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从0到1”和“从1到100”,请谈谈“科技副总”在“从0到100”的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15分)

阅读数:68 文章字数:2204

F区有工业企业5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588家,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但由于规模小、资源少、实力弱、发展前景有限,大部分中小企业都面临高端人才匮乏的问题。

“200多名员工,本科学历专业人才仅15人。”尚志摩托张总感叹,尚志摩托一直无法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造,摆脱不了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更没有能力研发高端产品,长期处于低利润率甚至亏损状态。“再不转型迟早会被市场淘汰,但没有高端人才,我们转型难度也很大。”

2022年5月,F区委组织部牵头成立调研组,深入4个工业园区,广泛收集企业的创新难题和人才需求。7月,出台《F区“科技副总”进企业专项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从高校院所引进专家教授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补齐企业高端人才短板。

9月,张总收到区经信委发来的专家人才情况介绍清单。几乎同一时间,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孙教授也收到了首批企业的用才需求。由于孙教授的研究方向与尚志摩托瞄准的转型目标非常契合,双方不约而同选择了对方。

孙教授很快就加入企业的技术攻关中。他和尚志摩托的技术人员花了两个月时间,自主研制出制动踏板性能测试平台。这一测试平台让尚志摩托具备了制动踏板智能检测能力,产品合格率提升到99.99%,生产效率提高20%,相较外包平台检测降低成本70%。孙教授的加入,让尚志摩托的转型升级多了底气和信心。目前,公司正在加速由生产传统的制动踏板、离合踏板等产品转向研发生产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智能化产品。

F区建立“柔性借智、协同攻关”工作机制,由区经信委派出工作专班深入园区、企业精准摸排,和企业一起制订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给予企业最大的自主选择权,帮助它们引进“科技副总”。同时,畅通“能进能出”通道,对“科技副总”建立优胜劣汰的考评管理机制。区经信委胡主任说:“两年任期内,每位‘科技副总’可享受区里提供的5万元人才基础津贴和不设上限的绩效津贴,支持他们与企业‘一事一议’商定薪酬,建立区领导日常联系机制,配备人才服务专员……”

“我曾和其他‘科技副总’交流过,大家都认为,‘科技副总’这个身份及其背后的政策支持,极大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孙教授说,许多“科技副总”已经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一份子。

“我平均每周要到公司1至2次。适合山地丘陵地形的履带式无人农机动力平台,就是在这种交流碰撞中诞生的。”广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科技副总”、中科院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杨教授说,“该平台目前已经应用到多个地区的田间地头。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擅长‘从0到1’的突破,企业擅长‘从1到100’的成果转化和应用。‘科技副总’正好将双方的优势结合了起来,互为对方补齐了短板。”

“‘科技副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研发模式,过去企业单纯向高校院所购买专利,或与高校开展短期项目合作,现在双方实现了深度融合,围绕需求端进行联合研发、设计、生产,产品更容易落地,实现产业化。”广田机械王总经理说。

建中桥梁“科技副总”、工业大学刘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大跨桥梁智能监测。“我之前与建中桥梁有过一些合作,但都是短期项目制的。”刘教授说,“科技副总”进企业专项行动启动后,双方再续前缘。“跟之前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双方能开展长期、全方位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再度牵手后,刘教授和建中桥梁不断碰撞出新的研究方向,并申请了两个发明专利,还为其成功申报了“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刘教授还邀请同校的林教授到建中桥梁调研,希望促成更多的合作。一项工程会遇到很多问题,涉及许多细分领域,这需要更多专家参与其中。刘教授说,下一步,他们要借助“科技副总”这一模式,推动学院与企业兴建人才培养基地,让学生到建中桥梁实习,企业的技术人员可以依托学院的平台和资源开展培训,实现人才培养的双向互动。

“今年我们主动链接‘科技副总’的科研团队、专家人脉等人力资源,柔性引进工程院院士等专家到F区干事创业。”负责人说,“科技副总”进企业专项行动实施一年以来,已经有46名专家人才和行业精英受聘到企业任职,帮助企业创建创新平台25个,实现科技成果转化40项,解决关键技术、管理、财务难题85个,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8亿元。

“给定资料1”提到“从0到1”和“从1到100”,请谈谈“科技副总”在“从0到100”的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15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科技副总帮助企业创建创新平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关键技术、管理、财务难题,提升经济效益,作用如下:

1.助力产业转型。补齐高端人才短板,改造生产工艺,改变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合格率,降本增效,研发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利润率。

2.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改变企业研发模式,科研人员与企业双方优势互补,围绕需求端进行联合研发、设计、生产,实现产品产业化;开展长期、全方位合作,碰撞新的研究方向,申请发明专利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3.实现人才培养的双向互动。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学院与企业兴建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企业的技术人员依托学院的平台和资源开展培训。


参考答案说明:本参考答案是“总分”逻辑,先指出科技副总在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关键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整体作用,再从“助力产业转型”“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的双向互动”这三个方面展开。各条答案要点之间在内容上相互并列,没有交叉。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