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公路,两米多宽,刚好供辆轿车通行。不巧的是,路中“长”出一根电线杆,占了路面近半米。车行至此,弯转不得,直行也不畅,一长段出村的道路成了摆设,J县星火村的村民们没少为废旧电线杆的事儿烦心。
“开车到这里,傻眼,只好倒回去。”顺着星火村党总支马副书记指的方向看过去——道路两旁、宅前屋后、田间地头,架空线杆不时见到,分布极不规则,还有不少已经闲置废弃。最近的杆子离村民家宅不过数米,村民们开玩笑抱怨,道路拓宽、房屋翻建,还都得看杆子的“脸色”。
废旧电线杆碍事,为啥不给挪个地儿?“想请走,没那么容易。”星火村党总支奚书记细数电线杆的“娘家”,“电力、电信、联通、移动、有线电视……就连小灵通的杆子现在还竖着呢!”这么多单位的电线杆,要挪,得一家家打电话咨询、打报告申请,电话那头听完诉求,都是先报价格,估算下来,废弃不用的杆,拔走,3000块钱一根;挪地方,更贵,一根得1万多块钱,而且流程走下来,移杆周期至少也得两三个月。星火村共34根废弃空杆要拔除,81根尚在使用的电线杆要挪,算算账,这笔钱对基层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这件事,尽管村民们常有反映,可几年下来,也只解决了几根。
拔根电线杆,事儿不大,却因“杆出多门”,多头管理,在基层治理中反倒成了“盲区”。据县建设局调研统计,辖区内农村地区95%以上的架空线杆竖在村民的宅前屋后、村主干道旁或田间地头,有的废弃线杆权属单位为减少处理废杆的成本,任由废杆随意丢弃。“解决不好这个问题,村子村容村貌受影响,会给整个美丽乡村建设拖后腿。”奚书记说。
去年J县大调研,乡村废弃电线杆的处理问题被县建设局上报到了县政府,被定性为典型的跨地区、跨部门、跨事权的“三跨”问题。县里立即启动复杂重大问题处理机制,迅速进入上报、流转、解决流程。“三跨”问题多出现在基层治理的薄弱区域、盲点区域,通过大调研解决复杂重大问题的过程,也是推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的过程。
打开J县探索建立的复杂重大问题统筹协调推进“流程图”,这类疑难问题有着明确的流转规定。在“流程图”上可以看到,问题进入上报环节后,需立即在有关会议上进行统筹协调、责任分工;随后进入流转环节,协调单位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了解,确定问题办理的协同单位、时间进度、阶段性工作等内容;最后由协调相关单位依据授权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多方攥起拳头,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
根据给定资料3,请你提出整治J县乡村电线杆乱象的具体措施。(25分)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完整;
(2)条理清晰,措施可行;
(3)字数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整治电线杆乱象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电线杆,避开主干道、田间地头及居民房舍附近等位置,确保不对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第二、优化流程。设置挪杆电话专线,集中受理挪杆申请,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处置流程,缩短迁移周期。
第三、筹措资金。由电力、电信、联通、移动、有线电视等电线杆权属单位承担主要费用,村集体出资和政府财政补贴来承担其余部分费用,以减轻村集体的经济负担。
第四、联合治理。明确牵头协调单位,统筹协调责任分工,全面深入了解问题,确定办理的协同单位、时间进度、阶段性工作等内容,形成合力。
第五、落实责任。责令产权单位限期处理废弃电线杆,并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对逾期不整改的单位进行追责,情节严重者给予惩罚。
参考答案说明:本参考答案从“科学规划”“优化流程”“筹措资金”“联合治理”“落实责任”等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分条撰写。各条要点之间在内容上相互并列,没有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