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谈谈光华街道是如何通过“社区合伙人”制度“变‘旁观者’为‘建设者’”的。(20分)

阅读数:71 文章字数:2294

“天气这么不好你们咋还来了?路滑不滑?吃饭了吗?快进屋喝口热水!”听到敲门声,光华街道老厂社区的独居老人郑阿姨打开房门,见是友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她先来了个“三连问”,话中带着“埋怨”,语气却异常亲切。

2023年10月的一天,郑阿姨突然病倒。社区了解到情况后,将她列入服务项目清单,请来这些“好孩子”为她送饭、陪她聊天,郑阿姨成了光华街道正在探索的“社区合伙人”制度的首批受益者。

“能不能针对老年人开展一些通俗易懂的反诈宣传?”“我们不在父母身边,有人帮老人理发吗?”“能否在社区组织大家一起下棋,玩一玩?”……

2023年9月,光华街道各社区在征集民意过程中发现,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居民“身边那点事”。在光华街道辖区,有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50%的“银发社区”——老厂社区,也有成立2年多的“年轻社区”——乐天社区……街道党工委高书记坦言,各社区既面临缺钱、缺人、缺资源等现实困难,又存在居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不高、邻里关系疏远、矛盾纠纷多等突出问题。为此,光华街道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以党建统领为基础,发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在所辖8个社区探索推行“社区合伙人”制度。“所有愿意参与社区共建共治、愿意为社区发展作贡献的个人或群体,都可以成为‘合伙人’。”

“真没想到大家这么热情。”高书记激动地说。在她展示的一份“社区合伙人”名单中,既有退役运动员等“个人合伙人”,也有像友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这样的“社会组织合伙人”,更有包括老厂商会等在内的“商企合伙人”。

高书记介绍,各社区通过发放居民需求调查问卷,梳理社区内有特殊需求或共同需求较为强烈的事项,以项目化运作为主要方式,陆续开展包括公共服务、文化教育、矛盾调处以及助残扶困在内的十大服务项目。项目“张榜”后,老厂商会党支部率先“揭榜”。“既然‘揭榜’了,咱就得出实招。你看,我们把老厂商会的传达室改成了‘光华红’党建会客厅,现在这儿可热闹了!”老厂商会党支部负责人介绍说。昔日闲置的传达室,如今已成为政务便民快捷区、青年志愿活动区、金融助企惠民区。

这两年,乐天社区的“老漂族”越来越多。由于没有熟识的朋友,且方言不通,生活习惯不适应,他们逐渐成为社区的边缘人。如何让“老漂族”快乐起来?

借助“社区合伙人”的力量,乐天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服务。例如,由社区出场地,爱宁养老服务公司入驻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居家照料等服务;市老年大学为“老漂族”开设了声乐、舞蹈、书画等课程,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

周大妈是乐天社区的“老漂族”,曾经因为人生地不熟而感到孤独。自从加入声乐班,她不仅结交了一群老伙伴,心情变得开朗起来,还自荐当上了楼道小组长。因为热心社区公益,她报名成为了“社区合伙人”。前不久,周大妈又被社区推选为“最美乐天人”。

“对于‘社区合伙人’,我们出台了奖励机制,例如,对居民个人可优先评选为‘最美乐天人’,优先获得老年大学免费课程名额等。”高书记说。随着越来越多居民成为“社区合伙人”,社区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氛围日渐浓厚。

“江春茗悦、风雅苑两个小区周边断头路多,需绕道才能到地铁站,上班族很不方便……”在一次小区楼道长会议上,有居民向社区反映。很快,在社区、业委会、物业以及居民“合伙人”等多方协调下,促成开通了公交地铁接驳线,将原先二十分钟的路程缩短到了三四分钟,居民出行更方便了。

“居民成为‘合伙人’后,开始关注社区事务,主动了解社区建设,成为了社情民意的收集者、协商议事的参与者。”高书记说,“凡是社区遇到重大决策,我们都会邀请居民‘合伙人’全程参与。”不仅如此,各社区每个月都会召开一次“社区合伙人”联席会议,制定需求项目清单,由“社区合伙人”认领。

区消防应急救援中心进驻老厂社区微型消防站,认领了“全家总动员”消防安全项目;超越运动中心运营百姓健身房,提供普惠性健身服务,年费仅需365元;在隆兴社区,省师范大学的学生组成志愿服务队伍,为辖区儿童开设书法、英语等兴趣班……如今,“社区合伙人”的队伍不断壮大,服务内容也在不断扩展。

看到“社区合伙人”个个给力,居民群众笑意盈盈,高书记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她说:“接下来,街道将通过购买服务、共建共享、资源共筹等多种途径,以街道这块‘磁石’吸引各类资源,变‘旁观者’为‘建设者’,引领更多‘社区合伙人’在小社区中发挥大作用,让基层治理更具活力、更可持续。”

请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光华街道是如何通过“社区合伙人”制度“变‘旁观者’为‘建设者’”的。(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社区合伙人制度是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以党建统领为基础,发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具体做法有:

1.广泛吸纳合伙人,转变身份职责。动员个人、社会组织、商企等多方力量成为“合伙人”,开始关注社区事务,主动了解社区建设,参与社情民意的收集、协商及决策。

2.了解居民需求,开展多元服务。发放居民需求调查问卷,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梳理制定需求项目清单,合伙人认领,实行项目化运作;合伙人提供场地、人力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3.开展评优激励,促进共治共建。出台奖励机制,对合伙人进行评优,激发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氛围。


参考答案说明:本参考答案先对“‘社区合伙人’制度”进行了总体说明,接着具体介绍了“广泛吸纳合伙人,转变身份职责”“了解居民需求,开展多元服务”“开展评优激励,促进共治共建”三方面的做法。每条答案要点之间在内容上是并列关系,没有交叉。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