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市西北角,依山傍水的W县,是全市唯一没有工业园区的县。
“没选择,有时是最好的选择,对W县发展来说正是如此。”县委蓝书记对W县的情况有清醒认识,“土地资源的受限、空间发展的制约,决定了W县不能走‘工业兴县’的道路,只能另辟蹊径,一门心思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近几年,W县根据省市发展规划,结合美丽城镇建设要求,扎实推进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产值年均超亿元,接待人次年均超100万,旅游过夜人次年均突破11.8万。W县获得“全国旅游百强县”等多项国字号荣誉。
在W县房车露营公园,深耕户外领域20多年的老徐见证了一次行业热潮。以2021年“五一”小长假为例,5天营业额近50万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近5倍。“热潮”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而是来自长久的铺垫和布局。
W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户外旅游是W县精心打造的金名片。2014年,W县引进了占地约800亩的“野天堂”项目。此后,山地摩托、滑翔伞等项目纷纷落地,最具代表性的是民宿的发展。W县是H市民宿起步最早、数量最多的县,民宿(农家乐)近千家,占H市近40%。2021年接待游客730余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30多亿元。
“盘活民宿的‘非假日’经济,是W县的重要探索。”蓝书记介绍,去年开始,时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在W县试行“卫星办公”。这些企业依靠信息网络等技术手段,将设立在县里的办公点与位于城市的总部连接起来。县里首推136家精品特色民宿开展“卫星办公”试点。“卫星办公提高了我们平时的入住率,成了很多科技企业‘闭关’的选择。”“竹·窗”民宿刘老板说。
2021年,W县成立县域产业运营公司,对16个全域景区村镇实施资源整合和市场化运作,打造组织领航、镇企合作、群众参与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民宿农家乐等特色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底,该公司已实现营收1900万元,带动农户营收超7500万元。
“蜜梨是我们县域发展的法宝。”山水果业陈总说。不久前,H市第十九届蜜梨生活节在W县举办,W县利用地方高校资源,与Z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全省首个蜜梨科技小院发布成果:通过“梨——羊——草”种养结合模式、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实现绿色生产,而且增产12%至23%。
W县近年来积极发挥果农合作社引领作用,打造共富工坊,在龙头企业带领下,2021年全县蜜梨栽培面积10多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28亿元,带动了3万多农户增收致富,蜜梨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企业奋力腾飞,我们保驾护航。当好企业‘娘家人’,是W县做好产业服务的宗旨。”蓝书记介绍。“县里组织了留抵退税政策专场解读会,一对一回答问题,解了企业燃眉之急。”山水果业陈总每次参加“亲清”助企活动,都有新的收获。
今年以来,助企纾困工作专班开展服务指导7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50余个;深入解读惠企稳企政策;搭建商会“老底子”助企平台、双创园“新主角”助企平台,护航新老企业齐飞。
在最近刚举行的“亲清”助企活动上,蓝书记说:“我们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写好了绿色发展这篇大文章。”
请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W县是如何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的。(1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1.文旅产业全方位发展。利用丰富旅游资源,打造户外旅游;开展“卫星办公”试点,盘活民宿“非假日”经济,提高民宿平时入住率。
2.县域产业专业化运作。成立运营公司,对全县景区资源进行整合和市场化运作,打造多方参与的农文旅融合新模式,推动特色经济快速发展。
3.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利用地方高校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生产技术,实现绿色、高效发展;合作社引领,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种植,申请农产品地理标识,促进共同富裕。
4.优化企业政务服务。成立助企纾困工作专班,开展服务指导,深入解读惠企稳企政策,搭建商会、双创园助企平台,助力企业发展。
参考答案说明:本参考答案从“文旅产业全方位发展”“县域产业专业化运作”“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优化企业政务服务”四个方面展开,各条答案要点之间在内容上相互并列,没有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