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G市专题调研组准备提交一份关于全市“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如果你是调研组成员,请根据材料4,拟写报告中“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两部分的主要内容。(30分)

阅读数:72 文章字数:2615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乡村要振兴,必须坚持科技兴农,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近年来,G市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依托广东雄厚的科技创新基础,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实力,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能。

为深入了解全市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建设情况,G市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和有关农业科技专家组成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以下是调研有关情况。

(一)

柚子及其深加工产业是G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2024年G市L县柚子年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约20%,是全省第二大柚类生产基地。该县绿柚农业科技公司是全市柚子加工龙头企业,公司开发的柚子精油、柚子饮料等产品市场销售良好。据公司负责人刘经理反映,因为柚子加工部分关键装备缺乏,柚子加工能力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目前柚子加工前处理主要依靠人工剥皮,缺乏柚子深加工前油胞层、柚皮、柚肉、柚核自动分解处理技术设备,无法形成全自动化“前处理-提取-精深加工”机械化生产线。柚子深加工有一定专业性,但这方面的人才还比较欠缺,影响了公司的扩大生产。

刘经理还介绍了企业科技研发情况。该公司目前建立了生产研发实验室,2024年,他们想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同申报市“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和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开展柚子深加工前处理技术设备的创新和研制工作,但相关申报规定,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必须是本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事业单位。事实上,当地不少企业都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也有开展农业科技的创新热情,希望能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农业科技发展贡献力量,但很多时候却不知道怎么参与,或者被排除在外了。

(二)

D县素有“粤东竹海”之称,全县毛竹林面积约15万亩。近年来,D县成功申报创建毛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逐步发展竹制品深加工、竹林观光旅游等,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当地规模较大的竹子种植和加工企业兴盛竹制品厂负责人李先生反映,竹子寿命只有5年,越砍伐长得越茂盛,如果不及时砍伐,竹子也会自然干枯死亡,从而影响周边竹子的生长。之前砍伐竹子的经济收益不高,大家不愿意过多投入管理,所以当前许多竹林都是“天生天养”,而且上山缺乏平缓的道路,仅有农户自己用锄头辟出的林间小道,上下山通行不便,影响了机械的使用。

市农机专家谢教授指出,李先生道出了当前许多企业共同面临的困境。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市各产区竹子仍以人工砍伐为主,缺乏机械设备的投入使用,伐竹效率低,砍伐后的竹子只能用木板手推车运送下山。建议市里加强竹子、茶叶、柚子等这类产业的机械化、智能化设备研发和引进推广,将人们的双手解放出来,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D县还是传统产茶区。随着茶叶出口总值与价格持续攀升,D县积极推动智慧茶园建设,一些规模较大的茶园,已率先利用农业物联网传感器等设备,对喷灌系统进行智能管控,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但在一些专业合作社、乡村茶园,茶农对参与智慧茶园建设的热情和意愿并不高,甚至为了智能炒茶设备争吵了起来。他们虽然有着强烈的增产增收愿望,但在传统观念里,手工炒茶更香,更能卖个好价钱。有的茶农直截了当地说:“我不想学它(机器)怎么用,它会把茶叶破坏掉的。”“我都这样干了一辈子了,相信机器不如相信自己的手艺。”

深入调研了解到,不仅仅是茶农,G市其他农业产业的不少农民都存在类似情况。这些农民大多数年纪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开展劳作。

(三)

南药产业是近年G市大力发展的特色中药产业。在有“南药之乡”之称的G市,仅H县南药产业园就带动当地800多家农户增收。

虽然H县南药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但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康药合作社负责人蔡先生反映,开发南药离不开药理作用研究,提升南药价值离不开增加南药的科学内涵,目前相关领域缺乏标准化,已成为制约H县南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G市南药研究中心的专家老林反映,基于药理研究的南药开发包括南药的传统功效和药化特征、开展其提取物或化学成分的药效学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标准支撑。近年来,G市积极开展南药标准化立项,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南药标准化研究,推动了部分南药的标准化研究,但成果不多,仅有市级地方标准2项、团体标准8项。像岗梅、猴耳环、金毛狗脊、黑老虎等20多种在当地有一定种植规模的特色中药材,在种苗培育、药材性状、活性成分、炮制加工等方面还没制定出相关标准,尤其是没有建立国家级标准,影响了南药的开发和市场进一步推广。G市虽然有中医药大学、南药研究中心、医学院等,但研究力量总体不足,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和学界加强合作,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

随着南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当地人才稀缺的问题也被放大。当地多家企业反映,随着中药现代化的推进,中药研发和创新成为关键,需要更多具备现代药物研发知识和技术的中医药人才。南药的深加工同样需要相应的技术人才,特别是提取技术、炮制工艺等方面的人才很难招到。

G市专题调研组准备提交一份关于全市“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如果你是调研组成员,请根据材料4,拟写报告中“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两部分的主要内容。(30分)

要求:

1)问题梳理全面、准确;

2)对策建议合理、有针对性、具体明确;

3)紧扣材料,条理清晰;

4)篇幅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存在问题1.机械化滞后。机械装备使用率低,缺乏全自动化生产线;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机械使用;部分农民观念传统,抵触智慧化设备。2.企业科研受阻。企业受申报规则制约,难以牵头开展科技项目。3.标准不完善。产业多环节缺乏标准,国家级标准缺失。4.专业人才匮乏。研发及深加工专业人才短缺,影响扩大发展。

对策建议1.推进机械化。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研发、引进推广机械设备,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农民使用意愿。2.助力企业科研。修订规则,允许有科研能力的农业企业牵头申报。3.完善标准。政企学合作,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积极申报国标。4.壮大人才队伍。开展技能培训,强化人才培育;完善激励机制,吸引专业人才。


参考答案说明:本参考答案包括“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两个部分,其中“存在问题”部分从“机械化滞后”“企业科研受阻”“标准不完善”“专业人才匮乏”四个方面展开;“对策建议”部分从“推进机械化”“助力企业科研”“完善标准”“壮大人才队伍”四个方面展开,且和问题相对应。各条答案要点之间在内容上相互并列,没有交叉。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