了人与空间的关系,人与空间的联结更灵活、更多元。”程序员小石说,“相比大城市到处可见的钢筋水泥,我更喜欢这里的绿水青山、鸟语花香。”小石来了3个星期,对这里已经熟悉了,周末还会和社区的伙伴们到村子里教小朋友弹吉他、画国画。“小朋友们很喜欢我们,有些大人也开始跟着学了,乡村的周末开始有了文艺风。”小石笑着说,“这里的人淳朴热情,我们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为了建设数字游民社区,Y县政府引进一家经验丰富的公司进行合作。县团委沈书记兼任数字游民社区专班负责人,负责统筹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各项事务。他说:“我们一开始就明确要求,要把这里打造成兼顾生活与工作、同居共创的理想栖息地。现在,社区内除了办公区和居住区,还建有小剧场、图书馆、会议室等共享活动区。”一年前,社区正式对外开放,县政府同步推出数字游民社区线上服务专区,开设社区服务、特色活动、资源对接等专题专栏,为数字游民提供精准专属服务,很快就有300余人报名。“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人们拥有不同知识背景和经历,互相吸引,更容易产生出灵感的火花。同为数字游民,大家很容易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沈书记说,社区经常举办分享会,供大家交流经验、分享资源、发布创业设想、招募合伙人。来自北京的颜小姐是一名保险经理人,她的工作是为客户提供养老规划。“在这里,我不仅新认识了生活中的朋友,也迅速找到了事业上的合伙人。”颜小姐说。在和另一名社区成员愉快相处的过程中,颜小姐获得了灵感。“这里有令人心驰神往的自然环境,也有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可以在社区附近引入旅游兼居住项目,为城市里缺少陪伴并愿意发挥余热的退休人员创造与年轻人共同体验生活的机会,鼓励他们向年轻人分享资源与人生经验。”颜小姐在社区分享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和社区内有意向的游民达成合作。不久前,项目正式落地,迎来第一批客人。

“以前只有社区的人来喝咖啡,现在村子里来喝咖啡的人也多了起来。”数字游民小祖是一位咖啡师,借助社区的资源和场地实现了开一家咖啡店的梦想,如今店里聘用了八位当地村民,每月利润上万元,回想起当初办理营业执照的经历,小祖忍不住夸赞:“真正做到了‘只跑一次’,省时省力。”她申请办理营业执照的当天,政府工作人员就把事情圆满办结。而这份高效源于县政务办联合乡政府共同推出的数字游民“一件事一次办”便民服务。县政府建立了跨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设立数字游民“一件事一次办”综合专窗,提供社保医保参保、灵活就业登记、薪资劳动纠纷调解等服务。“数字游民很多是有想法、有技能的创业者或是想在乡村发展事业的探索者。”县政务办陈主任说,当地正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数字游民与乡村产生更多的联结,将数字游民吸纳到乡村振兴“人才池”,助力乡村发展。

静湖社区是在村旧茶厂的基础上扩建起来的,村里每年收取租金,还参与了社区的共享食堂投资建设,这为村集体每年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村民老祝在静湖社区当了一年保安,对数字游民的认识越来越深:“刚来社区工作时,我不明白什么叫‘数字游民’,后来才知道是只要有电脑就能工作的人。”老祝和很多数字游民熟悉起来了,经常帮他们接收快递、跑跑腿,“他们从老远的地方来,也挺不容易的,尽量帮帮他们。”村里还有不少像老祝这样的村民在静湖社区工作,每月能拿到一份固定的工资。“我们这里有风景有地方,就是人气不够。”让老祝感受最深的是,自从社区建立以来,村子里热闹起来,数字游民来了,参观游览的人也来了,村子里开起了好几家小吃店,村民种的蔬菜、水果再也不用挑到街上去卖了,常常是刚采摘,就被数字游民们一抢而光。

数字游民与乡村的深度联结还在扩展。“社区搭起年轻人与乡村‘双向奔赴’的桥梁,促进资源双向流动。”沈书记说。让他感到欣喜的是,这群年轻人和当地村民的互动也在不断加深:社区里的年轻人会帮经常去的几家餐厅设计海报、门头、菜单等,他们还在网络平台直播村周边的吃喝游玩地、介绍村子里的特产……“5G网络已经实现了全覆盖,通往高速公路的村道正在拓宽,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工作生活将更加方便。”沈书记说。R村数字游民社区二期项目建设正加快推进,将进一步盘活闲置农房等乡村存量资产资源,深化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届时将吸引更多年轻人“游”来、留下,为美丽的乡村增添青春的亮眼色彩。

“给定资料2”中,沈书记说:“社区搭起年轻人与乡村‘双向奔赴’的桥梁,促进资源双向流动。”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

1)分析全面;

2)条理清晰;

3)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这句话指数字游民社区通过提供完善硬件、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交流平台,推动年轻人与乡村深度融合,实现资源互换共享。具体体现在:

一、搭建“桥梁”:1.社区打造兼顾工作与生活的理想栖息地,配备办公、居住区和共享活动空间,完善配套设施;2.推出线上服务专区,开设专题专栏,提供精准专属服务,推出“一件事一次办”便民服务,改善营商环境;3.通过举办分享会等活动,鼓励游民交流经验、分享资源、发布创业设想、招募合伙人,促成合作项目。

二、促进资源双向流动:1.农村给年轻人提供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热情的人文环境,提供创业资源和场地,助力年轻人创业;2.年轻人发挥技能优势反哺乡村,加深与村民互动,带动农村产业升级;年轻人创业聘用当地村民,村民实现本地就业;年轻人聚集提升人气,催生乡村新业态,实现农产品当地销售。

因此,未来需持续完善基建、深化产村合作,盘活存量资产,吸纳更多年轻人参与乡村振兴。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